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海萍的眼神(蜗居里提上裤子死不认账的海萍)
蜗居海萍的眼神(蜗居里提上裤子死不认账的海萍)他们结婚六年却依旧租住在只有10几平米的房子里,连孩子都不能养在身边。海萍留在大城市的初衷与“梦想”无关,而是满满的“虚荣”!真是时过境迁。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得志猫儿雄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用这句话形容苏淳的处境再适合不过。而这一切都源于苏淳没有给她买套房子,甚至连首付都拿不出来。原本苏淳想回小县城发展,但是海萍坚持要留在上海,海萍的理由是,我寒窗苦读十几载,好不容易考上大城市的名牌大学,再回小县城,那不是走回头路嘛,坚决不回,苏淳只能娶妻随妻。
《蜗居》结局,海藻,失去了子宫,身心破烂不堪。海萍,住着海藻用卖身得来的钱,付了首付的房子,干着海藻靠卖身给她挣来的工作,居然还恬不知耻地跟妹妹说“不要投机取巧”。
《蜗居》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祸起郭海萍,一人得利,万人遭殃。而这个得利的人,毫无疑问就是祸起者。
郭海萍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一毕业就嫁给了大学时自由恋爱交的男友——苏淳。
海萍与苏淳谈恋爱时和刚结婚那会儿,海萍看苏淳万般顺眼,他英俊潇洒,睿智有前途,有求必应,简直就是千载难逢的白马王子。而婚后没两年,苏淳就成了落魄王子,经常被骂没出息、死脑筋、书呆子。
真是时过境迁。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得志猫儿雄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用这句话形容苏淳的处境再适合不过。
而这一切都源于苏淳没有给她买套房子,甚至连首付都拿不出来。
原本苏淳想回小县城发展,但是海萍坚持要留在上海,海萍的理由是,我寒窗苦读十几载,好不容易考上大城市的名牌大学,再回小县城,那不是走回头路嘛,坚决不回,苏淳只能娶妻随妻。
海萍留在大城市的初衷与“梦想”无关,而是满满的“虚荣”!
他们结婚六年却依旧租住在只有10几平米的房子里,连孩子都不能养在身边。
海萍自诩是高材生,但是她明显是高分低能。
海萍工作6年,不知换了多少个单位,工资还是3600,而郭海藻一毕业的工资就有3860。
作为成年人,竟然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让自己意外怀孕了。
因为孩子不叫妈妈,海萍铁了心要买房,全然不考虑现实情况。
他们小两口的工资之和是9000,而还房贷要6000,就算有了宽敞的房子,可以把孩子养在身边,奶粉钱能支付得起吗?
在海萍身上,看不到一点儿高材生的睿智头脑,她就像原始生物一样, 她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全是凭一时脑热。
这还不够,她自己从来都没有错,错都在别人身上。
逼妹妹为娼
由于她错过了买房的最佳时机,致使房价上涨后,无力承担首付,在这种情况下,海萍一点儿都没有气馁,她买房的热情依旧高涨,她是怎么做的呢?
海萍向妈妈伸手要钱;把妹妹海藻的工资占为己用;这是不够,还要让小贝把婚姻储备金都贡献出来;呵斥苏淳向年迈的爸妈要,最后逼得苏淳去借高。利。贷。
海萍为了1毛钱,和苏淳吵得天翻地覆,把他赶出家门以示警戒;为了挤出2毛钱,他们的饭桌上接连一个星期都是水煮挂面,连苏淳想吃包方便面,海萍都要斤斤计较。
省钱,省钱,省钱。这就是海萍生活的目标。
我们来给她算一笔,照海萍一家人的工资,300个月,一年12个月,未来的25年,直到海萍退休,她不吃不喝,才可以在这个城市里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不知海萍如何算得这笔账,就算一天挤出1块钱,一辈子能挤出首付吗?
若再饿出低血糖,住趟医院,恐怕还要倒贴钱吧。
再说了,以牺牲一辈子的生活质量换来的房子,住得舒心吗?
若是按照海萍的人生计划,恐怕她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租住在“贫民窟”的命运。
不过,海萍有个好妹妹海藻,海藻为了海萍,可以牺牲一切。
海萍得知海藻的男友小贝有6万元存款,便恬不知耻地说“借”。
按照上面给海萍家算的账,以他们目前的收入状况来看,买房子后,还房贷都是问题,她拿什么还小贝的6万元呢?
海萍的强势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直接导致苏淳去高息借款。而这是郭海萍将妹妹推向深渊的直接导火索。
坐享其成
郭海藻无法忍受姐姐的歇斯底里,寻死觅活,只能再次投入宋思明怀里。郭海萍借过妹妹交给她的6万元钱,喜出望外,根本不关心钱是怎么来的。
就连小贝都不肯借给海藻6万元,平白无故,谁会愿意借给刚毕业的女大学生6万元巨款呢?
郭海萍不论不问,而是做了一桌子大餐犒劳功臣海藻,这其实是在变相鼓励海藻卖-屁-股。
不仅如此,宋思明帮海萍解决职场难题,要到工资后,海萍说:你怎么不早点认识他(宋思明)啊!
一步步让海藻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海萍知道妹妹和宋思明的事情后,不但没有坚决让两人断了,而是一味地享受着宋思明给她的特权。
宋思明就是凭借着“要想得到海藻,先伺候好海萍”这一点,把海藻捏得死死地
大结局,海藻望着满天飞雪,一言不发,不知此时的她是否会怪罪好姐姐呢?
还会说:为了姐姐的幸福,我什么都可以不要吗?
而海萍的一番安慰却着实让人伤透了心。
海藻得知怀孕,而孩子是宋思明的后,慌得六神无主,到郭海萍家摊牌,希望能得到姐姐的帮助,而郭海萍却一反常态,言之凿凿后说:咱们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
不知她这句话是从何说起的呢?
宋思明出了6万元的首付;
宋思明帮她要回了公司克扣的年终奖;
宋思明为他们提供的临时豪宅;
宋思明帮她找到了中文家教的工作;
宋思明把苏淳从局子里捞了出来;
就连月供都是海藻的工资;
海萍这句应该是“咱们不靠天,不靠地,不靠自己,只靠宋思明”。
细细想来,郭海萍这种提上裤子不认账的做法,其实是一劳永逸得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她不用背负道德的谴责,妹妹的结局都是她自己走的,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再次回味《蜗居》才恍然大悟,这个敢打敢冲、出身小地方的女子,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有了一席之地,是多么讽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