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既然钟情于玫瑰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1)

1986年,一位而立之年的诗人,将写完后一字一句修改好的诗歌寄给杂志,可是得到的回信都是拒绝。

不得已,他抱着自己拿写满诗歌的笔记本到杂志编辑部,向编辑阐述自己的诗歌创作,可是无一例外,答案还是拒绝。

人生有许多苦闷,怀才不遇是一种,真情遇见假意是一种,在生活面前迫不得已也是一种。

此时的诗人,自然不会愉快地接受别人的拒绝,但他也不会就此放弃,于是就挥笔写下一首《热爱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中

这是诗人勉励自己的话,可是两年后,这首诗火遍了大江南北,他的诗也成了无数人传抄的妙品。

这位诗人就是汪国真。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2)

01

2013年10月的一天,汪国真走下飞机打开手机,他的短信提示音不停地响起来,都是亲朋好友发给他的祝贺短信。

当天也不是什么节日,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却收到这么多祝贺短信。

看了信息才知道,原来是他的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被在一次重要的讲话上引用了。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山高路远》

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位全国知名的诗人,可是看到这个消息,依旧惊喜不已。

作为一个诗人,没有比诗歌得到理解更让人开心的事情了。

2013年,我正在上大学二年级,有一次我从图书馆拿着几本书出来,有穆旦的诗集,史铁生的《务虚笔记》还有一些外国的小说,路上撞见一位朋友,她看见我手里的穆旦,就向我推荐了汪国真,她说:你可以读一读汪国真的诗,我很喜欢的诗人。

后来我去图书馆,找到了汪国真,图书馆里的汪国真诗集,不止一本,而是很多本,我随手拿了一本《热爱生命》,翻开一读,通俗易懂,白居易写诗追求连平民也读得懂,汪国真的诗,似乎真的连小孩子也读得懂。

但读着读着,有些句子就记在了心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自然也在其中。有人对我说,汪国真的诗,是真正的心灵鸡汤。

人生路遥,道阻且长,我们确实需要一些这样的鸡汤告诉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他告诉我们:“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能使自己崇高。”

他还告诉我们:“欢乐是人生的驿站,痛苦是生命的航程。”

他也告诉我们:“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人生是有自由和追求的,但有时候,我们需要一些提醒,需要一些鼓励的力量。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3)

02

1956年6月22日,汪国真在北京出生。

父母都是公职人员,因此小时候的汪国真,不仅出没在北京的胡同里,也出没在那些机关大院中。

3岁的时候, 邻居家买了一个收音机,幼年的汪国真,总是跑到邻居家去,睁着漂亮的大眼睛听收音机,里面有歌曲、有相声,还有故事。

母亲担心他给邻居带去麻烦,就常在汪国真的恋恋不舍中将他拽回家。

当时收音机是稀罕物品,一台要一百多块钱,父亲的工资,连一家人生活都显得捉襟见肘,不得已,母亲只好卖掉自己的嫁妆,一只金镯子和一只金戒指,用120多块钱买了一台收音机。

母亲带着收音机回家的那天,汪国真高兴得一蹦老高。

除了听收音机,汪国真还喜欢读书,他不仅读《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也读《烈火金刚》《平原游击队》等当代小说,还读《红与黑》《悲惨世界》《傲慢与偏见》等外国名著。

他不仅读书,读完之后,他还把读到的故事和小伙伴一起分享。

夏天的晚上,他们在房前或者大院的空地上,三五个小伙伴围着汪国真,听他讲故事,津津有味。

讲《岳飞传》,讲三国,讲水浒。

讲着讲着,自己也学到了一点武侠精神,上学的时候,班里有两个小霸王,想欺负汪国真,汪国真就捏着拳头往前冲,让小霸王们觉得他也不是好欺负的。

小霸王找同伴一起,他也拉来自己的朋友,丝毫不怵,丝毫不示弱。

读书的孩子,虽然文静,却不懦弱。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4)

03

初中毕业那年,北京恢复高中招生,可是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家里有海外关系,汪国真成了“根不正苗不红”的一类人,所以尽管成绩名列前茅,依旧进不了高中。

