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李贺二十三首全部(咏马诗李贺诗歌研究系列)
马诗李贺二十三首全部(咏马诗李贺诗歌研究系列)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配图来源于网络一、写马之神骏,寓己之才能。《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诗词#
据杜牧《李贺集序》,李贺只活了二十七岁。他生于德宗贞元六年,卒于宪宗元和十一年。这一时代,宦官擅权,藩镇跋扈,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朝官与宦官斗争亦甚激烈。李贺是一位思想和诗歌艺术早熟的诗人。现存的二百四十余首诗(连同《外集》,据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主要是述志抒愤和反映现实之作。
李贺少有壮志,虽身世偃蹇,但心中的追求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的述志诗,多以咏物出之,大略有咏马和咏竹两类,本文集中分析李贺咏马诗。
《马诗二十三首》,“伐毛洗髓而出之”(方扶南《李长吉诗批注》卷二),集中表现了诗人心中的企盼与追求、痛苦与愤懣。
配图来源于网络
一、写马之神骏,寓己之才能。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
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
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
衔蒺藜以试口硬软,正反映了李贺在磨砺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本领,以便待日向丑恶事物发动攻击。
其四云:
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
上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杜甫《房兵曹胡马》(《杜诗详注》卷一)诗云:“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马以瘦为劲,李贺亦细瘦,故以瘦马自喻。刘衍说:“贺意或在于:我本王孙,才质不凡,虽处逆境,但瘦劲可取,为王朝之车驾,必有大用。”(《李贺诗校笺证异》卷二)此马之骏骨如铜打铁铸,正象征了李贺的耿耿丹心和铮铮铁骨。
其十二云:
批竹初攒耳,挑花未上身。
他时须搅阵,牵去借将军。
“搅阵”,犹言冲锋陷阵,有马踏连营之意。刘街云:“此诗以马自况,谓己虽年幼,未露头角,但自信可为英材,辅佐君主,一展宏图。”(《李贺诗校笺证异》卷二)。
另外,《马诗二十三首》其八、其十也是这一类的诗歌。
配图来源于网络
二、写骏马之希冀,寓自身之愿望。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骏马遥望如雪尘沙、似钩弯月,顿生扬蹄绝尘、纵横疆场之想。李贺目睹“边氛未靖”(姚文變《昌谷集注》卷二),自己却“寻章摘句”(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六),困处一隅,虽有满怀壮志,却无法实现,故有“何当金络脑”之叹。“何当”犹言“何时才能够”,有时光流逝却不得重用的感慨。
其十五云: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管子.小向》载,齐桓公骑马出猎,虎见后亦奔逃。桓公问管仲,管仲说:桓公所骑之马名驳,能食虎豹,故虎惧。贺以驳自喻,言己身怀奇才,一朝被重用,便可青云直上,树功立业。“一朝沟陇出”,是马之希冀,亦是诗人之愿望。
配图来源于网络
三、写骏马倍受虐待之苦,寓自己怀才不遇之痛。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云: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马虽神骏,但无人赏识、爱护,织障泥尚且无人,何敢奢望“金鞭”乎?姚文變云:“贵质奇才,未荣朱绂,与骏马之不逢时,同一慨矣。故虽龙脊银蹄,而织锦韂无人,铸金鞭无人,与凡马何异?”(《昌谷集注》卷二)
又其六云:
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朱色落,发断锯长麻。
长麻勒头,将额上发毛勒断,故云“锯长麻”。马虽良骏,但处于困境。刘街云:“本首似亦自拟,写经科场艰苦历程之后,仕途又被阻塞。”(《李贺诗校笺证异》卷二)
另外《马诗二十三首》其九:“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其十八:“只今掊白草,何日葛青山?”也是这方面的作品。
配图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小杜牧,唐宋文学博士,硕导,中华诗词学会青年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专力从事诗词创作、研究、教学,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七部。发表诗词1000余首,曾获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第一部诗词精选集《槿花集》于2014年出版,已经出版第四版。第二部诗集精选集《桐花集》于2016年出版,已出版第二版。第三部诗词精选集《茶花集》于2020年出版,三本诗集均无重复。座右铭:“囊中自欠诗千首,身外谁知事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