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厚德福北京店同兴园、厚德福都开始挂4个罗圈幌。后来名气大了都不挂幌了,这样的店都称作饭庄。饭庄在民国时期的齐齐哈尔,已经是稀有了。我知道的有3家4个幌级别的,他们是同兴园、厚德福和龙江饭店。现在饭店已经很少有挂幌的了。饭店的酒旗一个幌,一般挂左边,表示尊敬。历史上尊左为大、尊右为大是随着历史朝代不同而变化的。明朝,朱元璋改变元朝的礼法,重新变成尊左为大,此后一直延续到清朝、民国。随着饭店的经营项目变多、经营场地变大,饭店的幌分别挂2、4、6、8个,最多为8个。曾经北京的“东来顺”回族饭店挂过8个幌,因为“东来顺”不仅能做包办酒席,还能承揽国家宴会;不仅能做回族的饭菜,还能做满、汉、朝鲜、藏、蒙古、维吾尔等民族的饭菜;不仅能做普通的饭菜,还能做僧、道、尼的全素宴席。所以“东来顺”挂8个幌,没有人其它饭店能反对它,没有人其它饭店能在经营项目上超过它。清末北京饭店的幌子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1)

画中的厚德福

清末齐齐哈尔作为一个边疆城市,虽贵为当时黑龙江的将军驻地,但老字号不算多,而至今几乎消失殆尽。前些日子介绍了同兴园饭庄,今天介绍一下同兴园的竞争对手厚德福饭庄。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2)

罗圈幌

从饭店的罗圈幌说起

齐齐哈尔饭店开始挂幌,也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民国以前挂的幌都是一块木牌子,下面系着红布或者是类似“酒旗”类的布幌子。而开始挂罗圈幌,是在清末民初,关内流民进入“关东”,在黑龙江“首府”齐齐哈尔开饭店的时候渐渐兴起的。为什么叫“罗圈幌”呢?此幌使用薄木板或者塑料板围成罗圈形状,象征着饭店使用的笼屉或者筛罗,借以表示饭店。罗圈上一般装饰上“福、禄、寿、喜”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也有直接写上饭店名号的或者直接写上吉祥话的。罗圈上面系着三根绳子,意为天、地、人三才,祈愿饭店能利用天、地、人三才之道指导店主避凶趋吉,走向成功的大道。绳子上装饰一些绸布或者塑料的花朵。罗圈下面是满满一圈的布条或者塑料条,粗细均匀,整整齐齐,像刚从锅里捞出的面条一般,寓意圆满长久。红色的条子代表经营满、汉、朝鲜等民族吃食的饭店;蓝色的条子代表经营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吃食的饭店。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3)

饭店的酒旗

一个幌,一般挂左边,表示尊敬。历史上尊左为大、尊右为大是随着历史朝代不同而变化的。明朝,朱元璋改变元朝的礼法,重新变成尊左为大,此后一直延续到清朝、民国。随着饭店的经营项目变多、经营场地变大,饭店的幌分别挂2、4、6、8个,最多为8个。曾经北京的“东来顺”回族饭店挂过8个幌,因为“东来顺”不仅能做包办酒席,还能承揽国家宴会;不仅能做回族的饭菜,还能做满、汉、朝鲜、藏、蒙古、维吾尔等民族的饭菜;不仅能做普通的饭菜,还能做僧、道、尼的全素宴席。所以“东来顺”挂8个幌,没有人其它饭店能反对它,没有人其它饭店能在经营项目上超过它。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4)

清末北京饭店的幌子

同兴园、厚德福都开始挂4个罗圈幌。后来名气大了都不挂幌了,这样的店都称作饭庄。饭庄在民国时期的齐齐哈尔,已经是稀有了。我知道的有3家4个幌级别的,他们是同兴园、厚德福和龙江饭店。现在饭店已经很少有挂幌的了。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5)

厚德福北京店

厚德福,“中国最早的全国连锁餐饮机构”

