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回归中小学课堂:劳动课回归培养孩子幸福生活的能力
劳动课回归中小学课堂:劳动课回归培养孩子幸福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希望在劳动过程中,让孩子们爱上劳动,体会到劳动馈赠给人生的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使其成长为独立、自信、坚强、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时代新人。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一方面是为了改善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重学习、轻劳动;重成绩、轻动手”的问题,从思想上改变人们对劳动的重视程度。在以前,劳动好像从不需要刻意去“要求”。生活条件不好,孩子从小就知道帮着家里分担家务活。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惯成了“好吃懒做”的性格。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常常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不知道怎么疼爱才好,更不用说让孩子去吃苦受累了。再加上,在普遍以高分数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下,孩子被反复要求“只管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做”。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没有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渐渐变得越来越依赖他人,无法独立生活,动手能力极差。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啃
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劳动课程在内容上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同时规定,每周不少于1课时。
为什么让孩子上劳动课?
提到“劳动课”,无论是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总能勾起一波回忆杀——拾麦穗、割草、做风筝、学剪纸、打扫操场……“每周一节的劳动课”已经成为几代人学生时代的独特记忆。
在以前,劳动好像从不需要刻意去“要求”。生活条件不好,孩子从小就知道帮着家里分担家务活。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惯成了“好吃懒做”的性格。
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常常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不知道怎么疼爱才好,更不用说让孩子去吃苦受累了。
再加上,在普遍以高分数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下,孩子被反复要求“只管好好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做”。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没有了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渐渐变得越来越依赖他人,无法独立生活,动手能力极差。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啃老”、“巨婴”、“高分低能”等现象屡见不鲜,为社会所诟病。
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一方面是为了改善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重学习、轻劳动;重成绩、轻动手”的问题,从思想上改变人们对劳动的重视程度。
另一方面是希望在劳动过程中,让孩子们爱上劳动,体会到劳动馈赠给人生的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使其成长为独立、自信、坚强、拥有幸福生活能力的时代新人。
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循序渐进方能浸润。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也不仅是学校的事情,更需要家庭的助力。
家长要从孩子小时候抓起,打好早期劳动教育的基础,从身边的日常家务劳动入手,逐步引导孩子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
首先,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只有参与其中,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明白劳动的意义。
2-4岁,可以从基础的做起,比如收拾玩具、扔垃圾、学习刷牙洗脸、帮忙摆放碗筷等。
4-6岁,就可以做稍微复杂的家务,比如自己穿衣铺床、收拾小书包、饭后收拾餐桌、学习清洗瓜果蔬菜等。
6-8岁,让他们整理自己要洗和要穿的衣服、自己整理穿戴、学会洗碗、每周打扫一次房间等。
8-10岁,就可以教他们煮饭和做简单的菜、学会用一些家电(微波炉、吸尘器等)、写采购清单等。
孩子再大一些,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安排一些有挑战的家务劳动。
其次,家长要多点耐心和鼓励。孩子一开始做家务可能会比较粗糙,这时候家长不要太苛刻,也不要因为孩子做得不好就急于”代劳“,对孩子来说,积极参与劳动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家长要多点耐心,不断引导孩子进步,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和疏导孩子因家务劳动引发的消极情绪。
孩子每完成一项家务后,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但不要过于物质化,比如用零花钱诱导孩子做家务。因为一旦形成了习惯,孩子就只把做家务当做赚取零花钱的一种方式,不给零花钱就不愿意做,这样就失去了家务劳动的原本意义。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家务活不只是大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家庭的责任,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出力,彼此分担。
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孩子。如果家长总在孩子面前抱怨家务活又脏又累,那孩子也不愿意去做。家长应该在生活中给孩子树立勤劳的榜样,不断传递家务劳动的正能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爱上劳动。
家长还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做家务,这样既能提高孩子的兴趣,又能增进亲子感情、培养协作精神。
劳动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那请不要忽视“劳”的作用。
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和习惯除了需要学校和家庭通力配合,还需要社会方面提供更多的机会。
胜者教育致力于做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做家庭教育的积极引导,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持续创新求变,于2022年暑期隆重推出《德才少年》——“美好生活 · 劳动创造”主题课程。旨在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孩子参加劳动活动,让孩子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劳动中学会独立、责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