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格律分析(唐代五律能手姚合的闲居)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格律分析(唐代五律能手姚合的闲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唐 姚合《闲居》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仕途顺遂,人生如意,这一切都源于其性情中的冲淡平和,以及闲逸的人生观,下面这首作于晚年的《闲居》,就颇能体现他求静的闲适之心。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写在前面:

归路羞人问,春城赁舍居。闭门辞杂客,开奁读生书。”,落第后,他渴望卷土重来榜上有名,“事出自非意,喜常少于惊。”,高中后,他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并未有多少欢喜。 读姚合的诗,我们总能感觉到他内心的纠结,一方面,他有一颗渴望入仕的心,另一方面,他又向往闲适和恬淡的山水田园,为官倒像是成了束缚他的累赘。

纵观这位唐朝才子的整个人生,我们不得不说,他绝对是一个双赢的智者,虽然厌恶仕途,可在其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里,不仅没有遭到过贬谪,还一路升迁,故去后还被追赠为礼部尚书。

诗情生酒里,心事在山边。”,至于做诗,对他来讲,就是休闲和娱乐,空闲的时候,游游山,看看水,不书愤慨,只写向往,他悠闲惬意的人生情怀,领读者感到轻松愉悦,而此举又为他在诗坛上争得了一席之地。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仕途顺遂,人生如意,这一切都源于其性情中的冲淡平和,以及闲逸的人生观,下面这首作于晚年的《闲居》,就颇能体现他求静的闲适之心。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格律分析(唐代五律能手姚合的闲居)(1)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唐 姚合《闲居》

简译:

明明知道自己生性疏懒粗鄙,却还要一年到头都住在繁华的都城里。

好在,门前从来没有车马往来的痕迹,院子里也是一片幽静,入耳都是蝉声。

身体不适,带病吟诗虽然觉得辛苦,但是,没有公务缠身,就连梦境都格外清幽。

什么时候也去学学禅机参悟,然后皈依佛家好古修道的先生,以求得真正的静心。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格律分析(唐代五律能手姚合的闲居)(2)

赏析:

这首《闲居》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有人说是作于他从秘书监之职退下来后,姚合62岁升任秘书监且病逝于此任上,可见他并未有辞官归隐的经历,至于其诗中所说的“休官”极有可能是暂时修养。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如王维一般,姚合一直都有一颗求静向禅的心,“闲来杖此向何处,过水缘山只访僧。”,在其《谢韬光上人赠百龄藤杖》一诗中也有所体现,而这首《闲居》则将此种心境描写得更为具体。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首联写自己的无可奈何,他向往王维的恬静和洒脱,但是却没有王维的辋川,所以,明明知道自己性情孤僻懒散,适应不了官场上的应酬往来,可还得身不由己地住在城里,这并不符合他的心愿。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格律分析(唐代五律能手姚合的闲居)(3)

颔联写闹中取静,享受独有的悠闲惬意。大隐隐于市,好在他这个人性情寡淡不爱应酬,所以来访者就少,“过门无马迹”正是他的求之不得,“满院是蝉声”则恰恰满足了他隐居山林的梦想,一切都刚刚好。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颈联承颔联,写诗人彼时的满心欢喜,虽然抱恙在身,但是并不妨碍吟诗赋对,没有公务缠身,没有应酬往来,就连做梦都觉得清幽许多,他非常享受彼时的清闲自在。

尾联是全诗境界的升华,“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禅观即禅理之意,是清闲的更高一层境界,古先生是道家对佛的称呼,抛却俗念,只为一心参禅悟道学佛,去追求人生的静趣,充分表达了他洒脱超然的人生情怀。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格律分析(唐代五律能手姚合的闲居)(4)

写在后面:

姚合,字大凝,唐代著名诗人,出身仕宦之家,38岁后声名渐显,其诗自成一派,人称武功派,源自其初入仕途时武功县主簿的职务,有《极玄集》、《姚少监诗集》等著作传世。

在大唐星光璀璨的诗坛上,姚合虽不是寂寂无名,但和刘禹锡、白居易、韩愈等人相比,显然要黯淡得多,他以五律著称,和贾岛齐名,但名气远没有贾岛大。

但是,姚合在当时却是极负盛名的,不仅其诗得到时人的称赞,而且还好友众多,李德裕、令狐楚、李商隐、刘禹锡、张籍等都与之有诗和往来,和贾岛最为友善,唱和也是最多的。

彼时的姚合还有一点是他人所无法企及的,那就是他坦荡的仕途,虽说他的起步比较晚,38中进士,40岁才正式步入仕途,但在此后20多年的宦海生涯里,他不仅从未遭到过贬谪,而且还几乎每两年就得到一次升迁,最高做到从三品的秘书监。

和白居易等人的羁旅漂泊相比,姚合可真是幸运至极,但是,说来你可能不信,其实姚合是最不愿意做官的一个人,“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他从一开始进入仕途就抱着随时归隐的打算。

诗篇随分有,人事度年无。”,姚合闲逸的人生观体现在他的诗句中,读来令人轻松,“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其实,何须刻意追求,他的思想已然达到了此种境界……

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格律分析(唐代五律能手姚合的闲居)(5)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