上不了学,只能去打工。

那年他15岁,成了北京第三光学仪器厂里面的一名小学徒。

他开X51立式铣床,开始了“三班倒”的工人生活。

晚上工作,白天睡觉,他心里想的就是争取当一个八级工,这已经是技术工种里面最高的一个级别了。

日复一日的铣工生活,越来越让他意识到,自己已经与校园、与学习越来越远。

世事变幻无常,人生却总是如此。

汪国真的工人生活,一直持续了7年,直到1977年,高考恢复,汪国真决定参加高考,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那一年500多万的考生走进考场,汪国真也在里面。

考试结果,汪国真考上了,可是读大学需要厂里同意才能上,那一年,厂里不同意,汪国真也就没法继续上学。

后来他说:“生活并不简单,但我们勇往直前”

虽然当年没能上大学,可是汪国真依旧认真学习备考,第二年,他和妹妹汪玉华一起参加考试,分数出来的时候,汪玉华收到汪国真的一封信,打开一看,里面写着:“你知道我的数学得了多少分吗?我是100分少了一个零!”

这个说法却引得妹妹哈哈大笑。

数学10分,低得可怜,语文80多分,出类拔萃。

最终,他成功进入了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

“走过漫长的黑夜便是黎明”,他等到了自己的黎明阳光。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5)

04

15岁之后,他告别学校,进入社会,时隔七年,他再次回到了学校。

有些东西,要我们进入社会之后才能明白,有些东西,却要在学校里才能完成。

汪国真经历了社会生活,更知道一个人要成为自己,为自己而活,是多么困难,在工厂里,他三班倒,一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虽然可以看书,但是那一点时间,简直少得可怜,而且在看书的时候,身边的人会问你:“看那么多书干什么?”

你当然可以选择拒绝回答,可是面对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又怎能如此无动于衷?

记得有句话说,和什么样的人相交,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话不一定全对,但很多时候并没有错,身边的人决定了你做的事情,而你做的事情,决定了你的人生。

1978年,汪国真坐上南行的列车,成为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大学生。

大学里,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有一起餐书饮文的同学,而汪国真最大的事情,就是看书。

看书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内心的满足。

他如饥似渴地借阅各类喜欢的图书和期刊,普希金的抒情、狄金森的凝练、李商隐的警策、李清照的清丽,都一一走入他的心底。

可是如果看成绩,他是一个不太好也不太差的人,每次考试,他总是半小时就交卷,分数也总是不上不下的。

他说:“我不是一个把分数看得很重的人,但我也不愿太丢面子,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决定了我既成不了优秀生也成不了劣等生。”

一个人如果不是为了某种形式的东西而活,那就是活在自己的兴趣里,为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活。

那时候,汪国真也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诗人。

有一天吃午饭时,同学陈建平兴高采烈地对他说:“汪国真,你的诗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

汪国真可不信,因为他没有给《中国青年报》投过稿。

陈建平却一本正经地说:“我没骗你,是真的,我刚刚看过。”

汪国真问:“是吗?是什么内容的?”

陈建平说:“是写校园生活的,是由几首小诗组成的。”

他这才想起自己不久前在校里的诗刊《长歌》上发表的一首描写校园生活的组诗。

不久后,《中国青年报》还给他寄了两元的稿费。

这是他初次展露自己的诗歌才华,也是在文坛上的初次露面。不是一件大事,可是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来说,却极其重要。

人生所有重大的成功,都是一点一点小小的成功累积起来的。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6)

05

一个年华正好的青年,做一些青春美好的事,他读书,成长,世界就是他的,与别人无关。

汪国真写青春,让人站在青春路口就不想走动。

他写:

当生命走到青春时节

真不想再往前走了

我们是多么留恋

这份魅力和纯洁

可是不能呵

前面是鸥鸟的召唤

身后是涌浪般的脚步

和那不能再重复一遍的岁月

时光那么无情

青春注定要和我们诀别

时光可也有意呵

毕竟给了我们

璀璨的韶华和炽热的血液

我们对时光

该说些什么呢

是尤怨

还是感谢

青春很美,可青春总会散场,散场后,生活重新在某处开始。

1982年,大学毕业的汪国真,坐上北上的车,成为了《中国文艺年鉴》的一名文字编辑。

此时的他,满怀理想和期待。

为了让编辑排版更美丽,他报名参加绘画班,工作之余,他写诗,画画,还练习书法,偶尔也学习音乐。

1985年,他决定专门写诗,当时朦胧诗还在持续走红,可是汪国真并不想效仿朦胧诗的写法,他想找到自己的风格,要形成一种“汪国真体”。

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感觉,只写20行左右的诗,要富有哲理,也要贴近青年人的生活。

