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男扮女装追到初恋(知道同窗女扮男装)

男扮女装追到初恋(知道同窗女扮男装)由于一直女扮男装,人们都以为他是闻参将的儿子,都来贺喜,府县迎送到家,闻参将只好将错就错,设宴款待。几年后,蜚娥学得满腹文章,博通经史,遇着提学(掌管州县的学政)到来,她就去报了名,改为“胜杰”,胜过男人之意,表字“俊卿”,和其他学生去考童生,一考就进了学,做了秀才。蜚娥虽然丰姿绝世,美得不要不要的,却是将门将种,自小习得一身武艺,最善骑射,能百步穿杨。她虽然是个女子,志气却赛过男子,见父亲是个武出身,让人瞧不起,便认为武弁人家,必须有个子弟在黉门中出入,方能结交斯文士大夫,不受人欺侮。怎奈兄弟尚小,来不及等他长大,所以她便女扮男装,到学堂读书,在外边走动时是个少年学生,回到家中才恢复女子装扮。

男扮女装追到初恋(知道同窗女扮男装)(1)

编译自《二刻拍案惊奇》

01

四川成都府绵竹县有个武官,姓闻名确,武举出身,累官至参将。

闻参将家境富裕,为人豪奢,夫人早故,家中除了一班姬妾、一个未满三周的妾生儿子,还有一个年方十六岁的女儿蜚娥。

蜚娥虽然丰姿绝世,美得不要不要的,却是将门将种,自小习得一身武艺,最善骑射,能百步穿杨。

她虽然是个女子,志气却赛过男子,见父亲是个武出身,让人瞧不起,便认为武弁人家,必须有个子弟在黉门中出入,方能结交斯文士大夫,不受人欺侮。

怎奈兄弟尚小,来不及等他长大,所以她便女扮男装,到学堂读书,在外边走动时是个少年学生,回到家中才恢复女子装扮。

几年后,蜚娥学得满腹文章,博通经史,遇着提学(掌管州县的学政)到来,她就去报了名,改为“胜杰”,胜过男人之意,表字“俊卿”,和其他学生去考童生,一考就进了学,做了秀才。

由于一直女扮男装,人们都以为他是闻参将的儿子,都来贺喜,府县迎送到家,闻参将只好将错就错,设宴款待。

武官人家出个秀才,在重文轻武的当时是很难得的事情,从此闻参将再也不会被人看不起了,腰杆也能挺直了,与官府往来也有了个帮手。

02

闻俊卿和两个同学最要好,一个名叫魏撰之,一个叫做杜子中,这两人都是英俊少年,才学出众,与闻俊卿意气相投,学业相长。

他们三个的年纪,也都差不多:

魏撰之十九岁,比闻俊卿大两岁;

杜子中与闻俊卿同年,只比她大月份。

三个人好得就像一家兄弟,又在学中同一个斋舍里读书,总是形影不离。

那两个不明就里,倒是无心,只知道他们三个是好盆友,闻俊卿却有意在他们两个当中,挑一个嫁他。

相比之下,闻俊卿觉得杜子中与她同年生,模样也标致些,对他更为中意,与他说话,也投机一些。

杜子中见闻俊卿对他更好,经常和她开玩笑:“我和你两个可惜都是男子,我若为女子,一定要嫁给你,你若为女子,我一定要娶你。”

魏撰之也来凑热闹:“如今不是盛行男色吗?世界早已阴阳颠倒,两个男的,为啥嫁娶不得?”

闻俊卿正色道:“我们都是孔门子弟,岂能干这种烂事?魏兄乱说,应该罚东道。”

魏撰之说刚才我听得子中爱慕你,恨不得身为女子云云,才开了个玩笑,你若不爱此道,子中也用不着变身了。

三人说笑了一阵,闻俊卿就回家了。

回到家里,俊卿换了衣服,又想开了心事:虽然杜生更觉可喜,魏兄也自不凡,不知道他们两个,今后哪个更有出息,我的姻缘,最终会落到哪个身上?

