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的经典文摘(夜读怀念路遥)
路遥的经典文摘(夜读怀念路遥)4.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平凡的世界》3.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平凡的世界》路遥19句直击人心的语句1.靠自己生活,灵魂都是安宁的。——《平凡的世界》2.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平凡的世界》
有一位作家,过世多年之后,人们越来越怀念他;随着他离开时间越久,他的作品愈来愈有生命力。他就是在陕北黄土地上出生成长的、“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作家——路遥。
他生在陕北农民家庭,原名王卫国,笔名路遥;他的作品,你即使没读过,也一定听过。《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影响一代人……26年前的今天,路遥因病逝世,年仅42岁。今天,一起怀念路遥!向先生致敬,向青春和奋斗致敬!
▲路遥(1949.12.3—1992.11.17)
陕西清涧县人
路遥19句直击人心的语句
1.靠自己生活,灵魂都是安宁的。——《平凡的世界》
2.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平凡的世界》
3.钱当然很重要,这我不是不知道;我一天何尝不为钱而受熬苦!可是,我又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还应该有些另外的什么才对。——《平凡的世界》
4.生命里有着多少的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雨浸风蚀的落寞与苍楚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平凡的世界》
5.你知道,幸福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而是勇敢地去战胜困难。—— 《平凡的世界》
6.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平凡的世界》
7.对待社会,我们常说要向前看。对一个人来说,也要向前看。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相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人生》
8.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平凡的世界》
9.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平凡的世界》
10.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平凡的世界》
11.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早晨从中午开始》
12.无论精神多么独立的人,感情却总是在寻找一种依附,寻找一种归宿。—— 《平凡的世界》
13.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 《平凡的世界》
14.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人生》
15.多少美好的东西消失和毁灭了,世界还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是的,生活在继续着。可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却在不断地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生活永远是美好的;人的痛苦却时时在发生。—— 《平凡的世界》
16.人和社会,一切斗争的总结局也许都是中庸而已。与其认真,不如随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过无争,随遇而安。——《平凡的世界》
17.世界上有些人因为忙而感到生活的沉重,也有些人因为闲而活得压抑。人啊,都有自己一本难念的经;可是不同处境的人又很难理解别人的苦处。 ——《平凡的世界》
18.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
19.一切都毫无办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决。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客观条件。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 ——《平凡的世界》
读过《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人,都知道这本小说感人又励志,而作者路遥的一生也非常激励人心。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写小说,也是一种劳动
▲陕西省清涧县山风地貌
“正是那贫瘠而又充满营养的土地和憨厚而又充满智慧的人民养育了我。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更没有我的作品。”
在路遥看来,写小说,也是一种劳动,并不比农民在土地上耕作就高贵多少,他需要的仍然是劳动者赤诚而质朴的品质和苦熬苦累的精神:“作为一个人民的儿子,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永远不应该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生活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只有成为他们中间一员,才能使自己的劳动有一定价值。历史用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离开大地和人民,任何人也不会成功。”
▲《人生》 路遥 著
1982年 中国青年出版社
当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出版后,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他本可以带着这份荣誉,安逸地生活,不必过劳、拼命地写作,但他却没有就此止步,当时有人怀疑路遥到了顶峰了。
