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年轻设计师说些什么?我们向全球领先的设计从业者发问
我想对年轻设计师说些什么?我们向全球领先的设计从业者发问设计师艺术家、工业你认为什么是“好的设计”?What does ‘good design’ mean to you?
什么是好的设计?你见过的最糟糕的设计是什么?如何看待设计中的“借鉴”与抄袭?如何对付难搞的甲方?设计的未来在哪里?在卷宗 Wallpaper*创立两周年之际,我们向全球设计行业的领先从业者们发出了问卷......
* 本期受访设计师、建筑师排序不分先后
The lists are in no particular order
01.
你认为什么是“好的设计”?
What does ‘good design’
mean to you?
艺术家、工业
设计师
Ross
Lovegrove
“好设计与坏的相反。
它是原创的,经过深思熟虑并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我很难具体谈论某件事物。但,你知道吗,我最近在为我在佛罗伦萨的寓所购置家具,为此,购买了许多中世纪的斯堪的纳维亚家具品,这几乎让我破产,却也给了我很多启发。作为设计师,很棒的是,能够从音乐、电影和建筑等众多不同领域获得知识和灵感。我总是期望自己是‘保持更新着的’,没有什么比看电影、去剧场更让我开心了。”
Salvatore Ferragamo
创意总监
Paul Andrew
时装设计师、Uma Wang品牌创始人
Uma Wang
“好的设计应该历久弥新,不过分讨好当下。它应该可以陪伴一个人很久的时间,像老朋友一样。”
“只要比以前更好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比‘以前更好’的定义:那些出于是更纯粹的设计出发点,将产品赋予更强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以及更优化的功能性(functionality)的设计,在我看来都是更好的设计。”
设计师、Tom Dixon品牌
创始人
Tom Dixon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刘晓都
“好的设计对我来应该具备3点:1.有领先建筑设计潮流的思想和手段;2.设计表现出强烈的社会人文意识和姿态;3.设计具有独立的建筑学上的价值和风格。”
“好的设计是看到了别人没看出问题的设计,以及提出了别人没想到过的解决方案的设计。”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王辉
建筑师、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董功
“越用越好用,越看越好看的设计。”
“形式场所同一,形式内容统一。”
建筑师,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创始人
张雷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柳亦春
“能满足需求又能够超越需求的才是好设计。”
“‘好的设计’ 不见得最好用,但使用让人愉悦。‘好的设计’ 不仅解决问题,还能承载梦想。”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孟岩
建筑师、DH Liberty创始人
Dara Huang
“好设计有很多部分,原则上应该具备的特质包括:美观、负责任(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营造社区意识、独一无二。”
“好的设计是一种激励,使人们能够感觉到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艺术家、Studio Roosegaarde创始人
Daan Roosegaarde
工业设计师
Roberto
Lazzeroni
“对我来说,好设计是当一个产品精美时,它使我们感觉良好,令我们着迷…… 或者它应该与它的使用者建立起紧密联系,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形状和材质上。而且除了它所代表的新颖性,简洁明了以及耐用是另外两个重要的概念。好设计在短时间内不会过时……我30年前设计了许多产品,这些产品仍然像现在设计的一样新鲜时髦。”
“设计是一个美妙且开阔的领域,所以我认为这个问题同样需要一个开阔的答案。对我而言,问题应该是:一个设计是否真正达到它的初衷——不管在任何方面——做了应该做到的事情?做得好吗?并且这个设计对世界和人类有积极的贡献吗?好设计是一种慷慨的行为。”
Design Miami 策展总监
Aric Chen
设计师、Joe Doucet Studio创始人
Joe Doucet
“好设计是解决给定问题的理想方案。优雅的解决方案最难以捉摸,但却持续最久。存在于过于简单和过于复杂之间的张力之美。如果金属丝弯曲多一点或少一点,就不会有人听说过回形针。”
“好设计可以回答所有问题,
包括未知的问题。”
艺术家、
工业设计师
Arik Levy
时装设计师
Jonathan Anderson
“我认为好的设计是一些新的或者具有挑战性的东西。好的设计在于好奇。”
“必然,合适,好质量,稍微有点惊喜;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曾写到:「华生,这个不是意外,这是设计。」”
设计师、Twelve Studio创始人之一
史源
设计师、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兼首席创意总监
琚宾
“这个定义有共性以及个人喜好之分。从共性来讲,应该是‘绿色环保’的、符合人类发展的、人文的等等;从个人喜好上来说,则附加了满足文化诉求、情怀、志向等了。当然了,满足功用和审美是大的前提。”
“对我来说,好的设计意味着我能和故事、物品和服务建立情感交流。对我来说,好的设计是增强叙事性、功能和表象之下表演的工具。”
New Tendency联合创始人
Manuel Goller
02.
