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大黄牛利润(澄迈牛倌励志打造)
一头大黄牛利润(澄迈牛倌励志打造)“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海南本土小黄牛领导品牌!”蔡於旭说,在他看来,做大小黄牛产业的根本还是要走品牌化道路,以天然优质的牛肉为基础,不断创新研发深加工产品,提升产品经济效益,打造“小黄牛”全产业链。如今,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已达到年出栏1000头本地小黄牛,2017年累计为贫困户分红25万元。瑞溪慧牛品牌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已进驻盒马鲜生、家乐福、大润发等商业超市,该项目还荣获2018第九届海南省创业大赛二等奖。“办不好,我对不起父老乡亲。”由于合作社吸纳了80多户贫困户和几十户农户,蔡於旭觉得自己身上责任重大。今年6月,蔡於旭开始尝试牛肉销售。试水后,发现非常受市场欢迎。“我们的牛肉价格要比市场价高出20%。但胜在品质好,所以大家都愿意接受。”蔡於旭介绍,瑞溪慧牛生长前期是让农户进行天然放牧,后期要统一进行牧草育肥,饲料都是请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按比例配置的。为了确保顾客能收到最新鲜的牛肉,合作社开
15日下午3时30分,在冬交会澄迈馆瑞溪慧牛的展位前,58元一盒的新鲜牛腩、牛排、牛腱已所剩无几,还不断有市民上前询问价格。“我们的牛都是自养自销,保证不注水,肉眼就能看出比一般的品质好。前两天都是早上就告罄,今天特地多带来了一些。”卖完最后几盒,澄迈慧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於旭匆匆出门吃了饭,又返回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冬交会现场,瑞溪慧牛58元一盒的新鲜牛腩、牛排、牛腱受到市民欢迎
蔡於旭是澄迈颇有名气的“牛倌”。他本是中国人民大学高材生、海南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名誉院长,曾一手创办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教育文化企业。2016年,因看中家乡澄迈的小黄牛产业,他义无反顾返乡,和几位返乡大学生一同创办了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股,希望带动乡亲们一块致富。
从教育转到养殖,蔡於旭走过不少弯路。一开始,牛养不好,总是生病,蔡於旭遍访畜牧专家和养牛好手,一点点学习养牛技术。本以为卖牛就能把产业做好,但随着市场牛肉价格的波动,合作社不仅无法回本,连饲料钱都赔了进去。
“办不好,我对不起父老乡亲。”由于合作社吸纳了80多户贫困户和几十户农户,蔡於旭觉得自己身上责任重大。今年6月,蔡於旭开始尝试牛肉销售。试水后,发现非常受市场欢迎。
“我们的牛肉价格要比市场价高出20%。但胜在品质好,所以大家都愿意接受。”蔡於旭介绍,瑞溪慧牛生长前期是让农户进行天然放牧,后期要统一进行牧草育肥,饲料都是请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按比例配置的。为了确保顾客能收到最新鲜的牛肉,合作社开设了线上线下店铺,把牛屠宰洗净杀好后,保证当天快递到客户手中。
指着展位上的黄色保温包,蔡於旭说:“考虑到肉质保鲜,现在我们的网络销售只能覆盖海口和澄迈。等保温包投入使用后,里面放上冰袋,可以送到岛内更远的城市。等冷链物流成熟后,还可以卖到省外。”
如今,合作社的养殖基地已达到年出栏1000头本地小黄牛,2017年累计为贫困户分红25万元。瑞溪慧牛品牌的名气也越来越响,已进驻盒马鲜生、家乐福、大润发等商业超市,该项目还荣获2018第九届海南省创业大赛二等奖。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海南本土小黄牛领导品牌!”蔡於旭说,在他看来,做大小黄牛产业的根本还是要走品牌化道路,以天然优质的牛肉为基础,不断创新研发深加工产品,提升产品经济效益,打造“小黄牛”全产业链。
“公司现在正在研发牛肉丸。同时,我们也利用牛吃剩的牧草根,搅碎后作为培养基,成功种植了猪肚菇,口感非常好。牛粪便无公害化处理、牛肉美食推介等都是我们未来想尝试的领域。”蔡於旭笑着说,看到澄迈的小黄牛馆生意火爆,他也有与人合伙开牛肉馆的想法,“名字都想好了,就叫‘牛蘑王’。”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