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青花瓷器的特点:我国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概况
元代的青花瓷器的特点:我国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概况第1处,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明洪武4年(1371)汪兴祖墓出土的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纹印花龙纹高足碗,197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在元青花中,有十件出土于9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产品,是难得的标准器。(5)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藏一件至正十一年(1351年)墓出土的元青花双耳菊花纹三足连座炉。(6)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一对“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元龙纹象耳瓶。从世界范围看,对元代瓷器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一些十分有价值的考古研究和证明,缺少对标准器的选择和判断,还有就是文献记载的缺失,元青花在文献中没有记载这一点已是无法改变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以后考古资料的充实。现在的由于元青花市场价位在非理智的高度,许多收藏爱好者对元青花追逐和钟情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这样正中一些投机造假者的下怀,所以现在市场上“满城尽是元青花”。所以对元青花
(1) 浙江省杭州市前至元丙子(1276年)墓志墓葬出土三件元青花观音像。
(2)江西省九江市“延佑戊午至已未年”(1318~1319年,延佑五年至六年)铭地券墓葬,出土元青花塔式盖瓶。
(3)江西丰城县墓葬出土一件“元后至元戊寅六月”(1338年)铭文的元青花红釉楼阁式瓷仓。
(4)景德镇陶瓷馆藏有一件“戊子年”(至正八年,1348年)铭的元青花缠枝灵芝罐。
(5)江西省九江市博物馆藏一件至正十一年(1351年)墓出土的元青花双耳菊花纹三足连座炉。
(6)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一对“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元龙纹象耳瓶。
从世界范围看,对元代瓷器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多不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一些十分有价值的考古研究和证明,缺少对标准器的选择和判断,还有就是文献记载的缺失,元青花在文献中没有记载这一点已是无法改变了,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以后考古资料的充实。现在的由于元青花市场价位在非理智的高度,许多收藏爱好者对元青花追逐和钟情已经达到痴迷的程度,这样正中一些投机造假者的下怀,所以现在市场上“满城尽是元青花”。所以对元青花的判断要慎之又慎,要多参考出土瓷器,多对流传有序的文物进行研究对比。值得提出的是千万不要把判断依据放在所谓的科技鉴定证明上,如热释光、X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的分析最多是做一个参考。现在社会上迷信科技鉴定的很多,不惜重金到伦敦,香港去测验,结果是只要是去的都是元青花,目前科技鉴定还有很多缺陷,一些参考数据本身就存在问题,拿存在问题的数据去证明,结果可想而知。
在元青花中,有十件出土于9处明代墓葬中,它们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产品,是难得的标准器。
第1处,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明洪武4年(1371)汪兴祖墓出土的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纹印花龙纹高足碗,1970年出土,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收藏。
高足碗高11、口径12.9、足径4厘米。
汪兴祖墓出土外青花龙纹内青花菊花印花龙纹高足碗
第2处,山东邹城市明洪武22年(1389)明鲁荒王朱檀的戈妃墓出土的元末明初青花云龙纹罐,1971年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