迄今为止你见过的
最糟糕的设计是什么?
What's the worst
design you have seen?
“这个世界早已被糟糕的设计所笼罩,
随处可见。”
设计师、Tom Dixon品牌
创始人
Tom Dixon
工业设计师
Roberto
Lazzeroni
“我见过的最糟糕的设计是在市场和网络上猖狂存在的复制品,它们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对知识产权的侵犯。”
“并非以人为本的城市。不幸的是,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Design Miami 策展总监
Aric Chen
建筑师、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董功
“越用越难用,越看越难看的设计。”
“一种前面设计成运动鞋后面是拖鞋的诡异的鞋,您是想快还是想慢?想紧还是想松?想暖还是想凉?跨界不总是成功的。”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孟岩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柳亦春
“搔首弄姿、故弄玄虚、不知所云的都是最糟糕的设计。”
“试图成为‘设计’而不是一个好的项目。”
艺术家、
工业设计师
Arik Levy
时装设计师、Uma Wang品牌创始人
Uma Wang
“过度设计,无效使用又占用社会环境资源。”
“无病呻吟。”
建筑师,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创始人
张雷
设计师、Joe Doucet Studio创始人
Joe Doucet
“我的整个早期设计作品。
太可怕了。”
“博物馆出口上方的绿色‘exit’标志,有史以来最差的光线,而且(几乎)无法关掉。”
艺术家、Studio Roosegaarde创始人
Daan Roosegaarde
艺术家、工业设计师
Ross
Lovegrove
“超市中所有的有害包装。”
“Norman Potter 在《What is a Designer》写道,设计本身不是动手创作,而是绘制生产规格。很多不好的设计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当成手工艺者而忽略了生产力的关系。”
设计师、Twelve Studio创始人之一
史源
设计师、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兼首席创意总监
琚宾
“应该是在一个自然风景非常优美的地方,一个巨大混泥土的‘盒子’竖在那里,没有和自然发生任何的关系,甚至只有极少的开窗,全部在彰显设计师的‘自我’。”
“我认为最糟糕的设计是从字面上理解一件事,在中国可以见到很多,就好比Robert Venturi 和 Denise Scott Brown 的那只‘鸭子’。”
建筑师、DH Liberty创始人
Dara Huang
03.
你怎样看待设计行业中
的“借鉴”与“抄袭”?
How do you think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ference’ or ‘plagiarism’?
“在成为创意总监之前,我曾被指出参考了另一位设计师的手袋设计,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我那时还并没有设计手袋。这使得我明白,在今天,原创有多么重要。但在今天的产业,原创又是很难的,因为,几乎没有什么是“原创’的了,所有的做法都被尝试过了。作为Salvatore Ferragamo的创意总监,我的愿景是尽可能与档案中的作品保持对话,我很幸运,我们拥有无比丰富的(具备原创性)的档案。坦白说,这问题可有点儿诡异。”
Salvatore Ferragamo
创意总监
Paul Andrew
设计师、Joe Doucet Studio创始人
Joe Doucet
“‘抄袭’只是比另一个更懒。设计椅子时,切勿对着另一把椅子进行。成为你周围世界的学生。每座建筑物、花朵和人都是你的老师。然后当你需要寻找灵感时,就会发现它已经在你脑海。”
“借鉴是诚实和透明的。但抄袭不是。”
Design Miami 策展总监
Aric Chen
工业设计师
Roberto
Lazzeroni
