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好的比普通人收入更高吗(收入就会越高吗)
长相好的比普通人收入更高吗(收入就会越高吗)不过呢,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只要不断变美,就会不断有好事发生。就算在美貌多元化的今天,大多数人仍旧认为美貌是变现利器。无论是基于审美还是基于生存,我们都默认,一个人的外型自然是越美越好。小美女向大美女努力,大美女向神颜努力。
氧叔前一段时间看到一篇帖子问:哪位大美女开始直播带货会让你觉得完全接受不了,天仙堕入凡尘?
评论高赞是刘亦菲和张柏芝。
一个月后,氧叔就在直播间里刷到了她,42岁的面皮儿紧到没有一丝差错。不知道是还处于状况外还是根本不知道咋直播,她也就在喊价格的时候胡喊了几句九块九,然后库存瞬间被秒完了。
然后有人在感叹:大美女就是大美女,虽然如今大趋势在回避谈论美貌与变现能力的函数关系,但是如张柏芝一样经过时间验证的神颜,就算40 也仍旧站在金字塔顶端。
就算在美貌多元化的今天,大多数人仍旧认为美貌是变现利器。
无论是基于审美还是基于生存,我们都默认,一个人的外型自然是越美越好。
小美女向大美女努力,大美女向神颜努力。
只要不断变美,就会不断有好事发生。
不过呢,实际情况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
浙江大学教授郭继强曾在2016年发表过一篇,名为《越漂亮,收入越高吗?》的经济学论文。
在这篇文章中,他得出了一个或许会让我们感到意外的结论。
那就是:
美貌虽然在总体上有助于提升收入,但最漂亮的那群人的美貌溢价,其实并没有次美者高。
也就是说,外型美这个因素,对于人们收入的干预是有一定限度的。
比如,被大家嘲普的赵露思、白鹿、林允,社交软件单篇报价能达到80w,而神颜张柏芝、大美女古力娜扎,最近一篇商单点赞都只有100 ,艺人商单价格前十名单上“查无此人”。
美到达一定程度之后,美女的收入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
导致“青霞柏芝,古力娜扎”们的吸金能力比不上“白鹿露思,书欣娜娜”们,这类有点动摇认知习惯的情况出现。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要从外貌对收入的影响机制说起了。
自1978年美国学者奎恩发现,员工报酬的高低,与面试者对该员工相貌的评价正相关之后。
世界各地就有无数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入手研究过外貌与收入的关系。
截至目前,大家普遍认为,人们的外貌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对收入产生影响。
01
视觉歧视
这种方式我们最熟悉,因为它植根于我们本能的爱美之心,我们每天都在有意无意中使用这个标准。
比如在两个功能相同的杯子中,我们通常会选择购买那个更好看的;
在两个服务态度差不多的柜姐中,我们也往往更愿意选择更好看的那位,为我们推荐商品。
那么扩展至更大的范围,无论是作为老板,还是作为员工,无论是服务者还是被服务者。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都更倾向于和长相好看(顺眼)的人打交道,于是也就向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获利机会。
第一天报道就被全校围观的FBB
不过,当一个人在团体中拥有过于卓越、以至于突兀的美貌时,视觉歧视就又会反作用在这个貌美者身上。
比如金晨就在采访中提到过,自己在中学时期,由于外型和才艺突出而被同学们孤立的遭遇。
没有朋友、没有说话的人,情绪都自己消化。
进而对人际交往非常敏感,不知不觉就陷入到了抑郁情绪之中,差点没能考上大学。
然而在电影艺术领域,就算在“花瓶论”有所好转的今天,神颜遇到的也几乎是“系统性的坎坷”。
我们熟悉的查理兹·塞隆、妮可·基德曼、小李子。
无不是通过扮丑,降低自己外型的惊艳程度融入角色,才最终获得了奥斯卡奖的青睐。
而像球花、苏菲·玛索这样的top神颜。事实上只能说是在电影圈混了个脸熟,眼缘佳。
一旦提到影后这样的专业比拼,她们的成绩就超级尴尬。
完全无法和于佩尔、夏洛特·甘斯布这些“普通美女”等量齐观。
02
人际交往
美貌可以作为人际交往能力的信号,间接影响人们的收入。
比如我们都知道好看的人比起长相一般的人,更容易获得社交机会。
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他们有更多时间来训练沟通和协作技能。
由于现代生产大多都是团队性质的。
于是那些好看的人比起长相一般的人,在其他指标均等的前提下,也就拥有了更高的生产力。
然而在这个方面,从小因为容貌被大范围无条件宠爱的神颜们,表现普遍比小美女捉急得多。
李嘉欣可以深夜打电话,对着刘銮雄的原配宝咏琴,连骂九句“x你老母”。
关之琳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向怀了孕的陈美琪开嘲讽,说她是一只不会下蛋的鸡。
