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疗法让身体不变形的原理(饿肚子也能长寿)
饥饿疗法让身体不变形的原理(饿肚子也能长寿)在这次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就将涡虫分成了两组。一组是饿了7天的涡虫,另一组则是饿了20天的涡虫。并对它们体内的干细胞情况进行分析和基因检测。涡虫实验过程相关的研究结果也在7月25日发表在了《Cell》杂志上。涡虫是一类典型的扁平动物。这种小虫子虽然不起眼,却用着强大的再生能力,体内的干细胞数量非常多,即使被切成279份,也能长出279只完整的涡虫。不仅如此,它还能够经受住长期的饥饿。简直是用来研究干细胞再生的不二之选。
每天一日三餐可以让身体充满力量,心情愉悦。如果没有摄入足够的食物将让人整天都心情烦躁,四肢无力,长期如此还会引起营养不良以及贫血等危害。
但是,最近来自卑尔根大学海洋生物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却发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原来饥饿也有“好处”。
研究结果显示:
减少热量的摄入可以促进涡虫的干细胞再生,达到延长寿命的可能。
相关的研究结果也在7月25日发表在了《Cell》杂志上。
饿了20天的干细胞再生能力更好涡虫是一类典型的扁平动物。这种小虫子虽然不起眼,却用着强大的再生能力,体内的干细胞数量非常多,即使被切成279份,也能长出279只完整的涡虫。不仅如此,它还能够经受住长期的饥饿。
简直是用来研究干细胞再生的不二之选。
涡虫实验过程
在这次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就将涡虫分成了两组。一组是饿了7天的涡虫,另一组则是饿了20天的涡虫。并对它们体内的干细胞情况进行分析和基因检测。
结果显示,饿了20天的涡虫体内的DNA端粒长度和荧光强度明显高于饿了7天的涡虫。
左:饥饿7天的涡虫 右:饥饿20天的涡虫
这也就意味着,饥饿20天的涡虫干细胞再生能力明显高于7天的。
即使是大小相同的涡虫,试验结果也依旧相同:饿的越久的涡虫干细胞能力越好。
端粒:细胞寿命的“时钟”端粒是细胞中的一小段DNA片段,可以保护人体“宝贵”的DNA信息,就像是DNA的安全帽。
图中红色为端粒,图/搜狐网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细胞的不断分类,“安全帽”端粒在一次次的DNA复制中被磨损的越来越短。当端粒变得不能更短时,细胞将会不再分裂,走向死亡。
在研究涡虫的干细胞时,研究人员也发现,干细胞在不断分化成其他细胞时,细胞内的端粒长度不断减少,5周内,端粒长度总共减少了约3%。而端粒最长的那个细胞,永远是还没有分化的干细胞。
随着干细胞分化,端粒长度越短
不仅仅是涡虫,在任何的干细胞中,干细胞也比分化后的其他细胞拥有更长的端粒。
因此,端粒又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为“生命时钟”,延长端粒也就意味着延长寿命。
基因下调才是罪魁祸首在很多动物体内,都发现了限制热量或者禁食可以延长寿命,预防疾病。但是饥饿是如何与寿命划上等号的,科学家们一直都不太了解。
但是这一次,卑尔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其中关键的一步:控制细胞生长和增殖的mTORC1基因。
研究人员发现,降低mTORC1基因的表达,可以同样达到增加干细胞端粒长度的效果,相反,如果增加mTORC1基因信号,则没有这种效果,甚至会抵消饥饿对干细胞端粒长度的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推测:
饥饿降低了mTORC1基因表达,从而影响了干细胞端粒的长度。
虽然涡虫与人类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是对饥饿与涡虫干细胞的研究可以帮助未来更好的了解营养状况是如何影响我们人体的干细胞再生。在这里小编也要提醒一句,在没有任何人体实验结果公布前,我们并不提倡任何形式的节食。
暴饮暴食不可以取,每顿七分最合适。
参考资料:
1、Marta Iglesias Daniel A. Felix et al. Downregulation of mTOR Signaling Increases Stem Cell Population Telomere Length during Starvation of Immortal Planarians Cell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