“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借鉴’是来自各种年代、艺术家、风格或者对象的启发。对我来说,它与设计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它通常是以一个想法开始,在项目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放弃和克服。‘抄袭’是指盗用作品的全部或部分复制,简单来说,就是偷窃。”
“创造者的诚实就是这里面的差异!今天,我们被太多图像或参考包围,我们下意识地参考或受到它们的启发(并不是灵感)...... 但总的来说,当设计师花时间浏览互联网,可以肯定的是会创作出外观相似的产品。”
艺术家、
工业设计师
Arik Levy
建筑师、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董功
“借鉴是把外来的东西消化开再生成的过程,抄袭是直接搬过来用。”
“我们总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中,人人奋勇,个个争先,总想找捷径。‘借鉴’是‘弯道超车’,‘抄袭’是‘赢在起跑线上’。”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孟岩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柳亦春
“我们都活在设计的历史中,参照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关键在于你如何超越你的参照。创造并非没有参照。抄袭就不谈了。”
“如果把行业理解为 Industry 它本身就是一个生产机制,用复制的方法来扩大再生产也没什么可奇怪的。现在的问题不是去鄙视抄袭的人,而是去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成为被抄袭的人。”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王辉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刘晓都
“借鉴有一个原型,对原型经过欣赏/影响/补充形成的设计才称得上借鉴。不动脑子直接照搬而享受成果的则是抄袭之举了。”
“直面问题,把握分寸。”
建筑师,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创始人
张雷
时装设计师、Uma Wang品牌创始人
Uma Wang
“设计不能凭空出现,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其实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我们都站在以往巨人的肩膀上。16世纪的荷兰绘画大师、Buckminster Fuller、蒙德里安,他们永远在我的脑海中。但是我依然有自己的看法。我透过自己的双眼注视着这个世界,然后创造。”
艺术家、Studio Roosegaarde创始人
Daan Roosegaarde
艺术家、工业设计师
Ross
Lovegrove
“别人可以借鉴或受我的作品影响,但是如果抄袭,他们就要给我支付版权税了。”
“There is no original idea all ideas have origins. 我们觉得每个项目的故事,设定和意图都很不一样,除非恶意、目地性地「抄袭」以外,设计结果完全一致的机会极低。”
设计师、Twelve Studio创始人之一
史源
设计师、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兼首席创意总监
琚宾
“设计的‘元素’本来也是属于宇宙的,看大家怎样排列组合碰撞衍生使用而已。‘借鉴’是学习过程中的手段,而不是最后呈现的结果;至于‘抄袭’的行为,如果能从‘致敬’、‘借鉴’里被认定出来,就说明了对设计的不尊重,对自己设计思考的不尊重,没有太多好说的。”
“我认为‘抄袭’是你确实复制了一个设计,而通常‘借鉴’更加抽象,并且可以来自任何地方。灵感不一定来自其他人的设计,而是来自概念。例如,我今天早上刚刚告诉我的团队,我喜欢 Chipperfield 以雕刻方式使用石材,他不像普通室内设计师那样将其视为表面,而是将其视为空间中的特征对象。DHLiberty 一遍又一遍地在做这个概念,很有趣的是看到其他设计师也正在做类似的事。我不会称其为‘抄袭’,而是我们借鉴的类似教学法。我讨厌将室内设计视为室内设计,因为我们是建筑师,它更多的是一种发生在内部的空间体验和旅行。”
建筑师、DH Liberty创始人
Dara Huang
04.
你怎样面对难搞的甲方?
怎样寻找灵感?
How to deal with
a difficult client?
How to find inspiration?
