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6岁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学龄前儿童说话口齿不清)

6岁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学龄前儿童说话口齿不清)视觉和听觉是孩子一出生就有的,所以小婴儿很早就能区分人的语声和其他声响,比如:人的声音和闹钟的声音,在婴儿听来是不一样的。这也表现为,如果孩子婴儿听到有人说话他就不哭了,而听到别的声音就没有这种反应,这个区别不同声音的能力是他以后学习语声的前提。一、理解语言的阶段1920年,人们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村庄里打死了一头狼,发现狼窝里有两个被狼抚养长大的小女孩。其中一个7、8岁的年纪,人们给她取名为“卡玛拉”,还有一个2岁取名为“阿玛拉”。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和狼一样,不吃素食只吃肉,不会说话只会嚎叫。卡玛拉经过了7年的教育,才勉强掌握45个单词,只能开口说几句话。这些事实都说明:狼孩的已经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尽管人们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也没有办法让她的语言能力恢复到一般儿童的水平,语言也成了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标志之一。正如恩格斯所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构成了两个最重

大家还记得那个会说多国语言的14岁男孩吗?2018年,柬埔寨男孩沙利在景点推销纪念品时,被游客发现他能说中文、英语、法语、日语等多国语言。如今这个“能说会道”的男孩已经来华念书了,因为语言,他迅速在网络走红,外界的关注也给了他改变命运的机会。

有些父母看完视频后不免担心,别家的孩子14岁已经会说多国语言,自己的孩子3,4岁,还不能流利地说话,是不是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闺蜜的孩子今年5岁,说话倒是没有大问题,但是有些口齿不清,分不清楚“自己”和“寄几”,而同龄的一些孩子,已经能流利地背古诗了。身为父母,心里总会有些着急,都说语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认识发展、沟通能力甚至是人际交往。

那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在语言方面顺利地发展?

6岁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学龄前儿童说话口齿不清)(1)

儿童语言发展经历两个主要阶段

1920年,人们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的一个村庄里打死了一头狼,发现狼窝里有两个被狼抚养长大的小女孩。其中一个7、8岁的年纪,人们给她取名为“卡玛拉”,还有一个2岁取名为“阿玛拉”。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和狼一样,不吃素食只吃肉,不会说话只会嚎叫。卡玛拉经过了7年的教育,才勉强掌握45个单词,只能开口说几句话。

这些事实都说明:狼孩的已经错过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尽管人们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也没有办法让她的语言能力恢复到一般儿童的水平,语言也成了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标志之一。正如恩格斯所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构成了两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人的脑髓。”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1岁左右开始说出第一个词;2岁开始能说一些简短的句子,用于表达需要和拒绝;3-4岁会说复杂一些的句子,但是难免“词不达意”;5-6岁能理解复杂的语法形式。孩子在语言发展上,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6岁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学龄前儿童说话口齿不清)(2)

一、理解语言的阶段

视觉和听觉是孩子一出生就有的,所以小婴儿很早就能区分人的语声和其他声响,比如:人的声音和闹钟的声音,在婴儿听来是不一样的。这也表现为,如果孩子婴儿听到有人说话他就不哭了,而听到别的声音就没有这种反应,这个区别不同声音的能力是他以后学习语声的前提。

孩子做早能辨别出的是元音,然后是元音和辅音的区别。1岁半左右的孩子,对成年人说的许多词句都能作出正确的反映,这说明他其实能听懂很多话,但是能说的不多。有专家认为:1岁孩子平均说的词汇为3个,2岁为272个,3岁为1500个。2岁以前的孩子更愿意用动作表达内心感受,比如:看见妈妈在找东西,他常常会把东西拿过来,但不开口。

孩子在理解语言阶段有以下一些特点:

由近及远:孩子最先理解的是他经常见到的物体,如“奶奶”(牛奶);其次,是对成年人的称呼,如“妈妈,爸爸”,再次是一些玩具的名称,如“车车”,最后是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手,鼻子,耳朵”。

