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教练(致力于高校体育振兴的栾振昌)
福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教练(致力于高校体育振兴的栾振昌)“多开展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体育科学学院院长的栾振昌,不仅是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深专家,更是牡丹江市体育学领军团队带头人。今年59岁的他,1982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系,同年留校任教,是师范学院自己培养的体育教育人才。 眼下,牡丹江师范学院校内足球赛激战正酣。这项由该院体育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的足球赛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体育生活,更成为师范学院体育教育蓬勃开展的实际见证。 “重智育、轻体育”是导致我国国民体质逐年下降的主要根源,这一现象在大学校园尤为突出。牡丹江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一贯重视加强学生体育教育,所辖体育科学学院在院长栾振昌的领导下,正在为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而努力创新工作。 高校体育教育的领头雁
重智育、轻体育,导致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特别在大学校园内现象尤为突出。身为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院长的栾振昌,在深感忧虑的同时,积极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体育课程,力争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晨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孙波 摄影报道
栾振昌
去年底,教育部印发“2019高校自主招生工作通知”,首次明确要求各自主招生高校在校考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然而,通知要求却在执行中被“避重就轻”,直观暴露出当前学生体质薄弱现实。无独有偶!中国青年报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5%的受访者认为学校重智育轻体育倾向突出;87.7%的受访者期待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力度……
“重智育、轻体育”是导致我国国民体质逐年下降的主要根源,这一现象在大学校园尤为突出。牡丹江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一贯重视加强学生体育教育,所辖体育科学学院在院长栾振昌的领导下,正在为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而努力创新工作。
高校体育教育的领头雁
眼下,牡丹江师范学院校内足球赛激战正酣。这项由该院体育科学学院组织开展的足球赛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体育生活,更成为师范学院体育教育蓬勃开展的实际见证。
“多开展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体育科学学院院长的栾振昌,不仅是高校体育教育的资深专家,更是牡丹江市体育学领军团队带头人。今年59岁的他,1982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系,同年留校任教,是师范学院自己培养的体育教育人才。
多年来,栾振昌一直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及教学科研能力的研究。在基础教育方面,重点研究农村及小城镇体育教学改革、教师培养、城乡体育教育一体化等。在各类杂志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部,负责国家、省、市20多项教改和科技项目,荣获50余项奖励。
除在教育领域孜孜以求外,栾振昌还担当着“头雁”的角色。他是牡丹江师范学院首批学科带头人,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兼任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学校体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省高校体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高校体育专业组组长、黑龙江东南部地区高校体育研究会会长、省体操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牡丹江龙舟协会主席等多项职务。2006年,体育教育训练学获批硕士点,是黑龙江省属以外高校第一个具有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单位,2007年栾振昌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毕业近40人,谓满园春色、桃李芬芳!
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为提升高校体育教育质量,以栾振昌为院长的体育科学学院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体育课程内容及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栾振昌倡导推行“课、社、自”一体化模式,即把体育课程、体育社团、学生自主练习三种方式融为一体,对大学生课内外的体育锻炼内容、方式进行一体设计、同步驱动,在强化学生运动技术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同时,抓好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练。在实际教学中,改革体育课程,实施“2421”模式,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步进行,有组织的活动。“2421”体育课程模式,则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时间、锻炼内容进行合理规划,把增强学生体质放到课程目标的重要位置,加入专门素质练习的课程内容。
此外,为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学院还积极鼓励学生体育社团等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牡丹江师范学院现已有各种球类、武术、健美操、自行车、跆拳道等10多个学生体育社团,而且正在研究成立龙舟、瑜伽、拓展、健美、体育舞蹈等20余个体育社团,保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
近五年来,栾振昌率领的体育科学学院组织并参加了省大学生运动会、全国第五届、第六届高师田径运动会、中国龙舟公开赛等比赛,其中田径项目已经成为学校的拳头项目,多次获得省大学生比赛的前三名,累计获得各类奖项近900项,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同时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提高了学校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