致使后者情绪激动流产,不能再生育。
即便是中年以后填充不当、馒化了的关之琳 上康熙时依旧可以略带轻蔑地说道,“没有这个必要(去追别人)啊” 搞得小s等一众小美女,满脸尴尬。
除了李嘉欣、关之琳这种明晃晃的持靓行凶。
王祖贤的我行我素,在娱乐圈也是人尽皆知、令人畏惧的存在。
面对初次见面,手捧花环接机的前辈齐秦 19岁的她直接说道,“俗气、没有创意”,导致之后的合作气氛一度十分紧张。
大美女从小到大都是阳光洒脱
更不要说向太口中,用十世美貌换一世情商,满嘴跑火车、社交节奏迷之诡异的张柏芝。
细数如今娱乐圈也是,似乎大美人总和笨蛋挂钩,孟子义、娜扎常有惊人言论,而小美人们大多能被发现高情商、好相处、治愈标签。
沈月的治愈向vlog,也从另一个方向帮助她提高了商业价值
在社交网络还没有普及、颜值变现的渠道很少,以及医美技术落后的时代。
公司包装小美女的成本高、风险大,所以原装神颜在很大程度上,垄断了大众的外型审美消费。
这导致了她们的社交宜人性普遍都不会太好。
然而到了现在这个大众传媒的时代。
虽然美颜依旧是稀缺的,但远不及八九十年代那样高不可攀。每天都会有曾不出穷的网红、爱豆跟明星们抢关注度。
所以我们能感受到,社会和行业本身对美颜们的社交宜人性,期待越来越高。
能站在收入榜前列的,不仅要有颜值,也要有极强的社交手腕,能让大众共情、参考、学习。
如今的现状就是,普通人去关注赵露思、白鹿的变美方案,一定要比关注娜扎、张柏芝的变美方案有用的多。
前者有极强的社交属性,传输有效变美方针(别管是不是真的)供人模仿和品牌互利共赢;后者先天不太会社交,而且也确实没啥变美方针好传输的。
03
自我认知
不过,美貌也确实可以通过塑造自我认知,影响收入,与其成正相关。
我们都知道,漂亮的人能在成长中收获更多的夸奖和善意,从而比相貌平平者,更容易塑造自信。
以自信为基础的敢挑战、敢承担,使得这样的人,更有可能获得超额回报。
除此之外,在有些研究中,容貌还与智力水平,存在着一定水平的正相关。
白痴美女,并不如大家想象的那样普遍。既漂亮又聪明,才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观众缘非常好的康熙卡司Melody,就毕业于著名的UCLA政治学系:
这对于她们塑造具有社会竞争力自我认知,无疑十分有利。
不过从这个维度来看,我们就算触不及大美女的高度,也可以逆推:既然没有硬核美貌,那么也可以后天塑造自信。
因为事物都有两面性,颜值过分突出的人,在这方面也依旧有着令普通人无法想象的烦恼。
就像有钱人谈恋爱会很担心对方是为了自己的钱,而不是自己的人而来,神颜们也会介意别人只看她的脸,而不关注其他方面。
导致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颜值自信,但精神自卑,从而在事业方面拼劲不足。
比如被陈升称为“天母草包”、进酒吧会被全体行注目礼的金城武。就曾在多个采访中表示,他的才华配不上他的脸,这让他感觉很尴尬。如果有可能的话,他更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张普通人的脸。
习惯性反复拒绝名导的演出邀约,也是为了让对方证明不是为了他的脸,而是因为这个角色真的需要他。
比金城武更极端的,是八十年代的好莱坞颜霸米基·洛克。
1986年与金·贝辛格合作了电影《爱你九周半》,名声大噪之后。
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他,毅然选择了去成为一名职业拳击手。即便后来被打碎脸、毁了容,也没有后悔。
好莱坞的叛逆者并非只有米基·洛克。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光芒万丈的玛丽莲·梦露,也曾因为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而深深自卑。
其他演员空闲时看《圣经》,她看《梦的解析》和意识流文学《尤利西斯》。
这一幕正好被摄影师拍了下来:
她与剧作家阿瑟·米勒之间的跨圈婚姻,也被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认为是一种“文化和精神补偿”。
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如果她能在有生之年,遇到维特根斯坦这样的顶级知识分子,或许之后也就不会选择自杀。
总之,颜值与收入、颜值与人生质量之间的关联,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和必然。
如何过好这一生,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会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
即便她看上去,手里有着比我们多得多的筹码。
然而在那些没有被聚光灯照射到的地方,我们也不会知道,上天给了她什么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