特定化:孩子在理解词时,往往是某个范围的典型实例,或者把某种特定的情境联系在一起。比如:妈妈,就是自己的妈妈,而且是必须是戴上眼镜的、年轻的妈妈,以后逐步才把别人的母亲也理解成妈妈,老年人也会是妈妈等。

一词多义:孩子会用一个词代表一句完整的话,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中,这个词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比如:孩子说“帽子”,要出门的时候代表他要戴帽子;回家了意味着他想取下帽子;当别人玩他帽子时,他想表达:“他拿我帽子”。

孩子的词义不同于成人的词义,是因为他词汇量不足,想表达的意思多,但又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孩子没有搞懂这个词的意思,产生了歧义。

6岁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学龄前儿童说话口齿不清)(3)

二、学会说话阶段

孩子在1岁半以后,会有个忽然开口的阶段,在之前很少说话。孩子在2岁之前说话出现叠音、多义词、以音代词的现象。

叠音:一个词是由两个重叠的音组成的,比如“帽子”说成“帽帽”,还有“糖糖”“包包”等。

以音代物:孩子喜欢用相声词来代表物体的名称,猫叫做“喵喵”,狗叫做“汪汪”。

多义词:孩子常常用一个词代表多种意思,比如:“车车”可以代表汽车,也可以代表轿车、卡车、面包车、公共汽车等,和之前理解语言阶段的“一词多义”比较像。

2岁以后孩子变得爱说话,喜欢模仿大人说话,如果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经常有人跟孩子说话,教他说话,那么两三岁就成为人生初学说话的重要时期。3岁时孩子积极的言语活动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说话,主动要求说话,所以3岁时儿童语言发展的质变时期,也是他口头言语发展的最佳年龄。

英国科学家一项新研究发现,身边有个“话痨”时,婴幼儿的智商和感知能力越高,相对应的语言能力也越好。很多家长都说,孩子刚出生有必要和他说话吗?现在科学家证明,有必要,孩子听到的语言词汇越丰富,他们掌握词汇量的速度越快。

6岁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学龄前儿童说话口齿不清)(4)

孩子在语言发展上遇到的一些障碍

一、口齿不清

闺蜜家的小朋友口齿不清,“自己”和“寄几”分不清楚,其实这是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中最常见的问题,学名叫“构音异常“。也就是说,孩子发出的音,和正常标准的语音有些不一样。常见的有丢音,比如:“姥姥”说成“袄袄”;换音,比如:”小鱼“说成”小恩“;错音,比如“自己”说成“寄几”。

构音异常是孩子在可能遇到的问题中,很小的一个问题。这与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协调能力较差有关系,孩子还不能像成人一样精确地控制口的腔肌肉,灵活地改变共鸣腔的形状,从而比较准确地发音。其实,绝大数的孩子都会经历这个阶段,随着他们器官渐渐成熟,发音技巧也会随之熟练,口齿不清的状况也会得到改善。

二、口吃

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国王的演讲》斩获了4项大奖,成为当届奥斯卡的大赢家,也让人们把关注点聚焦于“口吃”这一疾病。

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口吃不仅是一种疾病,更会让孩子缺乏自信。一般来说,口吃形成的原因主要有4个:一是由于先天的遗传疾病二是由于心理因素,包括父母吵架、家庭离异、恐慌学习等由负面情绪引起的口吃;三是由于后天性的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四来自于模仿和暗示,有56.9%的患儿是由于模仿口吃行为,而造成的口吃。

要治疗孩子的口吃问题,就要认真分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如果孩子的口吃与懦弱的性格有关,就要优化孩子的性格,同时要注意孩子出现语言不清的情况时,用平常心来对待孩子,更不要挖苦和讽刺。如果孩子是因为模仿而口吃,就要告诉他们口吃是不能学的,但不要训斥,可以多表扬孩子流利的言语表达能力,让他们明白家长更喜欢良好的言语表达习惯。