他关注的,不是热点,也不是应景的事情,大多数都是人类情感上普遍与永恒性的主题,例如爱情、友情、亲情、事业等。汪国真曾想,一百年后仍然会有人失恋,仍然会遇到送别的场合,那么自己的诗就会长久存在。

可是,相比于朦胧诗来说,他选择的路,并不受欢迎,而是充满阻碍。

很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遭受不断被拒稿的艰难处境之中。

对于这种选择,汪国真写诗说:

你的路

已经走了很长很长

走了很长

可还是看不到风光

看不到风光

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没有风帆的船

不比死了强

没有罗盘的风帆

只能四处去流浪

如果你是鱼 不要迷恋天空

如果你是鸟 不要痴情海洋

——《选择》

在诗歌面前,他决定坚持,决定只做自己,为别人着想,为自己而活。

为别人着想,是为了高尚。

为自己而活,是为了洒脱。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7)

06

汪国真写诗,可是写诗的人太多,汪国真要从里面走出来,还需要跨过很多障碍。

自从1984年《微笑着走向生活》发表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他的诗的美丽,虽然他也不时有诗歌问世,但是他离成名,总是还差一点。

为了促成诗歌的发表,他不仅到处投稿,而且还亲自拿着写满诗歌的本子,跑到编辑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构思。

然而,还没有一个人能认可他的诗歌。

苦闷之中,他写《热爱生命》,是为了激励自己。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他确实也在风雨兼程,一方面努力创作,一方面积极投稿。

1987年,在妹妹汪玉华的引荐下,汪国真和杜卫东初次见面。作为刊物副主编,杜卫东是有才华和眼光的,但初次见面,他需要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诗歌里找答案。

杜卫东问汪国真:“你写诗?”

汪国真还是自信而真诚地点点头,微笑着从衬衫的口袋里掏出几页稿纸递了过去:“这是我最近写的几首诗,请指点。”又有些腼腆地补充说:“我很喜欢读《追求》,不知道这些诗能不能在《追求》上占一点版面?”

杜卫东没有说话,看着那些诗,越看越觉得有趣,等到看到那首《热爱生命》时,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眼前的这些诗不故作高深、不故弄玄虚,而是以白描的手法、质朴的语言来解悟人生、阐发哲理,这些都与《追求》的整体风格刚好一致。

原本杂志是不刊发诗歌的,可是杜卫东破了这个惯例,将汪国真的诗歌刊发出去,而且是在最显著的位置上。

这一刊发,引起了连锁反应,很多刊物纷纷转载汪国真的诗,汪国真火了,无数青年反复吟咏他的诗、抄录他的诗,记住了他的名字。

可是两年前,他还在因为诗歌没法发表而烦恼: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何必要细细地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如果能够大方

何必显得猥琐

如果能够潇洒

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种快乐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记得汪国真有句诗说:

我叹世事多变幻,世事望我却依然。

世上之事,变幻无常,昨天好,今天不好;今天不好,也许明天就好。世间事,多是无常的,可是对于我们来说,人生却只有这一次,你在无常的世事面前,永远是那个少不更事的孩子。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8)

07

汪国真红了,那时候他有多火呢?

学苑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孟光的妻子是一位英语老师,她发现,学生们上课时都在偷偷抄着什么东西。她就找来几个学生,问他们:“你们上课的时候在抄什么?”

学生告诉她:“抄诗。”老师很意

又问:“你们抄的是谁的诗?”

回答说:“汪国真的诗。”

当时她并不知道汪国真是谁,就很好奇地追问:“他的诗很好吗?”

大家笑着回答她:“每个学校的学生都在抄他的诗呢。”

有人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年轻学生有三个时髦行为:学许国璋英语、练庞中华字帖、读汪国真的诗。

汪国真火遍了全国。

人生总是在不断跨越自己,失败时跨越失败,成功时跨越成功,平淡时跨越平淡,困难时跨越困难,但无论什么,总要自己跨越。

汪国真说:

我们可以欺瞒别人

却无法欺瞒自己

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

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

向上的路

总是坎坷又崎岖

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

真是不容易

有人悲哀

有人欣喜

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

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有同学问他最喜欢的座右铭是什么?