在中国餐饮业发展史上,厚德福酒楼以规模最大、开设分店最多而著称,有“名满全国的馆子”之称。据史料记载,厚德福曾在中国的天津、南京、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长春、青岛、上海、重庆、西安、北碚、昆明等十几个城市及香港、台湾地区都有分号。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6)

厚德福酒楼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掌柜的是河南杞县人,名叫陈莲堂,曾经当过厨子,精于烹调。酒楼的大股东是梁芝山先生,梁芝山是一代文学大师梁实秋的祖父。从此,京城有了第一家专做豫菜的饭馆。

依梁实秋先生的说法,“厚德福饭庄开业之际,正逢帝制瓦崩,民国初建,在袁世凯当国之时,他喜欢用河南菜肴待客,久而久之,一些官宦也投其所好,竞相效仿,使得厚德福名声鹊起,生意日盛。”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7)

厚德福北京店全貌

厚德福的买卖这么火,不仅沾了袁世凯的光,还有地道的豫菜口味可口的原因。厚德福最有名的一道菜就是铁锅蛋。这铁锅蛋又称“铁碗烧鸡蛋”,以鸡蛋、虾仁、海参丁等为原料,用的是特制的铁锅盖放火上烧红。鸡蛋打入碗内,搅匀,放入火腿丁、荸荠丁、虾子和海米、味精、料酒、盐水,铁锅放在小火上,将大油注到蛋浆里,用勺慢慢搅动,防止蛋浆抓锅。等到蛋浆八成熟的时候,用火钩挂住烧红的铁锅盖盖在铁锅上,利用盖子的高温,将蛋浆烤凝结,暄起来。蛋浆糨皮发亮,色泽红黄,油润明亮,鲜嫩软香。

厚德福叫绝的还有洛阳水席。水席以烩为基本烹饪技法,讲究吃一道菜撤换一道餐具,像行云流水一般,所以叫做“水席”。水席口味以酸辣为主,席中菜用料丰富,讲究色调、口味搭配。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8)

金鱼胡同大致位置,位于现在玉坤小区,医药商厦后身

齐齐哈尔厚德福

民国19年(1930年)5月,厚德福的分号开到了齐齐哈尔,地址在正阳大街原储金会储金会指群众在政府或集体组织的支持下自愿集资,以储金借贷的方式开展互救互济活动,共同克服自然灾害及其他困难,以保证基本生活需求的一种民间合作性自我保障组织。)大约在今百货大楼对面,卜奎大街路东,二马路南侧。老店内部员工称之为厚德福南饭庄。

开业时资本核大洋5000元。饭庄的装修、设施、设备以及经营方式完全按北京总店的规矩运行。饭庄门外也有过节的牌匾,左右各一个抱柱,各挂一块竖匾,是由当时在北京就职于外交部的刘哲所题写,上联是“北京天津滨江分此”,下联是“包办酒席随意便酌”,牌匾上“厚德福饭庄”。

饭庄内设间壁单间雅座19个,大厅可坐80人。刚开业,齐齐哈尔一些达官贵人也想尝试一下袁世凯的口味,故而饭庄门庭若市。从而引起了同兴园的注意,开始了明争暗斗,导致厚德福逐渐式微,难以维持生计。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9)

厚德福饭庄遗留建筑(现在已经拆除),西、北两侧的楼房。金鱼胡同20号

调整经营策略,扭亏为盈。(90年前,齐齐哈尔街头已经有派发传单的了)

此时陈莲塘特从北京赶来,增加北方口味菜品,降低菜价。并且将饭庄的名菜介绍、菜品价格和设施设备介绍印成了传单、露布(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酒旗一类的),四处散发、张贴。并设立了外卖以及加工一些半成品进行销售。这些经营手段都是当时齐齐哈尔大饭庄羞于使用的手段,但厚德福就是敢于放下身段,勇于求生。1930年底,就弥补上了亏损,还略有盈余。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10)