“基本上是无奈吧。持续不断尝试。”
建筑师、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李虎
建筑师、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董功
“甲方乙方是平等的,是在各自的位置上为做好一件事各自出力而已。灵感靠现找是找不着的。”
“专心聆听他的所有诉求,尤其是他不喜欢你的设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问题清晰界定和把控才是获得灵感的来源,最后通过提供他意想不到的方案解决他的问题。”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孟岩
工业设计师
Roberto
Lazzeroni
“我试图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没有这种条件,我将无法工作。因此,我没有难对付的客户…… 很多时候,灵感来自于一种直觉,来自‘一见钟情’,但是大多数时候,它来自于日常工作,正如 Castiglioni 所说的:‘一件事引发另一件事’。”
“像每一个甲方学习——假设他们在分享给你他们的价值观,然后用积极的方式在挑战你——或者换一个甲方。”
Design Miami 策展总监
Aric Chen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柳亦春
“要是签了合同又不好毁约的,只能斗智斗勇了,看谁的内功深厚。灵感总是在不期而至,找是找不到的。”
“客户并不困难,情况可能是要做出一个决定,到底是参与还是制造困难......一旦你选择参与其中,那么这就是一个挑战,不仅要解决设计问题,还要解决从人与人的问题、哲学、亦或工作和过程......要积极。”
艺术家、
工业设计师
Arik Levy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刘晓都
“面对难搞的甲方要做到有礼,有力,有节。灵感会基于大量的实例阅读,同时在广泛的艺术兴趣中发现。”
“要么改变,要么放弃,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学习。”
建筑师,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创始人
张雷
设计师、Joe Doucet Studio创始人
Joe Doucet
“我会有礼貌地接触与他们之间的关系。仔细选择在谁身上花费精力。避免与没有共进晚餐可能性的人一起工作。这个过滤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我喜欢我的客户,我们正在一起努力使想法变为现实。一个点子就像烹饪一样,你从口中品尝开始,有了新的成分,第一个煎饼总是失败的,你学习了,最后会有米其林一星级的甜点诞生,并且变得可共享。因此只要我们将这个想法摆正,就会找到实现它的办法。”
艺术家、Studio Roosegaarde创始人
Daan Roosegaarde
时装设计师、Uma Wang品牌创始人
Uma Wang
“首先自己要笃定,坚持。自己想的足够清楚,才能说服别人。同时也需要准确了解对方的诉求。”
“与客户合作遇到困难,通常是由于客户不熟悉我们的语境和工作流程,因此带来了额外的沟通问题。而且通常这种情况下,客户已经决定了他们想要的最终结果。我们会观察他们的意图,总结经验,最后用于别的项目去。”
设计师、Twelve Studio创始人之一
史源
艺术家、工业
设计师
Ross
Lovegrove
“我不为难以相处的客户工作。我对前进的文化感兴趣,我不能把时间浪费给没有文化的客户。你会和你十分信任的顶级外科医生和律师争论吗?所以在相同情况下你为什么要和一个这样的设计师争论。雇佣关系难道不是所有领域成功的保证吗?”
“我通常会尽力帮助他们理解过程,并且我不会对他们失去耐心。切记:谁来支付你的帐单总是很重要的。只要它们能够补偿额外的时间、控制以及变化所造成的成本。许多客户或许不了解流程,因此经常想得知所有的选项,如果他们仍希望在没有约定额外费用的情况下这样去做的话,那么我们会告诉他们还剩下多少时间,此后会收取额外的费用。
我们确实到处都能找到灵感。我经常会拍一些我认为具有启发性的照片,并将它们发布在 Instagram Stories 上。因为它不像对象或设计那么简单,所以可能是天气、食物、咖啡馆里的嗡嗡声,人们落座和聚会的方式。我记得那些对我有影响的事物,然后试图营造出类似的感觉和氛围,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
建筑师、DH Liberty创始人
Dara Huang
设计师、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兼首席创意总监
琚宾
“比较幸运,我极少遇到‘难搞’的甲方,只有遇到要求高或者更高的,同样也很幸运,我还能达到他们的要求。应该说,灵感本来就无处不在的,存在于宇宙中,就看怎样提升自己的眼界的感知能力去撷取了。”
“聆听他们!我相信最好的产品或服务,总是客户和设计师之间以公平的条件进行对话的结果。如果客户有要求,这表明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热情,并且他们正在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正是驱使我成为设计师的原因。
我在无数地方找到灵感:在一个雾蒙蒙的星期天下午漫步于柏林当代画廊,在2万英尺高的大洋上旅行,在Kreuzberg咖啡馆做白日梦,或者在Tiergarten跑步。”
New Tendency联合创始人
Manuel Goller
05.
设计的未来在哪里?
Where is the
future of design?
