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好听的古典吉他曲:42首不朽的古典吉他名曲 收藏贴
史上最好听的古典吉他曲:42首不朽的古典吉他名曲 收藏贴乐曲优美纯朴的旋律与清澈的分解和弦完全溶为一体,充满温柔和浪漫的气息,《爱的罗曼史》甚至成为吉他的同义词,是吉他曲中的一首不朽名作。耶佩斯别出心裁,只采用一把吉他为整部影片配曲,并且由他一人独奏。该影片的主题音乐就是这首《爱的罗曼史》。影片《被禁止的游戏》上映以后,《爱的罗曼史》广为流传,并成为所有知名吉他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作者是19世纪杰出的吉他艺术家费尔南多 索尔,该曲指法变化不多,演奏速度较慢,技术难度不高,是首容易弹奏的曲子。但该曲展现了一幅田野、河流、村庄在朦胧的月光下,万籁俱寂、大地一片银光的美丽画面,它与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有着异工同曲之妙,展现给人们一幅梦幻般迷人的景色。索尔被誉为“吉他史上的贝多芬”是受之无愧。《月光》也成为了古典吉他曲中的不朽名曲。20、《爱的罗曼史》----耶佩斯 《爱的罗曼史》这首乐曲 主旋律取材于西班牙传统民谣。1952年,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
18、《忧伤圆舞曲》----西贝柳斯
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J. Sibelius)宛如小型交响诗的「忧伤圆舞曲」(Valse Triste Op.44-1 1904)原本是他为妻舅的剧作【死神】谱写的一段配乐,以伴随死神趁著垂死老妇随伺的儿子睡著之际,化身做其亡夫邀舞的情节;主题动机以相当隐喻的旋律展开预示死亡,中段的相当甜美的旋律延伸出高昂的情绪,象徵与亡夫相逢的喜悦,最初的阴沉旋律最后仍接管了一切,末尾三个不安的和弦意味死神在儿子醒来的那一刻,带走了他的母亲。
这种掺杂哀伤与欢乐的情绪正是人生的最佳写照,加上此曲沙龙味十足,出版后成了当时欧洲咖啡屋的热门曲目。
19、《月光》----索尔
作者是19世纪杰出的吉他艺术家费尔南多 索尔,该曲指法变化不多,演奏速度较慢,技术难度不高,是首容易弹奏的曲子。但该曲展现了一幅田野、河流、村庄在朦胧的月光下,万籁俱寂、大地一片银光的美丽画面,它与贝多芬的钢琴曲《月光》有着异工同曲之妙,展现给人们一幅梦幻般迷人的景色。索尔被誉为“吉他史上的贝多芬”是受之无愧。《月光》也成为了古典吉他曲中的不朽名曲。
20、《爱的罗曼史》----耶佩斯
《爱的罗曼史》这首乐曲 主旋律取材于西班牙传统民谣。1952年,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的导演邀请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耶佩斯为这部影片配乐。
耶佩斯别出心裁,只采用一把吉他为整部影片配曲,并且由他一人独奏。该影片的主题音乐就是这首《爱的罗曼史》。影片《被禁止的游戏》上映以后,《爱的罗曼史》广为流传,并成为所有知名吉他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乐曲优美纯朴的旋律与清澈的分解和弦完全溶为一体,充满温柔和浪漫的气息,《爱的罗曼史》甚至成为吉他的同义词,是吉他曲中的一首不朽名作。
22、《镜中的安娜》----尼吉拉.德.安捷罗斯
浪漫柔美的吉他曲《镜中的安娜》,这首名曲是法国吉他大师尼吉拉.德.安捷罗斯演奏的。尼古拉以此曲一举成名,独特的弹奏将吉他滑音的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分解和弦伴奏富有动感,与旋律有机的结合,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使人们越听越能更深刻地理解它,是一首极其美丽的吉他曲。
23、《卡尔卡西练习曲》-----卡尔卡西
在古典吉他的练习曲中,卡尔卡西的练习曲占有相当的地位。而卡尔卡西的25首练习曲,作品第60号,则是卡尔卡西的代表作,也是学习古典吉他的学生从初级向中级迈进的重要练习曲目。
24、《绿袖子》───英国民谣
《绿袖子》是一首英国民谣,在依丽莎白女王时代就已经已广为流传,相传是英皇亨利八世所作(他是位长笛家)。
根据19世纪英国学者威廉查培尔(William Chappell)所做的研究资料指出,《绿袖子》的旋律最早是记录在16世纪末英国著名的鲁特琴曲集《WilliamBallet\'s Lute Book》,歌词部份则出现在1584年。