陈莲塘,伙计尊称其为“连翁总经理”

厚德福的“圈地运动”

由于饭店规模限制,很难与同兴园抗衡。厚德福于民国26年(1937年),以伪币9000元自购房产一处,当时叫“金鱼胡同”,位于现在玉坤小区,医药商厦后身。经过翻盖、修缮,到民国28年(1939年)已经形成西、北两侧楼房,东西两侧平房的一套四合院。四合院中心可搭台唱堂会,用餐人数可同时达到300人。又在此套四合院周围租赁、购置房产,先后增添了栈房(仓库)、冷窖(储藏蔬菜水果、冰块)、猪圈、鸭舍以及伙计的宿舍等。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11)

一面坡原厚得福酒楼,“中华巴洛克”建筑

增加北方口味菜品以及厚德福德“养鸭”事业

厚德福初营业时完全以豫菜为主,渐渐发现并不适合齐齐哈尔当地人的口味,便逐渐把菜品改成适合当地人口味的菜品。增添了燕翅全席、鱼翅席、鱼唇席、海参席、全素席以及婚丧嫁娶的普通席;增加了焖炉烤鸭、铁锅鸡蛋、一品锅涮羊肉、扒熊掌、烧鱼唇等300多个品种。

焖炉烤鸭是从北京引进来的,起初,鸭子全是从北京运输来的。由于畅销,供不应求,而且北京运输来的成本极高。厚德福就买地自建鸭舍,专人饲养育肥鸭子。既保持了焖炉烤鸭的品质,又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同时,新的菜品:炸鸭肝、炸鸭腰、烩鸭舌、拌鸭掌、红焖鸭、清蒸鸭、扒鸭等又应运而生,都成了厚德福当时在齐齐哈尔的名菜。让竞争对手无法解决原材料问题,从而失去一些竞争优势。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12)

1948年9月3日拍摄的这张照片,是哈尔滨人杨荫桐、张英琴的结婚合影,拍摄地点在哈尔滨厚德福店内礼堂。

厚德福自己的“外卖小哥”团队

1930年9月,陈莲塘从北京来齐齐哈尔改善当时的经营困境,决定开始做外卖生意,成立了齐齐哈尔最早的“外卖小哥”团队。不论远近、时间早晚、收入多少,哪怕顾客只要一碗鸡丝面,厚德福的“外卖小哥”也会准时送达。还会按照客户的要求,带着工具,到现场摆台,现场制作食品。送外卖的方式大致有三种:1、路途远、账款数量大的、菜品购买量大的以及需要现场制作的,汽车送;2、路途远、路况好、菜品一个食盒,可以装下的,用安装特殊铁框的自行车送;3、路途近、路况不好的徒步送。送外卖的食盒是一种三层提盒。一般情况下层装点心、主食;中层放整鸭之类的大件;上层分八个小格,放八种熘炒。为了保温,都带水座,当然水座是有塞子的,以免热水溢出。就这样厚德福自己的民国齐齐哈尔的首支“外卖小哥”团队,创造了新的卖点,成为支撑厚德福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这支团队,一直到1946年才解散。

餐饮古今历史(民国齐齐哈尔厚德福)(13)

香港厚德福初创时期合影,此时陈莲塘已经70岁

厚德福的结局

民国34年(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厚德福一度与伪“第三军管区军需处”合办,改名为“国兵会馆”,厚德福人员不变,伪“军需处”派来两人支撑门面。同年陈莲塘最后一次到齐齐哈尔市,任命刘凤祥任经理,此时陈莲塘已经70多岁,他知道自己再也不会来东北了。民国35年(1946年)厚德福重新集股恢复营业。而此时内战也使齐齐哈尔厚德福与总店失去联系。1952年经齐齐哈尔市政府批准歇业。

1954年陈莲塘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厚德福饭庄各地分店大多数都在1954年前后关店。一代商业奇才的连锁饭店人亡店息,令人感叹!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