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河津市组织开展信访条例宣传活动:察民情顺民意聚民心

河津市组织开展信访条例宣传活动:察民情顺民意聚民心孙疃镇杨柳村第一村民组张伟恒,是个种地“老把式”。5年前的秋季,他凭借感觉认为自家地越来越少,却发现邻居王华计土地越来越多,对此,两户人家互不相让,竟然多次发生激烈争执。“俺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头脑轻松多了,总算能睡着觉了。”村民张伟恒往实里侃。该码头占地212亩,涉及农户几十户和生产企业多家。工期临近,建港大军即将开赴,能否顺利征迁给施工方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孙疃镇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专班,及时介入施工现场,摸排矛盾苗头,防范群体异常上访,源头化解稳控,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书记镇长亲自挂帅,多次召集党员群众代表座谈,登门拜访,征求意见建议,采取“落实政策到位、优民惠民到位、理赔补偿到位”的措施,并制定化解方案,张榜公布明细表,打消了征迁户各种顾虑。码头如期开工,很多村民和业主主动配合,有效避免了上访、阻工现象。“还是镇里安排的周到,预先介入化解,问题得到一一解决,俺打心眼里满意,支援国家

河津市组织开展信访条例宣传活动:察民情顺民意聚民心(1)

“信访工作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扇窗口,也是检验党员干部为民初心和使命担当的一方阵地。”安徽淮北市濉溪县孙疃镇党委十分重视信访办理质量,主动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扎实维护群众利益,在“体察民情、顺应民意、凝聚民心”上下功夫,解决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筑牢党群联系桥梁,让群众在来信来访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亮招:体察民情早介入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理应根植基层体察民情,实地调查,放低姿态,要善于发现问题,掌握广大民众的真实意愿。

淮河支流浍河,从孙疃镇穿境而过。今年初兴建淮北港孙疃码头,2022年底竣工投入使用,航道沿淮河、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并航入网。孙疃码头设计500吨级泊位5个,主要承接中转、煤炭、钢材等货物,吞吐量455·1万吨,投资约4·5亿元,是皖北地区重点交通工程之一。

该码头占地212亩,涉及农户几十户和生产企业多家。工期临近,建港大军即将开赴,能否顺利征迁给施工方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孙疃镇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专班,及时介入施工现场,摸排矛盾苗头,防范群体异常上访,源头化解稳控,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书记镇长亲自挂帅,多次召集党员群众代表座谈,登门拜访,征求意见建议,采取“落实政策到位、优民惠民到位、理赔补偿到位”的措施,并制定化解方案,张榜公布明细表,打消了征迁户各种顾虑。码头如期开工,很多村民和业主主动配合,有效避免了上访、阻工现象。

“还是镇里安排的周到,预先介入化解,问题得到一一解决,俺打心眼里满意,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有俺一份,哪能过分缠访呢?”共产党员、退役军人陈建国饱含深情地说。

实招:顺应民意早解决

“俺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头脑轻松多了,总算能睡着觉了。”村民张伟恒往实里侃。

孙疃镇杨柳村第一村民组张伟恒,是个种地“老把式”。5年前的秋季,他凭借感觉认为自家地越来越少,却发现邻居王华计土地越来越多,对此,两户人家互不相让,竟然多次发生激烈争执。

10月26日上午,张伟恒放下手中农活,气冲冲地来到村信访调解室,正在值班的调解员热情接待后,经了解双方产生土地纠纷,且时间久远。如果尽早解决本案信访事项,需要进入田间实地勘察丈量,这是一道门坎其能绕过,依靠真凭实据,否则双方当事人难以置信。

当天下午,村信访调解员会同村民组长,一起来到双方承包地里,对照1994年二轮承包地的数目,在当事人面前实地测量,王华计耕地东端多3米、西端多7·5米。经公式计算为准,王华计自愿出让1·3亩给张伟恒,均无异议,双方握手言和,矛盾终结划上了句号。

孙疃镇“接诉即办、马上就办”挺在前面,化解信访快速响应,使群众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得到调处。匠心打造“信访联治、矛盾联调、工作联动”的方略,形成信访多元调解合力,不断完善“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接访、一揽子解决”,切实治理“多头跑”“多地跑”“反复跑”,落实“最多跑一地”见成效。

硬招:凝聚民心早送法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农村中时常发生赡养问题,调解难度不可小觑。

孙疃镇针对赡养老人易发事件,广泛开展“民法典”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善待老人,体贴老人,关心老人,让老人安度晚年。

七旬张老太,家住孙疃镇大田村邵土楼庄,前不久的一天,她拄着拐杖来镇上找信访办,反映三个儿子赡养费问题,诉求称付给生活费用。

该镇信访办约访张老太三个儿子,首先进行普法宣传,然后沟通交流,并对于推辞不愿赡养老人的消极情绪,给予严肃批评。经过教育转化,兄弟三人回心转意,痛哭流涕感到惭愧,认识到了不妥之处,纷纷自愿担负起老人的赡养义务,还写出了书面保证书。

自2021年7月起,张老太三个儿子每人每月付给老人赡养费150元;张老太5.8亩土地由三个儿子轮流耕种,每年支付租金3000元;张老太医疗费花销由三个儿子均摊。

“俺这个老太婆子赶上了好时代,如今衣食无忧,真是托共产党的福喽!”张老太逢人便说。

(谭昌领)

【投稿、区域合作请私信或发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