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山区有一种金色的糕点是什么(浙江山区有一种金色的糕点)
浙江山区有一种金色的糕点是什么(浙江山区有一种金色的糕点)大米、黄栀子、大豆杆。【食材】早米糕的制作工序比较考验耐心,当年的新米经过一整夜的浸泡,泡透的大米和黄栀子一起碾磨成淡黄色的米浆。大豆杆烧成的草木灰,是制作早米糕的必备原料,沥干残渣之后与米浆混合搅拌均匀,随后下锅炖煮。期间要不停的搅拌以防止粘锅,米浆变成米糊糊之后,再放到蒸笼上蒸5个小时才算是制作完成。而要尝到早米糕,却还需要经过一整夜的冷却。最后的成品,口感香糯绵软,无论是炒菜,还是直接煎熟享用,都很美味。想学做这道土味十足的农家早米糕吗?详细的图文教程,往下翻就能看到。
浙江省丽水市,素有"浙江绿谷"之称。用"丽水"做个简单的扩写——青山丽水,也许你从没来过这个地方,但一听到这名字,大概就能想象出她的几分风情了。
丽水市大洋镇,是著名的"高山小镇",即使是在风景如画的丽水,这个小镇的风物也是能排上前几的。大洋镇的特点在一个"高"字,山地平均海拔达到了惊人的1200米,因为地势够高,每年天气最热的七八月份,这里的气温也不过20多度,因而大洋镇又有"浙江小西藏"之称。
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环境,让当地孕育出了许多独一无二的美食。早米糕,就是大洋镇里一道颇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大洋镇的早米糕,要用的原材料十分特殊——黄栀子和草木灰。黄栀子,被叫做栀子、山栀子,果实味苦寒,用于清热、泻火、凉血;含有黄色素,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这种颜色金黄的果子。是山里人家最熟知的一种中药材之一。
如果说黄栀子还能算是能理解的食物,那么草木灰就是现在人很难接受的特殊"食材"了。灰扑扑又算不得干净的草木灰,到底何德何能能成为人们口中的佳肴呢?别说城里人,现在很多新农村的人们都不能接受这种"美味"了吧?
早米糕的制作工序比较考验耐心,当年的新米经过一整夜的浸泡,泡透的大米和黄栀子一起碾磨成淡黄色的米浆。大豆杆烧成的草木灰,是制作早米糕的必备原料,沥干残渣之后与米浆混合搅拌均匀,随后下锅炖煮。
期间要不停的搅拌以防止粘锅,米浆变成米糊糊之后,再放到蒸笼上蒸5个小时才算是制作完成。而要尝到早米糕,却还需要经过一整夜的冷却。最后的成品,口感香糯绵软,无论是炒菜,还是直接煎熟享用,都很美味。
想学做这道土味十足的农家早米糕吗?详细的图文教程,往下翻就能看到。
【食材】
大米、黄栀子、大豆杆。
【做法】
1. 大米浸泡一夜
浸泡了一夜的大米将会完全泡发,打磨会更加容易,打磨出来的米浆口感也会更加细腻润口。
2. 大米与黄栀子同时打制成米浆。
过去的时候,黄栀子作为一种辅料,只会用它泡好的汁液去加入米浆当中。因为以前磨制米浆是用的石磨,黄栀子干非常难以磨碎,而若是将其泡开后,其药力又会大幅度流失在水中,所以干脆只放汁液不放干果。现在化的机器加工就简化了这一过程,然黄栀子能和米浆一起研磨成浆。
3. 大豆杆烧制成灰。
大豆杆或者是一些特殊的植物烧成灰,用水滤出清液后用来制作食物,这是农村常见的一种做法。因为一些植物灰中有丰富的盐水解显碱性,能加速汤羹类食物凝结。
4. 草木灰中加入适量黄栀子,倒入锅中煮开后,浸泡大约30分钟,沥去杂质,留下清液。
若是觉得米浆中加入的黄栀子还不够多,我们还可以在草木灰中加入适量的黄栀子,泡出清液后效果更佳。去除杂质可以用纱布,多过滤几次即可。
5. 清液加入米浆之中,搅拌均匀。
6. 起锅烧油,烧热后将油摊匀在锅沿上。
抹匀热油,是为了防止倒入的米浆黏连在锅沿、锅边上。
7. 将米浆水倒入锅中,大火炖煮,一边炖煮一边搅拌。
搅拌是个耐心活计,也是个消耗体力的劳动,需要一直不停搅拌。前期米浆还比较容易搅动,后期米浆逐渐成为糊状后,就会很费劲。
8. 搅拌到锅内米浆变成粘稠的米糊糊,放入少许食盐增味。小火焖大约5分钟。
9. 将米糊糊放到垫好了纱布的蒸笼里,最后用手或锅铲将表面平整。
10. 取大约5根10厘米左右的空心小竹筒,放到纱布外,蒸笼璧边,方便蒸汽透出。
竹筒是为了让锅底的蒸汽有个好出口,防止因为没有蒸汽出口,导致早米糕内部被蒸汽吹出各种气孔,影响口感。
11. 在锅里倒入足量的水后,将纱布掀开,盖上蒸笼盖子,小火炖煮大约5小时,要注意时时添水,不能让锅烧干。
12. 将半成品早米糕出锅,放置于阴凉处一夜。
13. 整块早米糕从蒸笼中倒出,切成小块后下锅煎熟,撒上葱花,即可蘸酱油食用。
早米糕的吃法多种多样,既可以油煎也可以炒菜。更是可以直接当做糕点,稍微一蒸就可以吃了,喜欢吃甜的还能选择在制作过程中不放盐,煮熟后蘸糖吃。但大洋人大多数还是比较喜欢吃咸的早米糕,做菜菜肴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