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商务饭局的小技巧(商务饭局识人品)

商务饭局的小技巧(商务饭局识人品)一家智力服务机构刚与一家大型企业签下了一个金额不菲的年度服务合同,机构负责人及其助理就邀请企业对口的职能总监C君及业务经理共进晚餐洽商实施细节。C君两人进入富丽堂皇的餐馆包房,机构负责人就拿出菜单让其点菜。C君原则性极强,一惯坚信谁请客谁点菜,此次让他这位客人点菜就触碰了他认定的商务礼仪底线。他内心无比生气,表面镇定自若,毫不客气地点了一堆大菜,又点了两瓶洋酒。四人一顿饭下来,总共花费一万多元。C君告别时不忘告诫机构负责人:“这次算你花钱请我给你上了一课。今后你再请人吃饭,一定不要让客人点菜,否则就像这次一样既冒犯了客人,又让你的钱包难受。”这餐饭着实昂贵,机构负责人苦不堪言。第三,得理偏执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宴请自己物色的一位区域公司总裁候选人A君,指定企业人力资源分管副总裁作陪。这位候选人曾有行业头部企业中层管理经验,饭局之前的寒暄和饭局开始之后的应酬,都显得相当得体。开席二十分钟左右,A

商务饭局的小技巧(商务饭局识人品)(1)

[ 瀚林管理智库 刘海波博士 ]

知名企业家冯仑先生曾讲自己参加李嘉诚先生饭局的感悟。李先生饭前到电梯口迎接客人、妥善周到地分发名片、席间均分陪伴两桌客人的时间、餐后亲自送客人到电梯口。他全程尽显周到细致体贴,展现了一位商界长者的过人智慧,不摆华人首富之谱,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要参加各种饭局,从中可以见证人生百态。在管理中,商务饭局是识别合作伙伴、外聘新岗位候选人甚至自家员工的人品的一个重要场合。一餐饭吃下来,对方的优劣短长大体上会被识别,便于企业管理者对症下药,助其采取理智的后续对策。我有六个亲历的案例。

第一,唯我独尊

一家企业的董事长宴请自己物色的一位区域公司总裁候选人A君,指定企业人力资源分管副总裁作陪。这位候选人曾有行业头部企业中层管理经验,饭局之前的寒暄和饭局开始之后的应酬,都显得相当得体。开席二十分钟左右,A君接到了一个电话,旁若无人地大声应答了十五分钟之久,将董事长和副总裁晾在一边。饭后,董事长征询副总裁意见,后者回复此人唯我独尊,难当大任。董事长还是决定试用一下。A君走马上任半年不到,区域公司出现经营困难,他竟然改名换姓也废弃手机号码,一夜之间从人间蒸发。董事长此刻才后悔当初未听副总裁意见。

第二,精致利己

一家企业招聘一位业务总监,猎头机构推荐了一家头部企业的候选人B君。企业人力资源总监读完其简历后又与其通过两次电话,初判比较满意,就邀他共进工作午餐。B君回复中午时间紧张,下午两点上班,建议在其公司附近喝午茶,得到应允。人力资源总监赶到餐馆之后顿时傻了眼,两人的饭局竟被B君点了十多份茶点,其中不乏昂贵的菜品。到了1:50,B君离席回公司上班,人力资源总监一结账居然要付1500元,而她预判300元就能打住。还未走出餐馆,她就将B君拉入黑名单,也算花了一笔冤枉钱买了一个大教训。

第三,得理偏执

一家智力服务机构刚与一家大型企业签下了一个金额不菲的年度服务合同,机构负责人及其助理就邀请企业对口的职能总监C君及业务经理共进晚餐洽商实施细节。C君两人进入富丽堂皇的餐馆包房,机构负责人就拿出菜单让其点菜。C君原则性极强,一惯坚信谁请客谁点菜,此次让他这位客人点菜就触碰了他认定的商务礼仪底线。他内心无比生气,表面镇定自若,毫不客气地点了一堆大菜,又点了两瓶洋酒。四人一顿饭下来,总共花费一万多元。C君告别时不忘告诫机构负责人:“这次算你花钱请我给你上了一课。今后你再请人吃饭,一定不要让客人点菜,否则就像这次一样既冒犯了客人,又让你的钱包难受。”这餐饭着实昂贵,机构负责人苦不堪言。

