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孩子一周岁的时候容易生病?儿子39岁了还孑然一身

为什么孩子一周岁的时候容易生病?儿子39岁了还孑然一身无疑,按传统标准,男演员的母亲是一位贤妻良母,儿子女儿是逆来顺受的“孝子”,但事实上,从结果看,她的这种爱有意义吗?事实情况是,男演员已39岁了,至今未婚,有过两次昙花一现的恋爱,都因为母亲首先插手多言,女方达不到母亲的“审美”要求,儿子的恋爱就只开花没结果。无独有偶,男演员有一个姐姐,现在也处在单身之中。儿女都是母亲身上的肉,母亲关心儿子也同样关心着女儿:母亲严格按照自己的择婿标准,替女儿把关,怕女儿“嫁错郎”,过门后受罪。对女儿的婚姻也是端详又端详,结果致使女儿的婚姻也“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可怜天下父母心,男演员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传统父母中的一员,她对儿子的爱,既有大众传统的共性,也有其个人时代独创的个性。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这位母亲对儿子的爱究竟有多细和多深。男演员的母亲今年71岁,虽然身体仍很健康,但毕竟已跨入老年人的行列。十年时间里,母亲每天四点起床为男演员熬梨汤,并端与儿子催

原题:《有如此“良母”子何以能贤?》

作者: 曹永亮

为什么孩子一周岁的时候容易生病?儿子39岁了还孑然一身(1)

古今中外,天下的父母爱孩子,孩子因父母适当的爱而和谐快乐健康成长,情理之中,天经地义。然而,如果父母对子女溺爱,爱得失去了分寸,爱就会变成一种伤害,对两代人的生活都是严重不利的。

看到一位影视男演员被母亲无微不至关爱的报道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有这样一位如此“良母”,不“好心办坏事”才怪呢,难怪男演员已39岁了,还孑然一身,人总是处在“长不大”的状态中!

为什么孩子一周岁的时候容易生病?儿子39岁了还孑然一身(2)

可怜天下父母心,男演员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传统父母中的一员,她对儿子的爱,既有大众传统的共性,也有其个人时代独创的个性。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这位母亲对儿子的爱究竟有多细和多深。

男演员的母亲今年71岁,虽然身体仍很健康,但毕竟已跨入老年人的行列。十年时间里,母亲每天四点起床为男演员熬梨汤,并端与儿子催促其喝完;家庭内外的环境卫生全部由自己打扫,不让儿子沾手;男演员演戏无论走到哪里,是住星级宾馆还是住民宅,母亲都要跟着亲自做饭,成为儿子流动的厨房:母亲不放心儿子在外面单独吃饭;儿子接戏,母亲得先把关,只要是“挨打”的戏,一律不接;儿子的微博内容,母亲要看,然后催儿子更新内容……一年三百六十五,母亲对儿子关怀备至到这种程度,岂不身心劳累辛苦?由于篇幅限制,母亲对儿子的泛爱,在此就不多作赘述。

母亲这种高度替代并大大压缩母子私密空间的爱,被爱的儿子生活的究竟如何呢?是否因爱而生活得很和谐和滋润?

为什么孩子一周岁的时候容易生病?儿子39岁了还孑然一身(3)

事实情况是,男演员已39岁了,至今未婚,有过两次昙花一现的恋爱,都因为母亲首先插手多言,女方达不到母亲的“审美”要求,儿子的恋爱就只开花没结果。无独有偶,男演员有一个姐姐,现在也处在单身之中。儿女都是母亲身上的肉,母亲关心儿子也同样关心着女儿:母亲严格按照自己的择婿标准,替女儿把关,怕女儿“嫁错郎”,过门后受罪。对女儿的婚姻也是端详又端详,结果致使女儿的婚姻也“过了这个村没有那个店”。

无疑,按传统标准,男演员的母亲是一位贤妻良母,儿子女儿是逆来顺受的“孝子”,但事实上,从结果看,她的这种爱有意义吗?

老太太把儿女掌控到这种程度,还在一档电视“家教”节目中大谈其家教成功经验。男演员能演戏,人生多少有所成功,即便如此,值得母亲如此炫耀自己对子女的“爱经”吗?

司空见惯的中国式母爱,表面看,是母亲对儿子爱得深切,实际上双方都身在哀中不知哀。孩子学走路,父母唯恐孩子磕着碰着,就爱不释手,不让孩子独立尝试;孩子上学,鞋带家长替系,下雨,雨伞家长给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地不扫被不叠,书包家长背;孩子与同桌争橡皮,没争过对方,家长认为自己孩子吃亏了,就大闹班主任和对方家长;孩子高中毕业考上了“985”,然而孩子吃饭穿衣都不能自理,无奈,父母还得跟去“陪读”……凡此种种,举不胜举,父母的这种对孩子“放嘴里怕化了”“放低了怕碰着”的爱,真是生态健康和有质量的吗?

为什么孩子一周岁的时候容易生病?儿子39岁了还孑然一身(4)

孩子学走路摔跤,父母心就疼得滴血,结果只能使孩子独立走路的时间延长;上学,家长把孩子力所能及的“劳动”都替代了,你家孩子将来不成巨婴谁成巨婴?孩子之间正常的合作交流游戏,家长以成人势利标准进行打击破坏,孩子只好朝势利方向过早地“成熟”;都“985”了,还不会穿衣服,就是孩子将来能成为科学家,也是个“植物人科学家”,一个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还指望他“他理”社会吗?

前天看到一则报道:西方某个教育及经济文化均发达的国家,家长主动把未成年的孩子撵进山林里“野生”一段时间。此间,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让他们完全放开独立。读罢报道,再反观我们自己对子女的教育,真是难掩吃惊,难道西方的山林里没有蚊虫沟壑吗?外国的家长都是“虎毒食子”之人吗?

如果家长的家教理念不变,学校的人才观念及评判标准不变,社会的选人用人制度不变,中国父母走出对子女爱的误区还将持续得很远很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