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eno班尼路什么档次(你的班尼路Baleno是这样一步步被卖的......)
baleno班尼路什么档次(你的班尼路Baleno是这样一步步被卖的......)黄教主那时候还不是汗血宝马靴子的主人、也不是自黑的闹太套的“凡客”小编还能想起来的就是黄教主:想到当年,小编被爹妈拉着逛街买衣服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广告牌上竟然有刘天王和王天后~ 能不激动咩!(啧啧,早年的衣服款式多么的质朴)虽然,在当下天王天后这个前缀可能已经烂大街,但是不可否认,颇具神秘气质的王菲给班尼路早年在宣传打开了一扇掘金大门。
说一个对很多80后伤感的消息......最近,班尼路Baleno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服饰品牌被其母公司德永佳集团有限公司以2.5亿元的价格出售掉了......
说起这个红遍大江南北的牌子,估计很多读者老爷脑海中闪现出的都是这样一幅幅广告牌的形象,比如这位:
(↑ 销魂的支势)
当当当! 刘天王。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木错,这句话在广告界里尤其受用。
想到当年,小编被爹妈拉着逛街买衣服的时候,映入眼帘的广告牌上竟然有刘天王和王天后~ 能不激动咩!
(啧啧,早年的衣服款式多么的质朴)
虽然,在当下天王天后这个前缀可能已经烂大街,但是不可否认,颇具神秘气质的王菲给班尼路早年在宣传打开了一扇掘金大门。
小编还能想起来的就是黄教主:
黄教主那时候还不是汗血宝马靴子的主人、也不是自黑的闹太套的“凡客”
(恩,没错你不是演技派...)
还有一位绝对不能不提 ↓
似乎这句话,“班尼路 牌子!”立了个Flag(请阅读君自行百度搜索:什么是立FLAG),预示着班尼路未来的走向。
究竟是什么使 班尼路 淡出人们的视线?
—真!相?—
1.精英们的嫌弃
当年,电影市场火了一把的电影《疯狂的石头》里演员黄渤那句:“班尼路,牌子!”让观众们捧腹大笑之后,虽然让班尼路这个牌子传遍了大江南北,但是不知是否一语成谶,中国“精英白领们”纷纷对班尼路避之不及。
根据吸引力法则,心想一个被“蠢贼”心心念念的东西能好到哪里去?从时尚身份象征到低端廉价代名词。电影中被口口相传的班尼路虽然博足了眼球,但是却无法带给人们高端的满足感,相反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留下了满满的恶趣味!
然后回看疯狂的石头的海报,赫然发现当年的出品人里:
原来有刘天王的身影,于是天王借花献佛,顺水推舟,当时还跟班尼路有代言签约的天王,于是好心让黄渤来个“植入广告”,只是这次好心办了坏事。
现实中的无数案例告诉人们,广告植入除了为企业品牌提升知名度和曝光度外,还必须时刻以积极的正能量面向受众。须知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为一时爆料而牺牲长久以来积累的口碑,很可能得不偿失追悔晚矣。
2.同业竞争惨烈
追溯班尼路的历史,它最早诞生于1981年的香港(品牌主打意大利风格),1996年被德永佳集团收购,后经过全新包装进入大陆市场。班尼路以休闲服饰为主,将消费人群的年龄定为18—40岁。由于当时的市场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品牌竞争并不激烈,因而经营顺风顺水,迅速占领了全国各大城市的主流商圈,并获得消费者的追捧。其POLO衫上的logo小鲸鱼也一度是拉风的标配,在很多80、90后的心中,班尼路代表着青春的记忆。
2012年班尼路在大陆的发展达到了顶峰,门店扩张至4044家,然而繁荣背后,危机也悄然临近——随着时代的发展,服装市场的品牌竞争日趋激烈,库存积压和关店潮成为班尼路的最大困扰,大量门店由之前的城市购物中心沦落为街边小店。与此形成对照,2014年3月德永佳的库存额高达18.98亿港元。许多经销商希望通过拼命压价来降低库存,但也只限一时的饮鸩止渴。
时至今日,中国一二线城市的主流商圈已很难看到班尼路的身影。在班尼路的天猫旗舰店,排在销售榜首位的商品竟是一款单价36元的短袖T裇,月销量仅1600件多一点。这样的业绩几乎让人大跌眼镜。
3.失去了年轻人
以班尼路为代表的早期“混血”品牌,通过最初的渠道资源,占领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市场饱和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品牌老化、调性单一、缺少传播互动等营销劣势越来越凸显。尤其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过往的信息不对称开始消解,人们的品牌意识逐渐苏醒。
庞大的中国市场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近些年以优衣库等为代表的国际快时尚品牌迅速扩张。据相关机构统计,目前全球十大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大陆的门店超过1400多家,其中去年的开店数为330家,同比增长27.5%。此外,还有江浙一带以美特斯邦威、森马等为代表的休闲品牌,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虎视眈眈。
在服装行业的传统模式中,新品开发从设计到生产大概需要经历3—6个月的周期然后才能批量上市。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现在ZARA等新锐品牌只用14天即可完成这一周期。风格多样,快速迭代,只有紧贴年轻群体的消费习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只有卖不出去的便宜货,没有卖不出去的高价品。
品牌的要义在于给人一个消费的理由,引导人们为高溢价的附加值付费。小众品牌,个性定制,场景消费,精准速递……市场日益细分,品牌的营销策略也要与时俱进。面对时代的冲击,唯有意志坚定,灵活多变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如何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中摆脱低端制造业的链条?是关注当下盈利,还是深耕品牌价值,班尼路的离去留给人们无限的思考。
作者:刘雨萧 第一财经广播《中国财经60分》主播
监制:王俊稷
声明:本文内容仅做参考,不对个人收益负责。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第一财经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