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校女儿彭澄(大校的女儿彭澄)
大校女儿彭澄(大校的女儿彭澄)白雪也悄悄融化墓地里因为有了她你不寂寞吗墓地里因为有了她冰峰都变得温柔
文/黄桃子
墓地里只有一个她
你跟谁说话
墓地里只有一个她
你不寂寞吗
墓地里因为有了她
冰峰都变得温柔
墓地里因为有了她
白雪也悄悄融化
你给单调涂上了一抹粉红
你给秋冬带来了活泼的春夏
你是群雄中的一匹母鹿
你是丛绿里的一簇鲜花
你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啊
永远明亮的眼睛
永远飞扬的短发
假如祖国需要
我也会来到这里
春夏秋冬日日夜夜同你做伴
一起说说我们年轻女兵的悄悄话
这首诗《墓地里只有一个她》,作者就是彭澄。写成这首诗后不久,彭澄在一次执行任务的归途中因车祸身亡,年仅25岁。
她永远留在了西藏。这首《墓地里只有一个她》成了她的人生谶语。
彭澄语录:
肚子饿时会想,要能吃饱就好了;到吃饱了时又想,要能吃好就好了;到能吃饱吃好时就又想了:吃饱吃好算什么?猪的理想嘛!
我一点都不喜欢干护士,先声明这里决没有瞧不起护士的意思,不喜欢不等于瞧不起,我不喜欢的工作多了,我还不喜欢做将军呢!我的意思是说,这是个个性问题,不是思想问题。
1、
彭澄第一次出场,是在军区文艺演出舞台的后台。
她身穿白色衬衫、黑色背带裙,头上扎着一对长长的麻花辫,一双乌溜溜的黑眼睛仰视着站在楼梯上的哥哥。
听说彭湛的伴奏突然得了阑尾炎,彭澄自告奋勇救场,充当手风琴伴奏。
她大大方方地坐到舞台上为哥哥伴奏,刚开了个头,却又停下了。台下一片哗然。原来,彭澄临时换上的军装太大,衣袖挡在琴键上。彭澄索性暂停一下,不慌不忙地卷起衣袖,随后又若无其事地继续拉起手风琴,很快就陶醉在乐曲里。
就是这个彭澄,一出场就令人印象深刻。她的机灵,她的从容,她的天真,都显得很可爱。
彭澄第二次出场,是在哥哥彭湛的婚礼上。在热闹的喜宴上,她举着酒杯向哥哥嫂嫂祝福。那时,她是即将毕业的护校学生。
第三次出场是在边境,彭澄已经是一名部队医院的护士。就是在这里,她遇见了下部队体验生活的创作室编剧韩琳。
由女兵成长为部队专业编辑,韩琳的励志故事她早已从兄嫂那里听过。所以,当她拿出当年韩琳送给彭湛的笔记本时,她对韩琳是充满敬意和欢喜的。
一个是哥哥的战友,一个是战友的妹妹,就这样,彭澄与韩琳经过短暂的相处,很快成为了朋友。彭澄把韩琳当成了知心姐姐,口无遮拦地向她吐露心事。对护士这个职业的看法,对曾经的嫂子张雁南的贬斥,对哥哥彭湛的袒护与偏爱,这个姑娘一股脑儿地向韩琳倾吐,完全不设防。
而韩琳,也喜欢上了这个聪明活泼真诚风趣的姑娘。
2、
很自然地,彭澄成了彭湛与韩琳的情感纽带。
彭湛离婚后,士气低落。为了让哥哥振作起来,彭澄极力促成哥哥与韩琳的婚事。
在她看来,哥哥婚姻失败,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她看不到哥哥身上的缺点,或者看见了也不去深究,单纯地认为只要找到合适的人,哥哥就会好起来。
出身于高干家庭,有着良好教养,备受父母和哥哥关爱的彭澄,在父母过早去世之后,特别希望还能拥有一个家,一个有爱有温暖有欢笑的家。所以,她特别希望哥哥,她唯一的亲人,能重新组建家庭,大家一起住在父母的大房子里,开开心心地生活。
