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汉代绘画作品赏析(古风荆楚跃然台上)

汉代绘画作品赏析(古风荆楚跃然台上)在问世近40年后被艺术家们重新排演,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演出效果。据悉,1983年至1998年,《编钟乐舞》曾演出1000余场,广受海内外赞誉,后由于创作新剧目等原因,该剧没有再以整台剧目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继2015年再版复排后,今年,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集中力量,再次启动了《编钟乐舞》复排工作。5月22日晚,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排、首演于1983年的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在珞珈山剧院试演了全新的复排版本。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保留剧目,《编钟乐舞》曾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个国家。该剧以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用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件古乐器仿制品同台演奏,以八音和鸣重奏千古绝唱,辉煌呈现了古代楚国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祭祀、农事、征战及宫廷宴乐等情景,把古代荆楚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盛楚乐章艺术化再现于舞台之上。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

极目新闻记者 张聪

视频剪辑 张聪

通讯员 程琳

5月22日晚,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创排、首演于1983年的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在珞珈山剧院试演了全新的复排版本。

作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保留剧目,《编钟乐舞》曾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个国家。该剧以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用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将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件古乐器仿制品同台演奏,以八音和鸣重奏千古绝唱,辉煌呈现了古代楚国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祭祀、农事、征战及宫廷宴乐等情景,把古代荆楚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盛楚乐章艺术化再现于舞台之上。

汉代绘画作品赏析(古风荆楚跃然台上)(1)

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

据悉,1983年至1998年,《编钟乐舞》曾演出1000余场,广受海内外赞誉,后由于创作新剧目等原因,该剧没有再以整台剧目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继2015年再版复排后,今年,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集中力量,再次启动了《编钟乐舞》复排工作。

在问世近40年后被艺术家们重新排演,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演出效果。

汉代绘画作品赏析(古风荆楚跃然台上)(2)

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

在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此次《编钟乐舞》复排总导演、湖北省歌舞剧院副院长汪斌介绍,此次复排在舞美制作上对2015年复排的版本进行了调整,减去了舞台上高达两层的表演平台,并重新制作软景。

同时,在灯光、舞蹈的编排上进行了更新,灯光设备技术专业度更高,舞蹈呈现更加丰富也更适合当下观众的审美,“我们所有的改动和调整都没有离开剧目的本体,只为呈现更加丰富。同时,舞美、道具的体量也大大减少,更适合巡演。”

汉代绘画作品赏析(古风荆楚跃然台上)(3)

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

“《编钟乐舞》是优秀的文化名片,承载的文化价值很高,我们要尽全力把它传承好。”省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舒茂扬说,今年是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建院70周年,该院今年将重点做好复排、创排、交流、展演四个方面工作,不仅会复排《编钟乐舞》等经典作品,多个题材、多种艺术门类的新作创排也正在进行中。

汉代绘画作品赏析(古风荆楚跃然台上)(4)

大型歌舞剧《编钟乐舞》

著名歌唱家蒋桂英曾参与1983年《编钟乐舞》首演版本的编创工作。22日当晚,专程来观看复排版本的她中肯评价称,“《编钟乐舞》是很多老一辈艺术家辛苦的结晶,到今天有了新的传承和发展,我非常高兴!”(图片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