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杜甫在草堂作了多少首诗(杜甫在草堂招待朋友)

杜甫在草堂作了多少首诗(杜甫在草堂招待朋友)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一直是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一生所写诗句数千篇,流传于世的多是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社会现实之作。他生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年轻的他也曾有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轻狂,也曾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然而动乱的年代,多灾多难的生活,让杜甫的一生处于颠沛流离中。早年,他为实现心中抱负和政治理想,多次参加科举,从此客居长安十年,后来才得到机会做了小官。

杜甫在草堂作了多少首诗(杜甫在草堂招待朋友)(1)

安史之乱后,杜甫随战乱流离,不幸被叛军俘虏,后来因为官职低微,才被放了出来。为避战乱,杜甫携家入蜀,转至成都。后在友人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修筑草堂。浣花溪畔,风景如画,远离京都,不见战乱烟火。杜甫携着老妻稚子,于茅屋过着清淡朴素的田园生活。

乾元二年(759年)秋天,杜甫辞去了官职,在成都安了家。这里物产丰厚、富庶繁荣,山川秀美,气候温润宜人,人们在这里生活得从容而悠闲。再加上朋友的帮助,杜甫在草堂的这些年,是他人生中悠然恬淡的静好岁月。

杜甫在草堂作了多少首诗(杜甫在草堂招待朋友)(2)

他居住的草堂虽说不上高朋满座,却也是“往来有鸿儒”。在经常光顾草堂的朋友中,有一位姓崔的县令便与杜甫相交颇为投缘,平时也给过杜甫不少照顾。这首著名的《客至》便是为接待崔县令而作。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首诗一改杜甫往日的沉郁顿挫,有了一丝轻松和活波,充满了生活的美好。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把住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生活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杜甫在草堂作了多少首诗(杜甫在草堂招待朋友)(3)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多年丧乱之后,终于有了安居之所,杜甫在成都草堂时的心情是那么简单、愉悦。他的草堂内外春意欣然,春波荡漾,没有喧嚣的人声,只有群鸥日日栖息在水边,仿佛是老朋友一般自在、舒坦。

杜甫在草堂作了多少首诗(杜甫在草堂招待朋友)(4)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一句表明了杜甫的热情和好客。草堂前的小路旁长满了野草和鲜花,草堂平时很幽静,很少有人来拜访,但是今天一向紧闭的蓬门因为客人的来访而敞开,小路也打扫干净了。这都显示出主人等待客人的诚意与喜悦之情。

杜甫在草堂作了多少首诗(杜甫在草堂招待朋友)(5)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草堂离集市很远,杜甫来不及去买丰盛的食物招待客人,而且贫困的诗人也没有足够的粮食和美酒,只能用去年剩下的陈年老酒来待客,就连下酒菜也是从菜地里摘下来的菜。虽然食物简单,但是只要心意有了,谁又会嫌弃家常酒菜的简陋呢?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朴素的生活充满了人情味,主人平易洒脱,胸怀豁达,客人崔县令也是没有架子,平易近人,并不觉得杜甫准备的简单是对客人的怠慢。喝到兴起的时候,杜甫还隔着篱笆墻唤来邻家的农民老翁一起畅饮,大家酒兴越来越浓,气氛越来越欢快、融洽。

杜甫在草堂作了多少首诗(杜甫在草堂招待朋友)(6)

简单的生活充满了人情味,虽然没有山珍野味,没有美酒佳肴,但是有脾气相投的朋友,有热情好客的主人,生活也能平和简单却充满了乐趣,这就是杜甫的待客之道,也是中国人传统的待客观念。一首普通的诗,勾勒出人与人之间最美好、最朴实的情感,让人读后不觉心中一暖。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