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加碘酸钾补充碘(在碘元素补充方面)

为什么加碘酸钾补充碘(在碘元素补充方面)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的滕卫平教授团队研究[1]表明我国在经历了6年碘过量和13年甲状腺碘超足量后甲状腺疾病谱已有了明显的变化。首先碘营养水平长期处于超足量或过量,会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患病风险。高碘地区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碘适宜的人群。在既往有碘缺乏史的患者中实行补碘措施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体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明显上升[2]。其次长期碘超足量和碘过量可增加临床甲减与亚临床甲减风险。碘过量地区人群亚临床甲减持续的风险是轻度碘缺乏地区的8-10倍[2]。而对于常见的单纯甲状腺腺肿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随尿碘浓度增加呈U型曲线变化,即碘缺乏与碘过量都增加甲状腺肿的风险[3];而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碘缺乏是其致病的危险因素,长期碘超足量或碘过量未能增加其风险并且补碘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4]。那么对于我们最为关心的甲状腺癌而言,各国的报道明确

目前超市中大多销售为含碘盐,以补充平日里碘含量的不足。但对于平常喜食海鲜的市民来说,因海产品中已经富含有碘元素,推荐选购低碘盐及无碘盐为主,平衡碘摄入的总量。碘元素,作为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要成分,在人体的代谢中伴有重要的角色。对于平常海鲜食用量较少,仍需要保证机体一定量的碘元素摄入,建议食用含碘盐为主。

碘是甲状腺疾病相关的重要环境因素,碘缺乏和碘过量均增加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在补碘方面,我国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及调整。从1996到2016的20年间,我国经历了“全民食盐加碘-下调碘浓度-各省灵活选择”的政策改革,国民的碘营养状态也从碘过量-碘超足量-最后回归碘充足”的过程。在新国标规定:“食盐加碘标准定在了20-30mg/Kg,并允许各个方面根据情况做出适应性调整。”在碘元素补充方面,我们要讲究科学,区域化,个体化补碘。

为什么加碘酸钾补充碘(在碘元素补充方面)(1)

图片引自中国医科大学的滕卫平教授团队文献

那么碘的含量与甲状腺疾病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

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的滕卫平教授团队研究[1]表明我国在经历了6年碘过量和13年甲状腺碘超足量后甲状腺疾病谱已有了明显的变化。首先碘营养水平长期处于超足量或过量,会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患病风险。高碘地区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碘适宜的人群。在既往有碘缺乏史的患者中实行补碘措施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体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明显上升[2]。其次长期碘超足量和碘过量可增加临床甲减与亚临床甲减风险。碘过量地区人群亚临床甲减持续的风险是轻度碘缺乏地区的8-10倍[2]。而对于常见的单纯甲状腺腺肿的患病率及发病率随尿碘浓度增加呈U型曲线变化,即碘缺乏与碘过量都增加甲状腺肿的风险[3];而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碘缺乏是其致病的危险因素,长期碘超足量或碘过量未能增加其风险并且补碘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4]。那么对于我们最为关心的甲状腺癌而言,各国的报道明确其发病率显著升高,但其致病因素较多,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任何证据明确支持甲状腺癌的发生与碘摄入有关。但同时,也有研究显示高碘摄入与乳头状癌BRAF突变有关。总而言之,碘与甲状腺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重视对于碘摄入的平衡,但也不必因“甲”虑“碘”,因“碘”废“食”。

为什么加碘酸钾补充碘(在碘元素补充方面)(2)

在我们平时的食物中,海带、紫菜含碘量最高,其次为鱼虾蟹贝类。而海产品之外,蛋类含碘量较高 ;不同奶类含碘量差别较大,肉类含碘量在 1.9 mg/100 g 至 4.5 mg/100 g 之间[5];植物类含碘量最低,特别是水果和蔬菜。春节即将临近,家家户户免不了食用不少山珍海味,在这里我们温馨提示广大市民不仅饮食要平衡,微量元素同样要平衡。推荐使用无碘盐来烹饪海鲜,让您在享受海鲜美味的同时控制好一个健康欢乐的新春佳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