然而这首歌曲真正广为流传开来,则是在英国作曲家约翰盖伊(John Gay)将它编入为了对抗意大利歌剧所创作的 《乞丐歌剧》(The Beggar\'s Opera 1728)中。
这首民谣的旋律非常古典而优雅,是一首描写对爱情感到忧伤的歌曲,但它受到世人喜爱的层面却不仅仅局限在爱情的领域,有人将它换了歌词演唱、也有人将它作为圣诞歌曲,而它被改编为器乐演奏的版本也是多不胜数,有小品、有室内乐、有管弦乐…,而这其中又以上述的《乞丐歌剧》和英国作曲家佛汉威廉斯 (Vaughan illiams)所写的《绿袖子幻想曲》(“Fantasia on Greensleeves”)最具代表性。
在《绿袖子》的诸多乐器版本中,最能表现此曲略为凄美的情境,除了最早的鲁特琴版本、吉他版本一直以其独特的音色占有独特的表现地位。
25、《雨滴》----林塞
《雨滴》是一首著名的典型吉他曲,它描写了雨过天睛这后,漫步于林中小径,聆听枝尖叶梢滴水的情景。全曲没有特别艰深的技巧,然而它所能表达的情绪与装饰音的效果,除了吉他外,没有任何一种其它乐器代替得了。演奏时速度自由流畅,慢而不拖,快而不乱,形成自然地流动。
26、《悲伤礼拜堂》----Vicente Gomez
作者此曲是为了献给自己的父亲,所以比较庄重,但也藏着深情,乐曲缺少了以往那种欢快的气氛,转而像是一种陈述,一种表达,一种怀念。
27、《泪》----塔雷加
这是塔雷加的十分脍炙人口的小品之一。全曲仅有十六小节,但仍然发挥了吉他音色的多彩性。通过对吉他六条弦的交替弹奏,典型地表露在小品中追求吉他音调色彩的塔雷加的风格。优美的旋律并非是深沉的哀泣,更像是天真的孩子流出快乐而兴奋的眼泪。
28、《小罗曼史》----路易斯 华歌
路易斯 华歌(Luise Walker 1910-1998),1910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为20世纪吉他乐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演奏家之一。她在八岁时开始学习吉他,不久后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14岁举行生平第一次的独奏会,观众为之疯狂,随即很快在欧洲名声大振,并开始以职业演奏家的身份应邀到欧美各国演出。
《小罗曼史》是路易斯的作品之一,也是深受许多学生喜爱的吉他小品。以往曾经有文章介绍说此曲是讲述一个失恋少女的故事,其故事虽然缠绵悱恻,其真实性却有待推敲。
29、《大霍塔舞曲》 ----塔雷加
泰雷加一生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是不朽名作。他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以突出吉他的音乐性、抒情性为主,唯独《大霍塔舞曲》炫耀了吉他各种各样的技巧,包括许多特殊技法:快速半音阶,琶音,分解和弦,揉弦,轮指,上下行涟音奏法,滑音奏法,*弦与不*弦奏法,泛音奏法,左手单手涟音奏法,大鼓奏法,小鼓奏法,单簧管奏法,大管(巴松管)奏法等等。可以说这支曲子几乎包括了古典吉他全部技法,弹奏这首乐曲需要相当的功底才能真正应付自如。
30、《樱花变奏曲》-----横尾幸弘
日本名谣,横尾幸弘改编为《樱花变奏曲》,分前奏、主题、3个变奏、尾声6个部分。
31、《大序曲》----朱利亚尼
弹奏朱里亚尼的《大序曲》,需要有非常熟练的技巧和高度激动的热情,才能把这首曲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序曲开始是15小节的序奏,a小调,4/4拍,行板,可分为三段,前4小节为第一段,乐曲一开始的第一个主和弦就给人以强有力的乐队全奏的感觉,然后是分解和弦,渐弱之后到第二小节第二拍是一个突强的和弦,接下来第三小节是很弱的、模仿木管乐器演奏的分解属七和弦。到第四小节第二拍,又是一个突强和弦,形成序奏第一段的小高潮。
序奏的第二段是个过渡句,在力度上明显地由弱到强,这三小节的过渡引出了序奏的第三小段。序奏的第三小段使用不断重复的低音加上此起彼伏的分解和弦,把序奏引向高潮,然后又渐慢、渐弱,一直到序奏的结尾。
32、《小夜曲》-----舒伯特
小夜曲这是舒伯特短促的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此曲采用德国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篇谱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