03

闻俊卿家中有一座小楼,可以四望,她在家中呆得无聊,信步登上小楼。 一只乌鸦受了惊,从楼上的窗前飞过,落在百步之外的一棵大树上,对着楼窗呀呀地叫,俊卿认得那棵树,乃是学堂斋前的树,心想这畜生叫得难听,我去把它结果了。

她从楼上跑下来,来到自己的卧房,取了弓箭,又噔噔噔地跑上楼,那只乌鸦还在那里狠叫,她扯开弓,搭上箭,一箭射去,乌鸦应声坠地。

俊卿再度下楼,换了男装,要到学堂中去看那支箭的下落。

再说杜子中,他在学堂斋前散步,听到一只乌鸦发出难听的叫声,接着又听到扑的一声,乌鸦掉下地来,走过去一看,只见乌鸦头上中了一箭,“贯睛而死”。

他把乌鸦捡起来,把箭拔出来,脱口而出:“简直是神箭手!”

仔细一看,看见箭竿上有两行小字:矢不虚发,发必应弦。

“这人口气好大!”

话音刚落,闻声而出的魏撰之走出来:“给我看看!”

说着从杜子中手里接过箭去。

两人正在同看,杜子中家里忽然来了人,叫他回去。

杜子中走后,魏撰之接着看,只见那八个字下边,还有“蜚娥记”三个小字,心想蜚娥乃女人之号,哪个女人有如此妙手?

04

魏撰之沉吟间,闻俊卿早已走来,看见他捻了她的箭,忙问:“这支箭是老兄拾到的吗?”

“这支箭是从哪里来的?你怎么如此盘问?”魏撰之道。

“箭上有字吗?”

“有。正因为有字,我才觉得有些奇怪。”

“奇怪什么?”

魏撰之说:“箭上有‘蜚娥记’三字,蜚娥必是女人,可是这世上,怎么可能有如此善射的女人?”

闻俊卿顿了顿,说:“不瞒老兄,蜚娥是我姐姐。”

魏撰之既意外又惊喜:“你姐姐竟然有如此身手,有男盆友了吗?”

“木有。”

“长得怎么样?漂亮吗?”

“和小弟有点像。”

“那肯定是灰常漂亮了。俗话说,未看老婆,先看阿舅。正好小弟还木有女盆友,老兄撮合撮合怎么样?”

闻俊卿说这个不难,家里的事大多是小弟作主,小弟只要一说,老爸没有不依的,只是不晓得我姐心下如何。

魏撰之以恳求的口吻说,令姊面前,也在吾兄帮衬,通家之雅,料无推拒。

俊卿说“小弟谨记在心”,魏撰之高兴地把箭收在拜匣内,取出一个羊脂玉闹妆递给俊卿,要她给她姐做个信物。

05

从此以后,魏撰之便痴痴地想着闻俊卿的姐姐,希望早点娶来做妻子。

他的心思,当然不想让杜子中知道,把箭当宝贝似的藏起来,害怕他知道后要了去。

闻俊卿的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原来她在射那乌鸦时,就在心里暗卜了一卦:他们两个哪个先拾得我的箭,我就嫁给他。

却不知这支箭,其实是杜子中先拾到的,后来杜子中被家里来人叫走,才落到了魏撰之手里。

如今见自己的箭在魏撰之手里,不太中意他的闻俊卿,便假称那箭是她姐姐的,其实她根本没有什么姐姐。

她不明白老天爷为什么这么安排:自己更中意杜子中,箭却落到了魏撰之手里。

呆了半天,叹口气道:“一马跨不得双鞍,我又违不得天意。他日另外寻件事端,补还他美情罢。”

第二天,闻俊卿对魏撰之说:“我跟老爸和姐姐说了,他们都没意见,你的玉闹妆我姐也留下了。我老爸的意思,现在暂时不提这事,等秋试过后,老兄你高中了再说。”

魏撰之说,这样当然好,只是一言既定,千万不要有什么变化,闻俊卿说有我在,你就放心吧,魏撰之不胜欢喜。

06

时值秋闱,魏撰之和杜子中来约闻俊卿,一起去参加乡试。

闻俊卿和父亲商量:“我本是女孩子,之前瞒着别人,是没办法的事情,如今若真要去参加乡试,如果中了举人,就露馅儿了,事情弄大了不好收场,还是不去了吧。”

于是借口生病,不去参加乡试了,魏、杜二人只好先不管她,参加乡试去了,结果双双考中,闻俊卿知道后,也替他们高兴,打算过几天等魏撰之回来后,把他求亲的事情告诉老爸。

不料安绵兵备道与闻参将素来不合,时值军政考察,安绵兵备道在按院处递了一个揭帖,诬闻参将“冒用国课,妄报功绩,侵克军粮,累赃臣万”,按院参了闻参将一本,圣旨一下,他就被抓了,关在府狱中。

天降横祸,全家慌作一团,闻俊卿想利用自己生员的身份把父亲保释出来,没想到这一回,“知识分子”的身份却不好使了,她又请同窗新中的两个举人去见知府,得到的回答是:“碍上司吩咐,做不得情。”

魏撰之心想,如今她家有难,此时求亲,显然不合适,只能进京考完会试再说。

两人出发之前,去跟闻俊卿告别,魏撰之说:“我们三人系同心之友,如今我们两人先进京去考试,请转告你父亲,请他老人家放心,我们若少得进步,必当出力相助,来伸此冤!”