他回答:“我写给自己的座右铭是‘为别人着想,为自己而活’。

能够为别人着想,才不失为高尚;愿为自己而活,才不失活得洒脱。

社会的舆论、世俗的偏见、旁人的议论,都不能左右我的个性和我选择的目标,这就是我的所谓‘为自己而活’。”

有同学问他为什么活着?

他说不辜负生命。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9)

08

汪国真很会写诗,但他会的不只是写诗。

除了写诗,汪国真书法很好。

除了书法,汪国真画画也有造诣,尤其是画竹。

除了画画,汪国真会作曲,2009年,他开了属于自己的音乐会。

2013年农历七夕,在《为你读诗》的特别节目中,汪国真为听者奉上了他的读诗,而配乐也来自汪国真的原创音乐。他读的是《嫁给幸福》:

有一个未来的目标

总能让我们欢欣鼓舞

就像飞向火光的飞蛾

甘愿做烈焰的俘虏

摆动着的是你不停的脚步

飞旋着的是你美丽的流苏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

谁能说得清

什么是甜

什么是苦

只知道

确定了就义无反顾

要输就输给追求

要嫁就嫁给幸福

人生没有一定要做什么,这样才是自由的人生。

汪国真写诗,是因为喜欢,汪国真做音乐,也是因为喜欢,他在尽力让自己变得崇高。

他的孩子上学的时候,看见周围的人都穿着名牌,儿子就想要名牌服装,有一次汪国真穿着很普通的服装带着儿子去签售会,他站在台上,找他签名的人多不胜数,人们尊敬他,是因为他这个人,而不是因为他穿的衣服。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只有自己足够优秀,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或是因为深刻

或是因为思想

或是因为创造

或是因为高尚

或是因为改变历史进程

或是因为造福社稷 功德无量

总有一些人

闪烁在人类历史的星空上

是啊

这名牌 那名牌

何牌能比 自身就是名牌

这闪光 那闪光

何光能胜 奋斗之光

2015年4月26日,汪国真离开了这个世界。

汪国真活着时,就饱受文学界非议,有人说他的诗不是诗,有人说他在贩卖心灵鸡汤,有人看不上他,有人喜欢他,可他还是汪国真,始终只是汪国真。

记得梁启超说过,只有庸人,才会没有赞赏也没有批评。

汪国真并非庸人,他一生都在和平庸斗争,为自己的生命着色。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10)

09

人这一生,会迷茫,会失落,会迷失自己,所有这些情况下,我们都只能自己争渡,因为没有人能帮我们做选择,最终选择什么,还是自己的事情。

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一些鼓励,需要一些灯,有了这些,才知道自己行走在一条什么样的路上。

汪国真是一个人,他真正做了自己。

汪国真是一条路,他选择了自己。

汪国真是一盏灯,当你想做自己而不能,读他就会发现某种鼓励。

关于心灵,他说:

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

但一定可以

使自己崇高

关于名利,他说:

为什么要别人承认我

只要路没有错

名利从来是鲜花

也是枷锁

关于人生的低谷,他说:

要当英雄不妨先当狗熊,

怕只怕对什么都无动于衷。

河上没有桥还可以等待结冰,

走过漫长的黑夜便是黎明。

关于生活,他说: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 还要栽培苦涩

关于爱情,他说:

死怎能不,从容不迫,

爱又怎能,无动于衷,

只要彼此爱过一次,

就是无憾的人生。

汪国真最经典的一句话(既然选择了远方)(11)

10

人生百年,不长不短。

有些人只知道一种人生,而有些人却过了很多种人生。

读懂一个人的一生,我们就读懂了一种人生。

读懂三毛,我们就读懂了洒脱和自由;

读懂苏东坡,我们就读懂了豪放和乐观;

读懂陶渊明,我们就知道在名利场中,另一种选择是在田园里固穷节;

读懂汪曾祺,我们知道人生是用来玩的;

读懂了黄永玉,就知道,好玩也是一种态度。

我们读汪国真,读他的人,也读他的诗,他有过落魄的时候,也有过辉煌的时候,但他始终只是自己。

我们阅读别人,也不是为了成为谁,而是为了成为自己。

文|不有趣灵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