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国家保护植物:清明踏青小心别踩到一级保护植物
农村常见国家保护植物:清明踏青小心别踩到一级保护植物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人们外出踏青正当时。但稍不注意就可能踩踏那些珍稀的植物。距瓣尾囊草孙海摄细茎石斛 孙海摄绿花杓兰孙海摄间型金缕梅 顾有容摄
对话“物种日历”作者——
珙桐顾有容摄
独叶草顾有容摄
五小叶槭 孙海摄
细茎石斛 孙海摄
绿花杓兰孙海摄
间型金缕梅 顾有容摄
距瓣尾囊草孙海摄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人们外出踏青正当时。但稍不注意就可能踩踏那些珍稀的植物。
3月26日19时,植物学博士、科普作者、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顾有容做客成都,为四川植物爱好者带来题为《濒危植物在哪里》的讲座,并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
“十八年前的这一天,也是这座山。”
讲座的前一天,顾有容特意去西岭雪山“刷山”。
顾有容当年从四川大学生物学专业本科毕业后,他随后到云南农业大学读草学硕士,再到中科院华南植物院读植物学博士,毕业后在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工作,研究青藏高原的植物。到北京后,他继续与植物打交道,江湖人称“植物人”。生长在江汉平原的顾有容自小就喜欢植物,这种与生俱来的热爱,他认为不需要培养。
A
困境
34450种野生植物 超过十分之一受到威胁
在讲座现场,顾有容一现身,就拿自己的笔名开起了玩笑。有些人根据“有容”脑补的“貌美肤白女学霸”,原来真身是一个身材偏瘦、皮肤略黑的糙汉。虽然形象让人“惊喜”,但顾有容的讲座里“干货”不少。他先是展示了来自《中国物种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一组数据:“中国野生植物种类丰富,目前全国高等植物有34450种,生存受到威胁的就有3797种,其中有52种植物已经灭绝、野外灭绝或区域灭绝。”
因为大多数濒危物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隔甚远,很难引起众人的兴趣,遑论共情。“更有甚者,超过三分之一的濒危物种,是自从被发现并发表之后就没有任何研究的,就算是科学家也不知道它们身上有怎样的故事,不知道这种植物长在哪儿,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还活着,既然没人知道,就不能去写什么故事。”
很多植物,顾有容也没见过实物,只能看看标本,“大多数物种都面临这种状态,基础信息不足,这个在科研、保护、传播的过程中,都是巨大的障碍。”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濒危物种都分布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比如堪称“植物中的白鳍豚”百山祖冷杉,就是在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被发现的,“但目前野生的百山祖冷杉只剩四棵,是世界上最稀有的木本植物之一。”
环境破坏严重 多种珍稀植物濒临灭绝
顾有容认为,濒危植物遭受的最大威胁就是其生存环境的破坏。“有很多植物,因为修路、开矿,修水库等原因,生存环境受到威胁。比如极小种群物种距瓣尾囊草生长在四川江油涪江段的种群,就差点被水库淹没。”
据悉,目前在世界上仅存尾囊草和距瓣尾囊草两种,而距瓣尾囊草十分罕见,它赖以生存的石灰岩类型起源于4亿年前的泥盆。目前距瓣尾囊草仅存于四川江油涪江段,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除了生存环境破坏,因为资源过度利用和非法贸易而消失的植物也不少见。“紫纹兜兰、绿花杓兰、铁皮石斛以及“红木”紫檀属、黄檀属等,都濒临灭绝,甚至有的种类已经在野生环境中灭绝了。”
被人用“空谷有佳人,遗世而独立”来形容的紫纹兜兰,属珍稀野生兰花,其美丽的兜状唇瓣其实是个陷阱,通过特殊气味吸引昆虫前来一探究竟,慌乱的小昆虫东撞西撞,在不知不觉中帮它完成了传粉繁殖的工作。然而,让顾有容痛心的是,“在紫纹兜兰的生长地珠三角地区,你经常会看到有人把它挖出来摊在地上喊,‘卖了卖了,五块钱一株。’”
除了紫纹兜兰,同为兰科珍稀的植物绿花杓兰,也属极危物种。顾有容第一次见到绿花杓兰,是在一山路边卖药小贩的苗圃里,后来不知道它去哪儿了。顾有容还公布了一张由四川资深植物爱好者“丁丁喵”孙海在西岭雪山拍摄的绿花杓兰照片,“之所以给大家看这张照片,是因为我们昨天再去西岭雪山,发现这株杓兰已经不见了,极危物种就这么没有了。”
同样,属于兰科的铁皮石斛,因其具有药用效果,被过度挖掘导致濒临灭绝,“石斛的濒危程度比熊猫要严重得多。”豆科的紫檀属、黄檀属植物是昂贵的“红木”的来源,“在国内红木资源枯竭之后,东南亚、非洲的红木也成了炒作的对象而受到威胁。”