每天找一个比较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交流,这段时期内,让孩子自己选择他像要做的事。让孩子来引导你,让他自己决定是否要说话。告诉孩子你接受他本来的样子,让你的支持给孩子最大的信心。

6岁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学龄前儿童说话口齿不清)(5)

三、“答非所问”

在和孩子的交流中,答非所问也是家长和老师遇到比较多的一个情况,常常让人们啼笑皆非。比说问孩子:小鸭子重还是大象重?孩子会回答:马重。为什么会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呢,这和孩子心理发育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有一定关系,也与提问人所提的问题,提问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幼儿心理学证明:“3~4岁的儿童注意力只能集中3~5分钟,4~5岁的儿童只能集中10分钟左右,5~6岁的儿童能集中10~15分钟。”由于孩子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注意力较低,就不能很好地回答提问人的问题指向,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想法乱说一通。这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很正常的。

孩子答非所问,并不是像一些家长担心的那样,觉得孩子的思维逻辑不好。从主观上看是孩子心理不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 这些都不会成为问题。家长和老师在提问时,也要尽量不要提问过于复杂和难度较大的问题。比如问孩子“是什么”就可以了,不用再深挖“为什么和怎么办”。孩子不会回答的问题,又不知道正确答案时,就会答非所问。

6岁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学龄前儿童说话口齿不清)(6)

如何促进儿童言语的发展?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儿童言语发展最好的老师,父母在促进儿童言语发展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孩子模仿的机会

在蒙台梭利《有吸引力的心灵》一书中,蒙台梭利认为婴儿从出生就在无意识中进行这语言的学习,尽管这种语言不过是婴儿简单重复的咿咿呀呀。

孩子出生后,父母应该多与孩子说话,尽管孩子听不懂,但也要多给语言刺激、讲故事、放广播给孩子听。为了让孩子语言正确地发展,父母要发音正确,用词恰当,为孩子做言语模仿的好榜样。不要为了让孩子好理解,就说重复音和单词句,如:“车车”、“帽帽”等,这样会妨碍孩子言语的发展。

二、及时纠正孩子表达中的错误

父母应当及时纠正孩子表达中的错误,不能采取无所谓的态度,更不应该故意模仿孩子不准确的语言用以取乐。如果孩子不能顺畅地表达意思,或者别人不能理解他的意思,他会显得着急并发脾气。父母更好的做法是,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努力了解他的意思,并且帮助他更好地表达。

6岁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差怎么办(学龄前儿童说话口齿不清)(7)

三、帮助孩子学说话、可以用提问、回响、扩展的方法

提问,就是用问题启发孩子说话,比如:“这是一本看什么书?”“它说了什么故事啊?”;回响,就是孩子回答问题时说对了,父母就要重复他的语言表示肯定和强化。比如:孩子说:“这是一本童话书,说的是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故事”,那么父母就可以说:“你讲得很好,这是一本童话书,讲的是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故事”。

假如孩子说的是“电报式”的句子,电报式语句是指:可能短缺几个字的句子。那父母就要把句子进行扩展,把孩子短缺的词语补齐,使句子完整化。如:孩子说:“妈妈班”,父母要对他说:“对的,妈妈要去上班了。”

四、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经常在户外活动,可以开阔孩子的眼界,增长孩子的知识,有助于孩子词汇量的逐渐增加。孩子在户外活动时,会看见什么就想说、想问、想了解,这些都有助于孩子语言的发展。到户外活动,也会经常接触到不同人群,在交往中也能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儿童大脑开窍手册》一书也给出孩子语言学习的良策:在孩子还不能说出次的时候就开始跟孩子模拟交互式谈话;在孩子试图进行交流时,家长的回应或者抚摸一下孩子,会起到鼓励孩子继续改善交流技巧的作用;尽可能多地跟孩子说话,表现出能够很好地理解他的话的样子,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更快地发展语言能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