然而,路遥不承认这是他面前最高的标杆,更不敢享受成功的喜悦,他很快又重复起艰难的跋涉和远行。他逃离喧嚣回到陕北家乡,把自己“丢”在沙漠里思考了好几天,并郑重决定创作鸿篇巨制《平凡的世界》。从1982年到1983年间,路遥“平静而紧张地”开始了《平凡的世界》的准备工作。
路遥首先静下心来阅读,他列了一个近百部长篇小说的阅读书目。这些书,有的是重读,有的是新读;有的要细读,有的仅粗读。尤其是要尽量阅读、研究、分析古今中外的多部头长卷作品。这是路遥第三次阅读了《红楼梦》,第七次阅读了《创业史》。
▲《创业史》 柳青 著
1960年 中国青年出版社
之后,路遥按计划转入“基础工程”——准备作品的背景材料。于是,新一轮的阅读又开始了。为了更清晰、准确地把握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间的时代背景,路遥找来十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
查阅资料的工作结束后,路遥又进入另一个更大规模的“基础工程”——他回到陕北,回到他热爱的黄土地上,开始他计划中的体验生活。路遥的体验生活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身体力行。他在山上放过羊,在田野里过过夜。之后,路遥赶赴陕西铜川,先在铜川矿务局鸭口煤矿体验生活,作为挂职的铜川矿务局宣传部副部长,路遥没有在吃住方面提任何要求,而是一来到矿上,就要求下矿井。他要和矿工们一起劳动,与矿工交朋友。
▲路遥下矿井,与矿工交谈
直接面对读者
▲《平凡的世界》 路遥 著
2004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发表和出版后,反响并不如路遥所愿,甚至对他打击很大。
20世纪80年代,许多外国文艺思潮刚刚涌进中国,现代主义、先锋派、意识流等方兴未艾,不跟潮流,不玩这些好像就落伍了,而路遥却以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写作,于是有人认为太老套了。其实选择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方式,路遥不是没有想过,而且以他的天分,玩“新”也会得心应手。但最终, 面对最朴素的人,他选择了最朴素的写法,他决定要坚持就这样写下去。
他认为,从根本上说,任何手法都可能写出高水平的作品,也可能写出低下的作品。问题不在于用什么方法创作,而在于作家如何克服思想和艺术的平庸。 “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而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
选择了最朴素的写法
▲ 路遥故居,位于陕西省延川县郭家沟村
此时的路遥,身体的变化十分明显,不用照镜子,路遥也知道自己苍老了许多,不到38岁的年龄,两鬓已染了白发,走路的速度也缓慢了,饭量明显减少,右边的眼睛一直在发炎,难受得令人发狂。不得已去看了医生,医生认为路遥的这些症状,是思维长期集中焦虑而造成的,建议路遥停止工作和阅读。
路遥当然知道医生的建议是正确的,但却是无法接受的。“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平凡的世界》中百分之九十的人物都有原型,也就是说它逼近生活的真实,读者可以通过他的作品多角度解读社会、剖析现实,显然这已经超越了文学本身的意义。
路遥说:“和劳动者一起去热烈地拥抱大地和生活,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才有可能涌动起生命的血液,否则就可能制作出些蜡像,尽管很漂亮,也终归是死的。”
正是以劳动者身份投入写作。所以,路遥作品的核心始终是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农民的持久关注,他所塑造的高加林、孙少平等人物形象,恰是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也是群体缩影。小说主人公试图通过自身奋斗打破宿命,改变命运,这显然契合了所有农民的心理需求。
《平凡的世界》反映了从“文革”后期1975年到改革开放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展示了那个时期中国农民的渴望、追求以及为改变命运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或者说是中国农村青年的奋斗史。正是对底层人民的热爱和关注才使他获得更多的尊重。面对最朴素的人,路遥坚守最基本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选择了最朴素的写法,表现切切实实的生活世相。
▲ 路遥说:“在这个创造了你生命的地方,会包容你的一切不幸与苦难。就是生命消失,能和故乡的土地溶为一体,也是人最后的夙愿。 ”
路遥用自己的经历和笔触塑造了一批通过奋斗改变自身命运的青年形象。他们追逐梦想的信念坚不可摧、乐观自信,这对当下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
人们可以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是希望像作品中的主人公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虽然路遥作品中所描写的那个时代背景已经“翻篇”了,但作品中人性的东西是永恒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路遥的作品里可以找到精神上的共鸣。这说明,坚韧、乐观、永不停息奋斗的路遥精神,已经通过其作品融入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所以,路遥精神不会成为绝响。这也是读他的作品时,产生的正能量。
▲ 路遥在乡村
劳动者路遥,用一部《人生》,一部《平凡的世界》,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路遥没有留下什么遗憾,路遥的生命延续在他创造的文学世界里,这就是一种长寿和不朽。路遥无疑是文学沙场上一个夸父式的勇士,路遥的人生价值也就有了最灿烂的生命收获和回报。
来源 / 综合网络、《光明日报》2018年11月11日12版
图片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