“任何未来都是以当下为基础的,是对当下的异化。”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王辉
艺术家、工业
设计师
Ross
Lovegrove
“设计和制造业的未来是将创造的价值与标准提升到一种艺术形式。从而使得我们的产品像一种奢侈品一样少而精。人们更想要能够反应他们自己的独特性产品。”
“我相信设计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久它将变得更加重要。未来的设计将不是物理的或数字的产品,而是思想、交流和体验。”
New Tendency联合创始人
Manuel Goller
工业设计师
Roberto
Lazzeroni
“设计的类型太多了...!我认为设计师必须与诗人、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其他领域一起努力,使我们的星球能够幸免于近年来所出现的所有有关“进步”的错误……我认为这很迫切。”
“对我而言,设计并不是创新。相反,设计是一个价值体系,它确保创新以一个积极人道、合乎道德的方式被使用和转化。在一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的世界里,伴随新技术的到来,面对气候变化和社会动荡的局面,设计将会比以往变得更加重要。”
Design Miami 策展总监
Aric Chen
建筑师、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董功
“生活的未来就是设计的未来。”
“设计从人类肇始就有,设计是一种思想方法,设计是一种组织方式,设计也会随我们奔向未来,不离不弃。”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孟岩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柳亦春
“设计的未来在于对未来生活的把握和预见。”
“未来是创新和远见,解决问题,以及对地球的关注……它一定不是在另一把椅子或花瓶中。切记,一切始于所谓“工业设计”的,都不仅仅是设计。”
艺术家、
工业设计师
Arik Levy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刘晓都
“思想的进步,技术的突破和材料的革命。”
“好的消费生态系统,如何创造出能真正提升人们生活的产品以及打造与这个目标相符的产业链的同时,又能阻止自然环境因消费而退化。”
设计师、Tom Dixon品牌
创始人
Tom Dixon
设计师、Joe Doucet Studio创始人
Joe Doucet
“预测未来是自欺欺人的最缓慢的方法。我可能要花上几十年的时间来证明你是多么的错误。”
“对我来说,我们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挑战,例如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过多的CO2排放、空气污染,都是由不好的设计和无意识的设计造成的。人类造成了这样的局面。这样我们就很难过、抱怨。或者我们可以设计,设计自己的出路。那就是设计的未来,它可以改善生活并使人们对未来充满好奇,而不是悲伤。我不相信会有乌托邦,但我赞成乌托邦的愿景。逐步改善。”
艺术家、Studio Roosegaarde创始人
Daan Roosegaarde
时装设计师、Uma Wang品牌创始人
Uma Wang
“我一直赞同 Timeless 的概念,希望未来的材料和设计都可以更加的可持续循环使用。”
“它的未来和过去不会有太大变化;工具、技术和媒体会改变,但人之间的关系还会是一致的。”
设计师、Twelve Studio创始人之一
史源
设计师、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兼首席创意总监
琚宾
“这个问题很大,和‘人类的未来在哪里’一样大。我更倾向于重视当下,如果当下的设计符合了第一个问题中‘好的设计’的定义,那随着时间线性的流逝,‘未来的’也将会是在未来的‘当下的’。所以,关注设计的当下,即是在关注设计的未来。”
“设计的未来比以往更加综合。由于所有领域都开始合并到更柔和的空间内,比如品牌、室内设计、建筑师、景观、城市规划师等等方面都有很多的交集。你需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你和别人一起工作的话,那么讲出最佳故事的顾问通常会接管其他方面,或者会领导整个团队。我们一直都处于这两个位置,我喜欢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并吸引人们加入。”
建筑师、DH Liberty创始人
Dara Huang
06.
与过去的自己做个告别吧?
对刚入行的年轻人
你想提供哪些建议?
What is your best piece of
advice for young designers
just starting their career?
“对年轻人建议,要持续去观察、拷问、和发现,要练习耐心和坚持。”
建筑师、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李虎
艺术家、工业
设计师
Ross
Lovegrove
“保持真实的自我,创造一个有尊严的价值体系,随着自己的成长会变得越好。避免虚荣与自负,不要依靠社交媒体来获取自己的可信度。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虚假,所以更要保持真实。”
“告别也是对重逢的期待,假如真有对过去的告别,那一定是对再遇到同样的一次机会的期待,也许会做得更好一点。对年轻设计师而言,我唯一想说的是任何机会都是机会,而且只有一次机会。”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王辉
工业设计师
Roberto
Lazzeroni
“在这些年里,我设计了许多作品,我一直试图诚实地做到这一点,并坚信不移……其中有些仍然让我兴奋。我感到很荣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至始至终为自己的梦想而生活。对一个年轻的设计师,我会说:工作... 工作... 工作... 怀着极大的热情,但不要着急... 如果你值得的话,一定会有结果。”
“成为一名设计师是一项了不起的职业,但这并不代表要多出名或是赚很多钱:今天的‘设计’是如此广泛的表达,以至于需要放大并看到它们的长处和以及兴趣所在。说实话,就是要活在当下和未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或重复问题。设计中任何分支的实践都是艰苦的工作,但都是一个好去处。我们必须以某种形式改善生活。杀死这个行业的是每个人都过于专注在美学、品牌以及个人成就上,而不是专注于创造优质的产品。世界是关于人的,这就是我们为人设计的原因!”
