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为何受猜忌(畅谈李克用与他的十三太保)
李克用为何受猜忌(畅谈李克用与他的十三太保)八太保李存璋:破黄巢、攻夹城、战柏乡,功迁大同节度使。 七太保李嗣恩:善骑射,大败刘鄩于莘县,功迁代州刺史、振武节度使、卒于太原。 四太保李存信:早年为牧羊奴,因为聪明有机灵得到了李克用的重用,同时他也是翻译官的料,通晓四夷语言,能识六番书,懂得带兵打战。但是他最不应该就是嫉妒李存孝而诬陷他,导致李存孝的死。 五太保李存进:少年习武,有有勇名,随李克用破黄巢起义军,李存勖对这位四弟颇为爱惜,曾经解下衣袍赐给他。 六太保李嗣本:这里因为我老是误认为”里斯本“,嗣本少事武皇,为帐中纲纪,屡立战功。最后因为契丹的大肆攻伐他最后无奈举族入契丹。
李克用:沙陀族人,别号“李鸦儿”。因为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子李存勖建立后唐时追尊为后唐太祖。性格勇猛急躁。李克用在占据河东,声威大振之时,淮南军阀杨行密找画家假扮商人伺机偷画李克用的模样。到了河东却被俘虏。李克用就让他前来绘画(李克用少了个招子,但是自尊心使然,并不像看到画像中的自己还是独眼),画家灵机一动,就画下李克用弯弓射箭,一只眼睛眯上,好像在瞄准目标,克用大喜,于是不但不罚还重赏了这位画家。李克用死前将三支箭交给李存勖(这个可以参考《伶官传序》)说到:“第一支箭你要讨伐刘仁恭,你不攻下幽州,黄河以南就不能拿下;第二支箭你要打败契丹,耶律阿保机和我握手结盟,但是他却背信弃义依附贼党你要讨伐他;第三支箭你要消灭朱温”。
大太保李嗣源:李克用养子,后唐第二位皇帝。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李嗣源入洛阳监国。在位过程中还是比较显明百姓也安居乐业。后期次子李从荣骄纵妄图夺取帝位,率兵攻打宫门虽然禁军奋力抵抗杀死了李从荣但他还是终于因为愧恨交加而死。(有点像《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情节)
二太保李嗣昭:后唐著名将领,精悍有胆略,为人低调不喜欢政治斗争,参与收复潞州、援兵沧州、平叛李瑭、太原解围、征战契丹等诸多战役,征伐镇州节度使张文礼时中箭身亡。
三太保李存勖:也就是后唐庄宗,因为宠幸伶官,又有艺名"李天下“李存勖可能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有艺名的皇帝了。在消灭了朱友贞统治下的梁国政治权利达到巅峰。之后急转直下,李存勖在称帝前任用伶人杨婆儿为刺史贻误战机。因为伶人周匝的缘故得罪了手下诸多将领,可笑的是他最后还被周匝一箭射死在宫门之上。
四太保李存信:早年为牧羊奴,因为聪明有机灵得到了李克用的重用,同时他也是翻译官的料,通晓四夷语言,能识六番书,懂得带兵打战。但是他最不应该就是嫉妒李存孝而诬陷他,导致李存孝的死。
五太保李存进:少年习武,有有勇名,随李克用破黄巢起义军,李存勖对这位四弟颇为爱惜,曾经解下衣袍赐给他。
六太保李嗣本:这里因为我老是误认为”里斯本“,嗣本少事武皇,为帐中纲纪,屡立战功。最后因为契丹的大肆攻伐他最后无奈举族入契丹。
七太保李嗣恩:善骑射,大败刘鄩于莘县,功迁代州刺史、振武节度使、卒于太原。
八太保李存璋:破黄巢、攻夹城、战柏乡,功迁大同节度使。
九太保李存审:出生低微,凭借战功官至高位。一生征战,受伤百余次,”破骨出簇者凡百余“他用身上取出的箭头告诫后代,今天的富贵来之不易。
十太保李存贤:他是一名摔跤高手。曾经和李存勖摔跤,李存勖觉得自己能摔,就说:”你赢了赏你一郡,结果一回合KO。因为契丹的进犯忧劳成疾,郁郁而终。
十一太保史敬思:骁勇善战,有诨名白袍史敬思。在汴梁上源驿馆之战中,遭朱温暗算,为了掩护李克用撤退,力战而死。
十二太保康君立: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军,又奉李克用之命进击李存孝。最后被李克用毒死
十三太保李存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这里的李便是李存孝,五代十国第一猛将,无人可敌。铁枪王彦章在李存孝手下坚持不了几回合,就是这样一个恨天无把撼地无环的人物最终死于猜忌被处以车裂。但是更恐怖的就是车裂是李存孝竟然将五匹马拉了回来,最后不得不割断他的手筋脚筋。其实李克用最喜欢的就是李存孝了。李存孝死后,每次战败李克用都会叹息要是李存孝在就好了。
如果各位有关于十三太保有什么补充的欢迎在后面留言一起讨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