第四,虚张声势

一家南方民营企业与一家北方国有企业洽谈一个大型项目的合作。国企董事长D君得知该民企资金链紧张,就率团前往南方一探究竟。民企董事长安排在本地一家顶级海鲜酒楼接待,席间充斥着鲜美海味,其中一道刺身拼盘竟由酒楼四位服务生肩挑上桌,名贵洋酒更是标配。D君估计此顿大餐至少耗费三万元。考虑到民企资金紧张,又是如此大手大脚,D君断定该企业并不靠谱,若真的合作还指不定频出哪些幺蛾子。一顿大餐,止住了国企继续洽商的步伐,民企为其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派付出了代价。

第五,暗渡陈仓

一家东部企业被西部一个地级市招商引资,前往开发一个大项目。该明星项目得到了所在城区区长E先生的大力支持,进展顺利,很快开业运营。该企业董事长前来该市数次高规格宴请了这位区长,他却之不恭,每次都欣然赴约,大块吃肉,大口喝酒。八项规定实施后,E先生明面上有所收敛,私底下频让项目公司在其员工食堂小包房备餐,他每周五晚上都要潜来大过嘴瘾。负责接待他的项目公司总经理判断这位毫不自律的区长迟早会出事。果然,该区长在半年后就因经济问题而被查处,应验了“伸手必被捉”的老话。

第六,逾越底线

一家智力服务机构针对一个大型项目邀请业内人士召开一个神仙会,就精心组织了一个工作饭局,事先对每位嘉宾反复叮嘱:群贤毕至,座位有限,仅限本人参会赴宴。受邀的15人中14人都自觉只身前来,唯独一位F女士到得最晚,还带了另外两人。智力机构负责人与她既是老乡又有其他小型项目合作,此前还算合作愉快。这次她的姗姗来迟和违约带人,逾越了机构负责人认定的待人接物的底线。机构负责人不漏声色地让她们三人吃完了饭,餐后立即将她拉进黑名单,断绝此后一切往来。

诚信,是良好人品的基石。与正式工作场合相比,商务饭局虽然略显轻松,但是其对人品乃至企品的检验就显得更加精准。中国亚圣孟子劝诫:“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是上天的准则;追求诚,是为人的准则(该句出自《孟子·离娄上》)。诸位理应善待之。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版权属于作者及本网,图源网络。本文内容出于学习与交流之目的,欢迎交流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网出处。商业转载请欢迎联系本网:service@hanlinglobal.com,获得授权后合法使用。

【作者简介】

商务饭局的小技巧(商务饭局识人品)(2)

刘海波博士:瀚林管理智库专家,瀚林国际首席增长官(CGO),是一位富有国际视野的管理思想者,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是一位具有头部企业全面管理经验的实践者。他综合集成境内外优质资源,服务各类进取型客户。

现任职务:

  • 公信瀚林(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增长官
  • 深圳市海博旺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首席咨询师
  • 深圳海博盈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 首席增长官

从业经验:

  • 金地集团 总部及区域公司 品牌营销与客户资本管理负责人
  • TCL集团 品牌国际化 团队核心成员
  • 中国指数研究院 深圳分院院长兼总经理

社会职务:

  •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中国商业伦理学》教材共同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房地产研究院 大湾区分院 常务副院长
  • 美国管理学会(AOM) 管理咨询(MC)与管理教育(MED)分会会员

教育培训:

  •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房地产创新企业家》 课程专家导师
  •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战略管理》课程导师
  • 维多利亚国际商学院《数字经济》课程导师
  • 企业管理课程导师(中建三局、远洋地产、保利物业、绿景中国、金融街控股、山东济南高新、湖南岳阳城投、新疆房地产商会等)

学术成果:

  • 担任《城市开发》、《中国房地产报》、Shenzhen Daily等媒体的中英文专栏作家。
  • 参与撰写《中国房地产顾客满意度指数系统》、Digital Economy by IAP等中英文专著12本。
  •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管理思想与商业伦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2021年度)优秀论文获得者。
  • 美国管理学会(AOM)2022全球年会论文审稿人(Paper Reviewer)、入选论文作者(Paper Author)、入选论坛发言嘉宾(Panel Presenter)。
  • 在境内外主流管理载体上累计发表了数十万字的中英文管理文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