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存在疑点重重:夏朝真的存在吗 安徽出土两把铜钺
夏朝存在疑点重重:夏朝真的存在吗 安徽出土两把铜钺因此,能够使用精美青铜钺的不是一般人。结合以上结论,其实就和传说中的成汤灭夏联系起来了。钺这种兵器看起来和斧头很像,所以有时一些人管出土的石钺或者青铜钺叫石斧或者青铜大斧。在十八般兵器中钺和斧并列,但是相比斧头来说钺很大很宽,而且还更薄。所以,一些大号的青铜钺不太适合上战场,从上古时期到后世一直作为权力的象征,尤其是君权。在甲骨文和金文里,王字最下面那一横其实是斧刃。▲二里头文化青铜钺但是考古工作者们,不仅没有在现场发掘出陶范,也没有发现残渣。所以冶炼场所的说法存疑。更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些铜器都是外来的,而且那俩青铜钺明显不像实战兵器,应该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三官庙遗址出土的半月形铜钺
▲三官庙遗址出土的青铜钺
就拿图里左边的这只铜钺来说、铜钺顶部铸有四排精美整齐的方格纹,而方格纹内部还有凸起。这种纹样被称为乳钉纹。按照专家的话来说,目前在二里头遗址都没有发现这样精美的铜钺。这种工艺在当时,不是普通人能用的起的。而且这个遗址很小,不像高级聚落,所以一次发现那么多青铜器,是很让人意外的。
▲青铜钺复原图(绘图者小田)
有观点根据这里有明显的被火焚的痕迹,认为这里是一处青铜铸造场地,所以会发现大量铜器。但是铸造青铜器的遗址,总会发现陶范还有炉坑残渣。
▲二里头文化青铜钺
但是考古工作者们,不仅没有在现场发掘出陶范,也没有发现残渣。所以冶炼场所的说法存疑。更可能的原因就是这些铜器都是外来的,而且那俩青铜钺明显不像实战兵器,应该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三官庙遗址出土的半月形铜钺
钺这种兵器看起来和斧头很像,所以有时一些人管出土的石钺或者青铜钺叫石斧或者青铜大斧。在十八般兵器中钺和斧并列,但是相比斧头来说钺很大很宽,而且还更薄。所以,一些大号的青铜钺不太适合上战场,从上古时期到后世一直作为权力的象征,尤其是君权。在甲骨文和金文里,王字最下面那一横其实是斧刃。
因此,能够使用精美青铜钺的不是一般人。结合以上结论,其实就和传说中的成汤灭夏联系起来了。
▲三官庙遗址出土铜戈
从现场出土的陶器器型和碳化谷物的年代检测来看,这个遗址的时间,正好处于二里头文化四期的最后段。而二里头文化四期,被认为是二里头文化衰亡,逐步被早商文化取代的时候。而且根据后续的研究,二里头文化第三期的时候,整个文化区的影响范围比早期大的多:包括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县、丹江上游的商州,这一广大地区。
可以说,当时的二里头文化区,代表的是一个典型的广域国家,在三期时,二里头文化达到鼎盛,东部已经靠近江淮地区了,所以,安徽巢湖一带出现二里头文化特征的器物并不奇怪,但是奇怪的是,出土青铜器的精美程度和当地的级别很不相称。(参与发掘者的原话)这不禁商灭夏的传说。商人的军队在鸣条击败夏军主力,然后夏朝末代君主夏桀南逃,或夏桀被俘获,然后流放到南巢。总之,夏桀确实一路向南了。
那么二里头文化真就是夏吗?可以确定的是,二里头文化不是早商文化的直接源头,早商族群来自河北一带的下七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