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爱吃煎饼吗(山东人的煎饼情结)
山东人爱吃煎饼吗(山东人的煎饼情结)煎饼卷大葱根据煎饼的配料,可以分为纯麦煎饼、面煎饼、玉米煎饼、小米面煎饼、豆面煎饼、高梁面煎饼、地瓜面煎饼等等。每种煎饼口味不同,但是都焦酥喷香。根据做法不同,又有酸煎饼(将面糊发酵后制作)、摊煎饼(在做好的煎饼上放上菜,在鏊子上摊开做熟)、曲阜煎饼(用蔬菜或者糖等佐料做馅烘干)等。烙煎饼雕塑煎饼是山东人的一种传统主食,发源自何时难以追溯。上个世纪初,由于山东地区人多地少,东北地广人稀,怀揣梦想的山东汉子纷纷闯关东,在闯关东的路上,大家带的主要食物就是煎饼。这是因为,一方面煎饼含水分少,便于储存,不容易发霉变质。二是携带方便,随吃随取,由于长期背在身上,带着身体的体温,即使在冬天都不容易变硬导致咬不动。从此,煎饼走出山东,传遍全国各地。革命战争时期,煎饼更是临沂人支前的主要物品,纯朴的沂蒙妇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前线将士送去了物质食粮,也送去了精神支持。陈毅元帅曾经深情地说:“我就是躺在棺材
外省人一提到山东,很多人想到了“煎饼卷大葱”,煎饼配上山东人的的特殊方言,纯朴山东大汉的形象跃然纸上,好像煎饼就是山东人的标签。
山东大汉吃煎饼
山东大汉吃煎饼
然而,不是每个地市的山东人都喜欢吃煎饼,在鲁中的泰安和鲁南的临沂、济宁、菏泽、枣庄食用煎饼较多,鲁北和胶东则几乎没有。而以临沂市的煎饼最为有名。临沂煎饼又称沂蒙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由于一年四季吃煎饼,山东人的牙可是练出来了,咬啥都不在话下。外省人贸然吃煎饼还真是撕不动,嚼不烂。
烙煎饼雕塑
煎饼的来源煎饼是山东人的一种传统主食,发源自何时难以追溯。上个世纪初,由于山东地区人多地少,东北地广人稀,怀揣梦想的山东汉子纷纷闯关东,在闯关东的路上,大家带的主要食物就是煎饼。这是因为,一方面煎饼含水分少,便于储存,不容易发霉变质。二是携带方便,随吃随取,由于长期背在身上,带着身体的体温,即使在冬天都不容易变硬导致咬不动。从此,煎饼走出山东,传遍全国各地。革命战争时期,煎饼更是临沂人支前的主要物品,纯朴的沂蒙妇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前线将士送去了物质食粮,也送去了精神支持。陈毅元帅曾经深情地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沂蒙妇女烙煎饼
煎饼的种类根据煎饼的配料,可以分为纯麦煎饼、面煎饼、玉米煎饼、小米面煎饼、豆面煎饼、高梁面煎饼、地瓜面煎饼等等。每种煎饼口味不同,但是都焦酥喷香。根据做法不同,又有酸煎饼(将面糊发酵后制作)、摊煎饼(在做好的煎饼上放上菜,在鏊子上摊开做熟)、曲阜煎饼(用蔬菜或者糖等佐料做馅烘干)等。
煎饼卷大葱
煎饼的做法选取麦子、高粱、玉米、谷子、地瓜干等粮食为原料,经过淘洗、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糊状,放在烧热的鏊子上用竹刮片或尺板子推匀,烙熟。它“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风味堪称一绝。在临沂,几乎家家户户都烙煎饼。不会烙煎饼的妇女是被鄙视的,甚至会不会烙煎饼成为了找媳妇的条件。
磨制粮食
烙煎饼
我的煎饼情结我八十年代出生于沂蒙山区的农村,小时候家里不是很宽裕,上初中和高中时,需要住校,因为没有多余的钱用来买食物,每次周日下午去上学时,母亲就给带一大摞煎饼,正好够吃六天的,吃没下周来接着拿。高中时候,学习比较紧,总是一手拿着煎饼卷大葱或煮鸡蛋,另一手用于看书,既撑饱又方便还省时。工作后,机器煎饼越来越普及,但还是思念手工煎饼的味道。母亲由于年龄增大,一般也不烙了,但是仍然怀念母亲做的手工煎饼,那种香味机器是做不出来的。
手工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