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十三行老街介绍(国庆长假遇见广州新的北京路)
广州十三行老街介绍(国庆长假遇见广州新的北京路)尽管斑驳的骑楼会给人一种历史厚重感,但再次经过“穿衣戴帽”的北京路骑楼,保有历史感之余,还多了几分时尚感。走进北京路,翻修过后的骑楼,在夜灯的映衬下,有了别样的味道。新大新的楼面上,是全国最大的户外超高清曲面屏裸眼3D。每天夜晚,关于广州、北京路的宣传动画,都会如期而至。路口的喷泉也升级改造了,在光影的配合下,呈现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过往的街坊、游客,都会被这宏伟的一幕所吸引。这震撼人心的一幕幕,都被收入我们的相册之中。
国庆前,海珠广场装饰一新,在花灯初上之时,灿烂辉煌、人山人海。
今年国庆前,作为广州2000多年的城市中心的北京路,也整饰一新,为祖国母亲庆生,同时给市民、游客提供一个好去处。
经历了将近大半年的升级改造,这条千年老街,又释放出了新的活力。
夜幕降临,北京路与中山路交界的十字路口,人头攒动。每个人都举着手机、相机,对着新大新的方向。
新大新的楼面上,是全国最大的户外超高清曲面屏裸眼3D。每天夜晚,关于广州、北京路的宣传动画,都会如期而至。
路口的喷泉也升级改造了,在光影的配合下,呈现出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
过往的街坊、游客,都会被这宏伟的一幕所吸引。这震撼人心的一幕幕,都被收入我们的相册之中。
走进北京路,翻修过后的骑楼,在夜灯的映衬下,有了别样的味道。
尽管斑驳的骑楼会给人一种历史厚重感,但再次经过“穿衣戴帽”的北京路骑楼,保有历史感之余,还多了几分时尚感。
李白巷、白沙居巷...曾经杂乱的横街窄巷,升级改造后,也焕然一新,被纳入到北京路旅游区的范围内,让这条步行街有了更多的可能。
广彩、广绣、剪纸......别具匠心的广府工艺,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展示,让更多人更近更直观地了解到广府文化。
千年的老街,在“重生”之后,以更年轻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
从有广州城开始,北京路就已经存在,并一直位于城市的中心位置,2000多年来都没有变过。
历朝历代的路面,被一层一层地覆盖,在步行街道路施工过程中被发掘,如今静静地躺在路面以下,玻璃以内,供游人参观。
而升级改造后铺设的路面,也仿照了各朝代的样式,从西汉南越国,到宋元明清,行走其中,仿佛跟随着历史的年轮回到了过去。
从前,在如今北京路与西湖路的交界处,有一座叫“拱北楼”的高楼,楼有双门拱,因此北京路曾有一个“双门底”的名字。
在广州,很多老人家,还是会把北京路称作“双门底”。
如今,拱北楼只剩下了地基遗址,这条“双门底”的街景,也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给北京路带来了不少“痕迹”。
北京路旁的西湖路,有一座始建于南汉的大佛寺。经历了千年,香火依旧缭绕。
当然,大佛寺的这座普觉楼,如今也成为了不少人来北京路的拍照打卡点。入夜后,灯火辉煌,尤为壮观。
明朝万历年间,陈李济杏和堂在北京路“银座广场”一带开铺,这就是陈李济药厂的前身。
如今,400多年的陈李济,又回到了原址,开了一个中药非遗展示馆。我们可以了解中药历史,还能进行非遗体验。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去“撑过台脚”的太平馆、美利权冰室,我们小时候买过书、买过衣服的新华书店、昌兴服装,这既是北京路的历史,也是属于我们的回忆。
这次北京路的升级改造,不仅仅是简单的“穿衣戴帽”,还让这条千年老街的历史,更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北京路都唔知有乜好行了”
“全部都系游客,冇意思了”
有人说,北京路为了打造成旅游区,很多东西都是为游客准备的,本地人根本就不会去。
难道,真是这样的?
“周末去睇《夺冠》咯”
“好啊,去青宫睇定去五月花睇?”
尽管广州的电影院很多,但北京路及周边的青宫、永汉、五月花,都是很多广州人看电影的首选。
“衰仔,陪阿妈去广百行下,今日有折扣”
“...妈,不如我喺楼下M记等你啦”
虽然广百、新大新的人流已经不复当年,但逢年过节,或商场搞促销折扣,总会吸引不少“知悭识俭”的人前去扫货。
下班路上肚子有点饿,经过惠福东美食街吃点小食,买碗牛杂垫垫肚子。
情侣约会,想不到有什么节目,逛一逛北京路,也是一种情趣。
北京路开街后,前来拍照打卡的人里,有不少人,是说着一口标准粤语的。
本地人不会去北京路,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我们还是会来北京路,行街、食饭、睇戏,北京路还是我们的北京路,这里有我们的历史,这里有我们的回忆。
游客越来越多,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这座城市、这个地方、这条街,越来越好,越来越受欢迎了。
作为广州人,我们都希望这条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步行街,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