杜子中也说了一番安慰的话,三人洒泪而别。

07

那两人去后,闻俊卿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了。

好在“官无三日急,倒有六日宽”,用银子上下打点后,官府暂时把案子丢在一边,当作一件未结公案,父亲在狱中也没受多少苦。

一天,闻俊卿去探监,父亲和她商量:“这边既然暂时不管,我们正好想办法。为父想要修上一个辩本,做成一个备细揭帖,到京中诉冤。但是没个能干的人去得,心下踌躇未定。”

闻俊卿说,这件事必须孩儿自己去,之前魏、杜两兄临走时,也叫孩儿进京去,可以相机行事,他们两人哪怕一人得中,也能有个依靠。

问题是你是女孩子啊,父亲说,闻俊卿说没关系,孩儿装扮成男孩子就行了,只是需要一个男人跟随,外面一些事情需要男人去做,家丁闻龙两口子都是苗人,擅长弓马,孩儿想把他妻子也打扮成男人,跟孩儿一起去,好服侍孩儿,又有男仆跟随,两全其美。

父亲说,既然这样,那就事不宜迟,越快越好。

正要出发,听得街上报进士,说是魏、杜两人都中了,闻俊卿不胜之喜,信心更足了。

收拾妥当,选定了日子,闻俊卿“在学中动了一个游学呈子,批个文书执照”,他们就动身了。

08

一行人来到成都府,找到一个比较幽静的饭店,安顿好行李,闻俊卿叫闻龙妻子取出自带的干菜,要了一壶酒,开始吃饭。

她坐的地方,正好对着隔壁人家的窗口,两家只隔一个小天井。

闻俊卿刚开始吃饭,只见对面窗口一个女子掩着半窗,对着她不转眼地看,待闻俊卿抬起头来,又急忙闪了进去。 虽然仅打了个照面,闻俊卿也看清了那女子,竟是个绝色美人!

吃完饭,她就到衙门办事去了,傍晚才回来。

闻俊卿刚坐下,那个女子听到这边有人声,又来窗边看,闻俊卿觉得很有意思,心想:“看啥子看,我和你是一样的!”

她不知道,那个绝色女子,以为他是个风流倜傥的公子,看上她了,而且叫一个老婆婆来做媒!

做媒的老婆婆告诉闻俊卿,那个小娘子是井研景少卿的小姐,父母双亡,如今住在外婆家,她父母给她留下一大笔遗产,但她一直没有找到中意的对象,所以至今未婚;她外公也是这里的巨富,这城里凡是生意好的客店,基本上都是他家的房子,她的婚事,外公也不敢作主,害怕找到一个不好的,将来落埋怨,让她自己作主,说也奇怪,相了好多亲,景小姐都不中意,“没想到公子你一来,她一眼就看中你了”。

闻俊卿心想,若我是男子,自然是美事一桩,可我也是女子啊,这可如何是好?

09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老婆婆,第二天一早她又来了,还用碗端来四个剥好的熟鸡蛋,提来一壶茶,请闻俊卿吃点心。

老婆婆说,这是景小姐昨夜吩咐的,她不敢忘,所以一早就过来了。

头一天老婆婆就送来了十个南充黄柑和十个顺庆紫梨,也是景小姐叫送过来的。

闻俊卿将昨夜想好的一首诗,在纸上写了,叫老婆婆带给景小姐——

为念相如渴不禁,

交梨邛橘出芳林。

却惭未是求凰客,

寂寞囊中绿绮琴。

诗中明显有推却之意,没想到景小姐看了,也回了一首:

宋玉墙东思不禁,

愿为比翼止同林。

知音已有新裁句,

何用重挑焦尾琴?

男扮女装追到初恋(知道同窗女扮男装)(2)

你不是自比司马相如吗?

那我就做个卓文君!

闻俊卿看了景小姐的诗,笑道:“原来小姐如此高才,难得,难得!”