这个外表活泼爱笑的姑娘,其实内心是孤独的。
当她发现哥哥彭湛和韩琳之间出现裂痕时,她非常惶恐。看到烂醉如泥的彭湛,她失望,她愤怒,但更伤心。
彭澄一直认为哥哥与张雁南离婚是因为两人不合适,可是现在,嫂子换成了韩琳姐,善良、坚强、隐忍大度的韩琳姐,哥哥却还是旧病复发,彭澄感到很无助。
伤心之余,彭澄竭力弥补哥嫂的裂痕。她哭着劝说哥哥要珍惜韩琳,跟哥哥约定春节回家过年,重建“家”的概念。她建议韩琳调到哥哥那里去,征得同意后一个人去找韩琳的领导请求帮助。
这个二十五岁的姑娘,像个急救员,东奔西跑,这边泪流满面燃起哥哥的士气,那边强颜欢笑冲淡嫂子的失望,为的是能有一个和谐和睦的家,一个探亲休假时可以回来小住的家,一个有家人有欢笑有温暖的家。
她已经失去了父母,她害怕失去哥哥,失去家。所以,她努力地帮助哥哥重建家园。
3、
彭澄虽然不喜欢护士工作,但依然一丝不苟地认真对待,积极负责地做事。
她参加入藏医疗组,在缺氧缺水果的条件下经受恶劣环境的考验。
她亲切和气地对待病人。有的病人只听她的话,喜欢她去做治疗。即使被暴躁的病人打肿了眼睛,彭澄也不恼怒,而是忍着疼痛为病人纾解。
有个战士因起床过快而猝死,而战士的母亲正在来看望他的路上。大家非常为难,不知道怎样安慰那位即将到来的母亲。彭澄流着泪,主动揽下这个任务。她痛惜猝死的士兵,同情那位来看望儿子的母亲。
她尽职尽责地做着重复琐碎的护理工作,不忘自己的爱好。
听说如果有文章发表就可能改行或者调离护士岗位,彭澄便努力地写诗。
在病房外的走廊上,她坐在矮凳上,就着灯光写;在被窝里,她趴在枕头上,打着手电筒写;在晾晒床单的空隙里,她掏出小本子悄悄地写。
写着写着,诗歌已经不仅仅是改行的跳板,而是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她在写诗中思考生命和生活,在写诗中逐渐成长和成熟。
4、
在同事们眼里,彭澄是一颗开心果。
“彭澄,你不在了,我们都觉得没劲。”
这是同事的感慨,也是大家的心声。只要有彭澄在,大家就不寂寞。彭澄在哪里,欢笑就在哪里。彭澄以风趣的话语和夸张的举动给大家带来欢乐。这样的欢乐在恶劣的环境里显得特别珍贵。
一场车祸发生。车上的士兵受伤严重。医疗组抽调人员匆忙赶去抢救。被抽调的一个护士捂着肚子跑着出门。她来了例假,痛经。这一幕恰好被进门的彭澄看到。彭澄夺过她的白大褂,说:“我去吧,你留下。”
救护小组顺利完成急救任务。返程途中,汽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彭澄遇难。
本来,彭澄已经申请到了春节假期,车票也已经买好,第二天就要启程回家,去看望她心心念念的哥哥、韩琳姐、小侄子们。
她终究没能回家。她永远留在了西藏。
她的那首诗《墓地里只有一个她》,经韩琳的努力,最终发表在《解放军报》上。可是,她已经看不到了,也不需要了。
彭澄的离去,令彭湛痛苦不堪。在韩琳的请求下,彭湛拉起了手风琴。这次拉的不是那首昂扬的《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而是悲伤的《红河谷》。
琴声在雨中呜咽。韩琳与彭湛分手。彭澄渴望并珍惜的家,到底还是散了。
命运就是这样,总是给人间制造一些猝不及防的痛苦和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