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萧红的友谊:萧红与鲁迅的特殊感情
鲁迅与萧红的友谊:萧红与鲁迅的特殊感情对萧红来说,鲁迅不仅是导师,是家人,更是最为值得珍惜的灵魂伴侣。她感恩恩师的精心指导,是鲁迅让她在事业上重拾自信,重新认可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勇敢地在文学道路上闯荡。人们为她小小年纪却看透生死的觉悟、通透可贵的人生观所震撼。萧红过人的才情与文学天赋终于被世人发掘,以前在“两萧”中,被萧军掩盖了光彩的萧红,终于绽放了她自己的文学光芒。萧红与萧军
他写道,他心现在好像古井中水,不生微波,这正是奴隶的心!
文学成就卓著的他,说自己的文字已然麻木,而这《生死场》中萧红所写下的话语,却有着强大的力量,能够为读者带来勇气和反抗的决心。
可见,鲁迅对于萧红的文学功底是多么地赏识,能够给予她如此高的赞扬。
不出先生所料,《生死场》一经发表便轰动文坛、警醒世人。
人们为她小小年纪却看透生死的觉悟、通透可贵的人生观所震撼。
萧红过人的才情与文学天赋终于被世人发掘,以前在“两萧”中,被萧军掩盖了光彩的萧红,终于绽放了她自己的文学光芒。
萧红与萧军
她感恩恩师的精心指导,是鲁迅让她在事业上重拾自信,重新认可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勇敢地在文学道路上闯荡。
对萧红来说,鲁迅不仅是导师,是家人,更是最为值得珍惜的灵魂伴侣。
而对鲁迅来说,扎着两个辫子的萧红是他沉重生活中的光亮,她咯咯地笑声,响彻了他人生最后的年华。
她像是带着光一样走进他家,一走进门便开心地发出笑声。鲁迅问她,在笑什么呢?
萧红说,天晴啦。眼中是无限的希冀与活力,温暖了鲁迅晚年的昼夜春秋。
是啊,天晴了。雨已停。生命的灰暗仿佛终于终止了,从此开始飘溢缤纷的生机,盎然的意趣。
1938年,萧红与丁玲在西安
对萧红来说是如此,对鲁迅来说亦然。
他们如同彼此生命中的光亮,照进了理想,照进了梦境,照进了冰雪融化的内心境地。
他们之间的感情已然超越了师生,跨越了亲情,如同信仰一般,深入了彼此的灵魂与心田。
萧红对鲁迅的感激与敬重之情,逐渐变得更加贴近,更加深情。在每日前往鲁迅家的过程中,对先生的情愫也渐渐萌动。
一开始还和萧军一起前往鲁迅家的她,逐渐开始单独出入鲁迅的家中,一去便是很久,与鲁迅畅谈理想、快乐生活。
萧红写给萧军的信
鲁迅对于萧红的呵护,不仅是在文学上,也逐渐步入了生活中。
那时,萧红和许广平一起给鲁迅做饭,鲁迅非常爱吃萧红做的饭。萧红给他做的东北特色韭菜盒子,鲁迅吃得津津有味,想多吃一个,还得向许广平请示。
其实,萧红的厨艺并不是很好,鲁迅吃得香甜,并不因为菜肴多么美味,而是出于他对于萧红的那份偏爱。
鲁迅先生一向不大注意他人的穿着,他曾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然而对于萧红的穿衣打扮,鲁迅却时时看在眼里,记于心中。
萧红与端木蕻良
一次,萧红问先生:“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
鲁迅回答道,“不大漂亮。”接着便开始十分细致地对萧红讲述,为何说她的装扮不太漂亮,怎样的搭配才是美观悦目的。
从衣服的颜色,说到鞋子的选择,中外对比,细细品鉴,说得饶有兴致。
“看不见谁穿什么衣裳”的鲁迅,还早就注意到萧红穿过的一双短筒靴子。
他对萧红讲,那双靴子是军人穿的,因为靴子的前后都有一条线织的拉手,而这拉手应该是放在裤子下边的,她穿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