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伊通河不让钓鱼(在伊通河钓鱼到底对不对)

为什么伊通河不让钓鱼(在伊通河钓鱼到底对不对)记者踏查:王先生表示,他这么说并不代表赞同在伊通河钓鱼的行为,毕竟伊通河上是禁止垂钓的。“钓鱼者经常会在河畔留下烟头、塑料袋、食品袋等垃圾,对伊通河两岸的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王先生说,“作为城市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这个城市的规则,不被规则所允许的,就应该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我们就应该自发抵制。”钓鱼者经常会留下很多垃圾市民郭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上下班时,都会发现在和美路与畅溪街交会处的伊通河畔,有大量市民垂钓。“每天都差不多能看到近百人在钓鱼,如果天气晴好时,人会更多。”郭先生说,“这些钓鱼者,好像没有看到附近的禁止垂钓的警示牌,但是他们也是怕管理人员的,所以总是在管理人员上班前和下班后钓鱼。”“我算是长春的‘坐地户’了,一直住在伊通河附近,我见证了伊通河由浊到清的这个过程,也看到了长春市政府整治伊通河生态环境的力度。”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钓鱼现象,说明伊通河

为什么伊通河不让钓鱼(在伊通河钓鱼到底对不对)(1)

为什么伊通河不让钓鱼(在伊通河钓鱼到底对不对)(2)

在伊通河畔,聚集着大量垂钓爱好者 实习生 李嘉欣 摄

近几年,随着伊通河治理工程的推进,伊通河生态环境的改变,是每个长春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伊通河沿岸也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与管理人员“打游击战”的垂钓爱好者。

近日,有多名市民致电长春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反映了这一现象。有的市民认为,垂钓者影响了两岸的环境卫生,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应该禁止在伊通河畔垂钓。也有市民来电询问,为何不允许在伊通河畔钓鱼?对此,长春晚报记者进行了踏查。

市民反映:

钓鱼者经常会留下很多垃圾

市民郭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上下班时,都会发现在和美路与畅溪街交会处的伊通河畔,有大量市民垂钓。“每天都差不多能看到近百人在钓鱼,如果天气晴好时,人会更多。”郭先生说,“这些钓鱼者,好像没有看到附近的禁止垂钓的警示牌,但是他们也是怕管理人员的,所以总是在管理人员上班前和下班后钓鱼。”

“我算是长春的‘坐地户’了,一直住在伊通河附近,我见证了伊通河由浊到清的这个过程,也看到了长春市政府整治伊通河生态环境的力度。”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钓鱼现象,说明伊通河的生态环境变好了,如果河水像几十年前那样浑浊不堪,臭味四溢,我才不信会有人到这里钓鱼呢!”

王先生表示,他这么说并不代表赞同在伊通河钓鱼的行为,毕竟伊通河上是禁止垂钓的。“钓鱼者经常会在河畔留下烟头、塑料袋、食品袋等垃圾,对伊通河两岸的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王先生说,“作为城市的一份子,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这个城市的规则,不被规则所允许的,就应该是一种不文明行为,我们就应该自发抵制。”

记者踏查:

垂钓者会避开执法人员

6月16日9时,记者来到和美路与畅溪街交会处的伊通河岸。此时,阳光暖暖地洒下来,伴随着和煦的微风,空气中飘着阵阵花香、草香、泥土香。

河水荡起阵阵涟漪,伊通河秩序维护处的执法车在伊通河两岸穿梭着。记者在沿线3公里左右的距离观察了近两个小时,并没有发现垂钓者的身影。

身着“伊通河管护”字样服装的工作人员正在河畔低着头捡垃圾,他向记者说明了原因:“白天的时候,一直有秩序维护处的人检查,垂钓的人就走了。等到晚上和清晨,秩序维护处的人下班了,垂钓的人就又来了。尤其是周六和周日,老多人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没有停下手里捡垃圾的动作,“一些小烟头就是垂钓的人扔的。”

记者拦住了路过的伊通河秩序维护处的小摩托车,一名王姓工作人员抬起黝黑的面庞,向记者讲述:“早6点到晚6点,我们上班时间遇到垂钓的市民,会立即进行劝告。这些人一般都是退休的老年人,除了偶尔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垂钓者,大多数比较配合。”

同时,王先生有些哭笑不得:“早晨6点到7点是我们劝说市民的高峰期,因为我们6点上班,6点前,会有不少市民来此垂钓。到我们上班点儿了,有的市民就走了。”王先生挠挠头有些无奈地说,“走是走了,晚上我们下班,垂钓的人就又来了。”

垂钓者——

“就是图个乐呵”

当晚6时30分,长春晚报记者再次前往和美路与畅溪街交会处伊通河沿线,还没等到达目的地,就发现车辆渐渐多了起来。到达伊通河沿线后,记者发现,附近停车场的车已经停满了。不时会有身背钓鱼竿,拎着抄网等钓鱼装备的市民从停车场车行道上横穿马路到达对岸。