艺术家、
工业设计师
Arik Levy
建筑师、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董功
“没有必要和过去告别。好的建筑师一定是辛苦的。”
“我从没想对过去的自己告别,人为什么那么想甩掉过去,又急火火裸奔向哪个未来呢?我喜欢以不变应万变,也劝年轻设计师们沉住点气,别想讨好客户、观众、领导、甲方,尝试引领他们。设计师的成长没有捷径,需要长期修炼,别想“弯道超车”,网红是件很傻的事,别让互联网、自媒体把自己逼疯了。”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孟岩
时装设计师、Uma Wang品牌创始人
Uma Wang
“现在中国的市场机会很多。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恒久坚持是很重要的。另外一点就是在面对不同机会的时候,学会判断和把握的能力。”
“未来在你手中。”
Design Miami 策展总监
Aric Chen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柳亦春
“没什么可以告别的,继续就好。
也可以是这句话。”
“Believe in your instincts / 无论是对过去的自己,还是刚入行的设计师,都只有一句话:相信自己的直觉。”
设计师、Tom Dixon品牌
创始人
Tom Dixon
建筑师、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合伙人
刘晓都
“每一天都是新的自己。不要过早进入舒适区,习惯于自我挑战,保持好奇心,热爱你所做的事。”
“少吃多睡,少说多做;感受生活,接受挑战。”
建筑师,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
创始人
张雷
设计师、Joe Doucet Studio创始人
Joe Doucet
“散步。随时随地。它比坐着更能激发思考,并使你处于思维流动的理想状态。如果没有任何想法,至少你会得到一些运动和新鲜空气。”
“缴械于你的想法,让它们给你指引。他们会将你带到无法想象的地方,这是一件好事。”
艺术家、Studio Roosegaarde创始人
Daan Roosegaarde
时装设计师
Jonathan Anderson
“曾经有人给我了一个惊人的建议。她告诉我‘永不妥协’。我觉得我一直在努力遵循这个建议,也愿意分享给所有年轻设计师们。避免设计感陈旧没有新意,保持好奇。”
“设计并不但是个人表达方式,而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表现形式。”
设计师、Twelve Studio创始人之一
史源
设计师、水平线设计品牌创始人兼首席创意总监
琚宾
“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划分,于是也不一定需要告别。对刚入行的年轻人,我想建议他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并没有所谓建立事业的‘正确’方式。很多事情已经由他们的天性决定了,这决定他们将是怎样的创业者。如果他们是一个出色的演艺人员和雄心勃勃之人,那么他们的实践将因他们的个性来决定他们所从事工作的类型。如果他们想保持精巧和艺术感,那这就将是他们呈现出来的样子。我认为重要的是要遵循自己的直觉,不要追逐金钱,让金钱来找到你,并专注于自己的才能——这是首要的,当它们开始实际运转了,现金流也有了,之后,财务秩序是必须的!”
建筑师、DH Liberty创始人
Dara Huang
策划:卷宗 Wallpaper*编辑部
插画:meiyi meimei
Q.
听说明天
Polestar极星艺术工厂
将迎来两场设计大展?
A:卷宗Wallpaper*两周年系列携手Polestar极星与设计界领袖,推出“再见现在设计论坛”和“推进中国设计进程:卷宗两周年主题内容展”,共同为“再见现在”释义。“再见现在设计论坛”邀请了7位来自于不同设计领域的嘉宾,从人工智能到陶艺设计、从机器人技术到城市图绘。这些思想的成果,在本次“推进中国设计进程”展览之分展览“再见现在:设计论坛内容展”之中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分展览“当下空间:中国青年建筑师群像展”则邀请了卷宗Wallpaper*报道过12位青年建筑师,呈现他们各不相同的实践议题与在迥异的地理场景之中的作品。展览将于明天在坐落于成都的Polestar极星艺术工厂开幕。
2年的设计瞬间
Chronicle of Design
卷宗伙伴
Who's c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