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美国的避难所图:蒙大拿遍地的避难所资源 来自美国人的末日文化

美国的避难所图:蒙大拿遍地的避难所资源 来自美国人的末日文化据不完全统计,一位普通的末日生存者,其制订的基本求生物品清单,就至少要将近20万美金。这其中也仅仅是标准的地下室改造、以及其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资,还不包括各种技巧的训练费用。而如果要升级成对付核战争级别灾难的物资,从防辐射地堡到更高级的装备等等,这个数字可能还要翻上两倍。而末日生存者们上山,是要花建别墅的钱搞私人避难所、把足够两三百年份量的罐头和求生物品藏在里头、顺便进行为期数周的魔鬼式野战训练。“松鼠症”算是在各种层面上都会出现的心理倾向——就算不是收集实体,我想游戏玩家们也应该有着“喜 1”这种松鼠习惯。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末日,保存大量食物和工具、学习如何在不需要用到公共设备的情况下维持生活,都是生存主义者的标准。不过还是需要澄清:松鼠症绝不等于生存主义者。纯粹地喜欢积累物品,这只是一种个人习惯,并非求生行为。想要成为一名末日生存者,技术经验实力运气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你需要很有

通常来说,传统的生存狂们都是和上述两位标准人物一样,穿着适合在野外生存的猎人/军队服装,拥有相当不错的体格与神经兮兮的举止。当然,这肯定是带有艺术加工的“刻板印象”,就和文章开头所述的那样,如今许多参与到末日生存运动的人,往往都是与你我无异的普通平民形象罢了。

就和进入国内的军事爱好者、或是其它许多外来文化运动一样,求生主义者也有着中国式的演变。当然了,由于中国的环境、政策和文化氛围,自然不可能像美国那般沉重和偏激。

但是要成为配备齐全、知识到位的求生者,依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金钱、时间、个人能力的训练和各种物资的来源渠道,都相对要比国外困难得多。所以多数情况下,国内的求生爱好者们,一般还是选择了借鉴近年来在国外新兴的、更加现代化的末日应对手法。

传统的土壕与新兴的肝帝

冬季降临后,诸如松鼠这样的啮齿类动物,为了在度过寒冷的季节时拥有足够的食物储备,会在巢穴中囤积大量食物。但事实上,它们积压在树洞中的食物比正常需求要超出许多,当春天来临后往往还剩下不少。

“松鼠症”算是在各种层面上都会出现的心理倾向——就算不是收集实体,我想游戏玩家们也应该有着“喜 1”这种松鼠习惯。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末日,保存大量食物和工具、学习如何在不需要用到公共设备的情况下维持生活,都是生存主义者的标准。不过还是需要澄清:松鼠症绝不等于生存主义者。纯粹地喜欢积累物品,这只是一种个人习惯,并非求生行为。

美国的避难所图:蒙大拿遍地的避难所资源 来自美国人的末日文化(1)

想要成为一名末日生存者,技术经验实力运气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是你需要很有钱......

是的,普通的有钱人上山是为了度假消暑别墅爬梯、吃最好的菜猎最野的鹿;二逼的有钱人上山是为了参加真人秀、撇下狠话后面对蛋炒饭秒变表情包。

而末日生存者们上山,是要花建别墅的钱搞私人避难所、把足够两三百年份量的罐头和求生物品藏在里头、顺便进行为期数周的魔鬼式野战训练。

据不完全统计,一位普通的末日生存者,其制订的基本求生物品清单,就至少要将近20万美金。这其中也仅仅是标准的地下室改造、以及其中所需要的各种物资,还不包括各种技巧的训练费用。而如果要升级成对付核战争级别灾难的物资,从防辐射地堡到更高级的装备等等,这个数字可能还要翻上两倍。

美国的避难所图:蒙大拿遍地的避难所资源 来自美国人的末日文化(2)

当然,也有一些经济条件有限、但同样对“末日”降临深信不疑的人。他们就和购买《彩虹6号:围攻》廉价版的肝帝玩家一样,用气魄和信仰来弥补物质上的不足。

这一类人群其实更加接近于我们在带有生存元素的游戏中接触到的——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利用手中有限、甚至完全缺乏准备的情况下求生。他们并没有进行大量资源储备的习惯,而是携带着个人或迷你生存装备:一种包含着多用途求生工具的盒子或包裹,以及足以支持一段时间生存所需物资的便携物品就够了。

美国的避难所图:蒙大拿遍地的避难所资源 来自美国人的末日文化(3)

美国的避难所图:蒙大拿遍地的避难所资源 来自美国人的末日文化(4)

这类人群和冷战时期诞生的生存主义者不同,明显要现实得多。在911之后,美国人发现自己并非想象得那么安全,“在灾难降临时有能力自救”成为社会上许多人的共识。储备基本保命工具、学习必要的安全与生存知识,眉头一皱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马上开溜。

个人技巧、意志力与知识、行动力才是这类新生代求生主义者赖以生存的关键。他们积极地备战可能到来的灾难,不是出于阴谋论和不安全感,具有更加乐观正面的形象。

游戏中的生存元素

相比较由于天天“宅”在避难所里的传统生存主义者,这一类“轻量型”求生者更加符合游戏的基调。某种程度上来说,大量带有求生元素的游戏都可以算在上述这类轻装生存者的范围内。

最近的例子之一就是《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下生存”,是这类游戏机制的核心关键所在。电子游戏的便利之处在于“安全无负担地体验各种经历”,而玩家从最初体验各种死亡,到慢慢成为环境的征服者,都是游戏对求生意识的一种模拟还原。

美国的避难所图:蒙大拿遍地的避难所资源 来自美国人的末日文化(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