见她缠得这么紧,闻俊卿只好对老婆婆撒谎,说她已聘有妻室,不敢欺瞒,更不敢妄想,把老婆婆打发走了。

第二天老婆婆又来,见了闻俊卿就说,公子小小年纪,居然学会了扯谎,而且还很傻,这么好的老婆滚到身边,竟然不要,昨夜小娘子叫我问你两位管家,他们都说你不曾聘过,小娘子跟她外公说了,老员外过一会儿就会亲自来说亲。

闻俊卿呆了半晌,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

刚吩咐闻龙与店家结账,还没动身,果然来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家,闻俊卿不得不与他见礼,又不得不把她父亲在难中,她上京找人想办法救父亲,所以不敢应承等等,对老员外细说了一遍。

不料老员外道:“若为令尊之事,慌速入京,何不把亲事议定了,待归时禀知令尊,方才完娶?既安了舍孙之心,又不误了足下之事,有何不可?”

闻俊卿推托不了,又不好说破,灵机一动,心想我与魏撰之有“竹箭之缘”,但杜子中还是个“单身”啊,何不应承下来,到时候成全杜子中呢?

主意打定,这才应承下来,并解下魏撰之给她的那个羊脂玉闹妆,双手递给老员外:“奉此与令甥表信。”

老员外欢天喜地地接了,叫店家办酒,他要为公子一行饯行。

男扮女装追到初恋(知道同窗女扮男装)(3)

10

吃过老员外的饯行酒,闻俊卿一行起身上路,终于到了京城,找到了杜子中,魏撰之却回老家去了。

两人说了一回话,杜子中吩咐摆酒接风,又叫闻家家人安顿了行李,叫他们不必另找住处,这里地方大,魏撰之走后就空下来了,完全住得下。

既然是哥们儿,杜子中就决定晚上和闻俊卿住一间房,好说话。

闻俊卿心里突突地跳起来,担心露出马脚,又找不到外出住宿的理由,只好吩咐自己注意一点,不要让杜子中看破就行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女孩子毕竟是女孩子,一些细微之处,如何遮掩也没用,两人单独相处没多久,杜子中就感觉出了异样。

更糟糕的是,某天闻俊卿出去后忘了锁拜匣,杜子中偷看到了一幅草稿,上面写道:

“成都绵竹县信女闻氏,焚香拜告关真君神前。愿保父闻确冤情早白,自身安稳还乡,竹箭之期,闹妆之约,各得如竟。谨疏。”

杜子中拍手叫道:“闻俊卿好手段啊,我竟然被她骗了这么多年!今天就算她长了翅膀,也飞不到天上去!只是后面两句不知是意思,难道她已许了人家?”

没多久闻俊卿就回来了,杜子中接在房中坐了,看着她只是笑。

“你笑啥?”

“笑你瞒功好。”

“小弟瞒你什么了?”

“瞒得多了!还记得我们说过,假如我是女的一定嫁给你,假如你是女的我一定娶你?可惜弟不能为女,谁知兄果然是女,却一直瞒着我,不然我早把你娶了!”

闻俊卿满脸通红,低头无语。

杜子中走过来,要挨着她一起坐,闻俊卿站起来说,既然被你识破,我也无法抵赖了,问题是在上天的安排下,我早归了撰之,望兄见谅。

杜子中愕然:你什么时候归了他了?

闻俊卿便把箭的事情说了,杜子中说不是你说的那样,那箭其实是我先捡到的,闻俊卿问他如何证明。

杜子中说出箭上那八个字后,闻俊卿相信他没有撒谎。

要说天意,这才是天意,可闻俊卿却担心今后不好向魏撰之交代,杜子中说我才管不了那么多呢,何况俗话说先下手为强,更何况你本来就该属于我,说着拥了闻俊卿求欢,闻俊卿推拒不得,含羞走入帷帐内,“一任子中所为”。

尾声:

杜子中在京城积极为闻俊卿父亲之事奔走,在一个吏部相知的帮助下,陷害闻参将那家伙被调走,闻参将得以保释出狱。

经闻俊卿撮合,魏撰之娶了成都府那个绝色才女,从此两家往来,如同亲兄弟妹妹一般。

后来,“魏、杜两人俱为显官”,闻、景二小姐各生子女,又结了婚姻,世交不绝。

有人感慨,这都是因为蜀中多才女,才有了如此“奇奇怪怪的妙话”。

男扮女装追到初恋(知道同窗女扮男装)(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