气候变暖,也是威胁植物生存的重要原因。生于海拔4000-4800米高山石滩及湿草地的塔黄,依靠给虫类提供“温暖巢穴”,从而达到授粉目的。这个过程对温度十分敏感,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虫类可能会改变产卵行为,从而导致塔黄的“传宗接代”受到威胁。
还有的植物因种群数量过少、结实率过低、没有自然更新等原因而“走到尽头”。
B
提醒
路边下车要小心 你可能踩到一级保护植物
如今“花开红树乱莺啼”正是“踏春游,拾翠惜”的好时节,邀上三五好友到郊外赏花赏景最美不过。顾有容提醒:到了野地一定要注意脚下,说不定没走几步,你就踩到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独叶草等。
“可能在野外你下车往林子里走几步,就能看到独叶草,只是你不认识它。”独叶草属环境依赖型植物,适应的环境范围狭小,仅生于亚高山至高山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荫蔽、潮湿、腐殖质层深厚的环境中。由于种子大多不能成熟,主要依靠根状茎繁殖,天然更新能力差,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独叶草在四川、陕西和云南的野生种群规模还比较大。
除了独叶草,常见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还有珙桐。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西方植物学家命名为“中国鸽子树”,是中国特有的物种。自从1869年珙桐在四川穆坪(今宝兴县)被发现以后,珙桐先后为各国所引种,成为各国人民喜爱的名贵观赏树种。近年来,四川各地屡有发现“万亩野生珙桐林”的报道。“虽然珙桐被列为一级,但因为数量比较多,目前它算是无危植物。”
与“鸽子树”齐名的,是四川雅砻江流域特有物种五小叶槭,其叶子秋季先由绿变黄,之后会变成金红色,叶片形似枫叶却更为细长。因为独特的叶形和绚烂的色彩,在发现之初,就被引种到国外栽培。目前,五小叶槭的野外种群只有几百棵,亟须抢救性保护,但至今没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中。
山沟要修水电站 先弄清是否分布濒危物种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植物以及植物背后的故事,自2013年起,顾有容和妻子桔子(桔子是芝加哥大学生物学博士、科学松鼠会第一批作者和译者,在科普圈颇有名气),开启了一场为植物拍摄系列故事的“花日历”行动。
3到5分钟的视频里,顾有容用镜头讲述植物的故事,动态展现植物精致美丽的结构,和应对自然挑战的策略,也记录身边花开的进程。比如《劝君莫惜金缕衣》篇,顾有容伴着清婉悠扬的旋律,将金缕梅的外形、繁殖等特征娓娓道来,“金缕梅的花粉花蜜很少,蜜蜂是不屑一顾的,但似乎食蚜蝇却不嫌弃这么少的报酬,非常知足啊。”为了在晨风中捕捉到构树抛射花粉的动
作,顾有容和桔子蹲守两三天,才选到合适的画面。
除了录制“花日历”,顾有容还在“物种日历”上发布了80余篇关于植物的文章。2月14日那篇《快告诉那些秀恩爱的:花店里是买不到真·玫瑰的》中,玫瑰真名“杂种香水月季”,简直是在用生命呐喊;提到“月季是如何上位的”时,顾有容引经据典,并手绘“杂种香水月季”的产生过程,文学性与幽默感并存。“科学传播首先是传播,大家愿意看你的东西才能够有价值。”
除了教学、科研和科学传播,顾有容还从事濒危物种保护的工作。在他看来,对于植物的保护,不管是就地还是迁地,植物最需要的是一个适宜它的环境。“我们保护的也不是这个物种本身,而是这个环境。通过保护这个环境,让里面的生物都活下来,这是保护工作的途径。而且从根本上来说,物种保护、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保护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他认为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在于技术的进步。保护工作者能做的,只是努力“拖慢”一些植物被灭绝的进程。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喜欢植物的群体越来越多了。“我们期待能培育一个由全国爱好者组成的濒危物种的分布状况和种群变动的监测网络,希望大家刷山回来不只是拍一个照片发朋友圈,还可以提供这个植物的位置信息给靠谱的公益数据库,比如使用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自然观察’APP。”顾有容提到,植物的分布位置是物种保护必需的基础信息。“比如一条山沟要修水电站,我们起码得知道这个地方有没有濒危物种的分布,才能用确凿的证据去影响决策。”顾有容说,“这些位置信息会经过模糊化处理和模型模拟后再发布,所以也不用担心有人知道了珍稀植物的位置就去把它挖走。”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