约500米的河堤边,记者看到了近50位垂钓的市民,场面颇为壮观。其中垂钓者多数为老年男士,也不乏女士、年轻人和陪伴的孩童。他们大多戴着帽子,坐在小板凳上,手撑钓鱼竿,眼睛注视着水面漂浮的浮漂,悠然地等待着鱼儿来咬钩,偶尔有鱼上钩的时候,抛竿、提竿、溜鱼、收鱼、再上食、再抛竿……动作一气呵成。

记者挨个朝垂钓者的小桶里看了看,除了一位垂钓者的桶里有几条小鱼,其余的多数只有一两条泥鳅。

其中一位老者取下钓到的鱼后一把扔回河里,“我们年纪大了,出来钓鱼也不吃,就是图个乐呵。”一位收获颇丰的女士边钓边乐呵呵地和家人说:“再钓几条够吃一顿了。”

旁观者——

这样真的安全吗?

有的人安静地看着河面,有的人和身边的老友聊着天,有的人还随身带着口粮,边钓鱼边吃上一口……看似是平静祥和的画面,可是仔细一看,不禁让人有些担心。

垂钓者多数坐在河边的石头斜坡处,没有任何防护,记者用脚踩了踩离岸边最近的石头,发现有一些已经松动。

记者还看到两位年轻男士在高处倾斜的河堤上横躺着,大半个身体倾斜出来,用渔网向河里掏着,旁边还放置着小桶。让人不禁产生疑问:锋利的鱼钩,松动的石块,河边的孩童,斜坡处坐着的垂钓者……这样真的安全吗?

记者还注意到,在现场的草坪上,虽然附近就有垃圾箱,但是仍有一些钓鱼者将食品袋、烟头等垃圾随手丢弃在草地上,与伊通河的景致相比,非常不协调。

管理方——

已经开放了两个垂钓点

针对市民向12345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反映的问题,伊通河管委会进行了回复:伊通河管委会会加强对钓鱼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加大巡逻频次,对钓鱼的市民进行劝阻。

也有一些市民咨询伊通河沿岸为何不允许市民钓鱼,对此,伊通河管委会表示,目前伊通河沿线参照景区标准进行管理,所以不允许市民钓鱼,希望市民理解。

记者联系上了伊通河管委会行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崔先生。崔先生表示,市民对伊通河垂钓一般有两种意见,一是“你们为啥不让我钓?”一是“你们为啥让他们钓?”

崔先生说,根据《长春市公园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伊通河沿线非景钓区禁止钓鱼,禁止捕鱼。尤为重要的是,伊通河管委会建议市民从自身安全考虑,不要去垂钓。“6月份已经进入汛期,伊通河的上游是新立城水库,开闸放水时都是临时才能得到通知。水流特别急,很容易出现危险。”崔先生说。

据其介绍,为了对市民的安全负责,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秩序维护处的100余名工作人员巡逻的频次增加了,但是对于“打游击战”的钓鱼者,他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崔先生表示,市民如果想要垂钓,可以到规定的垂钓点内。目前伊通河已经开放了两个垂钓点,并且有专业人员维护垂钓点的安全。如果市民到景钓区,最好是白天来,不要在凌晨或者是晚上垂钓。

“咱们伊通河旁边的灯有的不够亮,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崔先生说,“我们不是要剥夺市民垂钓的乐趣。保证民众的安全,维护伊通河沿线的秩序,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此前一周噪声污染、 占道经营等问题 最受关注

此前一周,长春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受理市民有效反映23682件,环比小幅上升。

其中,市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与此前的热点问题基本一致,排名靠前的问题分别是——占道经营、噪声污染、物业管理、交通秩序,其中噪声污染、占道经营、环境卫生问题环比上升幅度较大;尽管物业管理问题排名靠前,但是较此前有了较大的降幅,环比下降8.11%。

在民生保障方面,此前一周反映停水问题697件,较此前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据了解,这些停水问题主要是局部管道故障和重点工程排迁引起,均在较短时间内就得以解决。在停水区域方面,朝阳区、南关区、绿园区较为集中。此外,市民反映供电问题124件,供气问题144件,反映较为平稳,与上一统计周期基本持平。

市民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1.有村民反映榆树市农村地区一些废弃房屋和建筑物内有大量蝙蝠栖息,担心存在病毒传播隐患。对此,榆树市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处理。经勘察,空房内蝙蝠数量较大,林业局已上报省林业厅,成立研究蝙蝠病毒专家组后,专家组抵达保寿镇靠河村10组,对1000多只蝙蝠进行专业抓捕,并野外集体放生。

2.宽城区兆丰凯旋明珠小区有市民反映,小区自来水中有异物,居民担心水质安全。宽城区政府有关部门回复称,专业部门已完成该小区水质检测,报告显示,各项指标合格,符合饮用水标准。宽城区近一周内未收到居民投诉水质问题,下一步会持续关注该小区水质情况。

(来源:长春晚报 记者:邢阳 实习生:李嘉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