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白府的劫难之源,从与詹王府和关家结仇开始,而白颖宇,是恶化了白家与这两家的关系的始作俑者。一是激化矛盾。我一直不明白,明明白颖园是一个极有孝心的孩子,为何白老太却一直不待见他?重温《大宅门》才懂白老太偏心老三,薄待老大的真相。白颖宇,是白府故事和事故的制造机,白府的很多劫难大抵都离不开白颖宇背后的推波助澜,他一生当中做过很多事。他,做过很多坏事,尤其这三件事。

白景琦出生,他的奶奶白老太请了吴先生批八字,老大白颖园买了白老太最爱吃的兰馨斋点心,可白老太却是满口的拒绝,很是不留情面,接着老三白颖宇同样带了从兰馨斋买来的点心,白老太却满心欢喜地吃了起来,从拒绝到欢喜,截然不同的态度,是白老太对白颖宇的偏心和对白颖园的不公。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1)

白颖园被判了斩监候,蒙狱中管事朱顺为报白颖园的救母之恩,借詹王爷上下打点从牢狱中接白颖园出来为老福晋看病的唯一机会,朱顺偷梁换柱救下了白颖园,并辗转将白颖园最终安置在了西安。

后八国联军侵华,白家全家都在西安沈宅避祸,白老太的身体越发不行,二奶奶在白萌堂临终前特意告知他白颖园并未死的消息,给了白萌堂临终最好的宽慰,而在白老太不行后,二奶奶找到白颖园并安排了他见母亲最后一面。

包裹严实的白颖园带着白老太最爱吃的点心,偷偷摸摸地进了沈宅,面对奄奄一息的母亲,白颖园眼含泪水,极少尽孝又极有孝心的白颖园掰碎了一块点心哆嗦地送到白老太的嘴中“今天您就赏儿子一个面,吃一口,妈,好让儿子尽点孝心”,可白老太早已没了力气,只能含着点心,直到白老太咽下最后一口气,她都未能吃上一口老大的点心,却唯独只留下眼角划落的一滴泪,和白颖园跪在门外想哭却不能哭、想脱口叫一声“妈”却只能硬憋着的极致悲痛。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2)

我一直不明白,明明白颖园是一个极有孝心的孩子,为何白老太却一直不待见他?重温《大宅门》才懂白老太偏心老三,薄待老大的真相。

老三白颖宇,从暗淡到高光

白颖宇,是白府故事和事故的制造机,白府的很多劫难大抵都离不开白颖宇背后的推波助澜,他一生当中做过很多事。

他,做过很多坏事,尤其这三件事。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3)

一是激化矛盾。

白府的劫难之源,从与詹王府和关家结仇开始,而白颖宇,是恶化了白家与这两家的关系的始作俑者。

白雅萍摔死了儿子,白萌堂让白颖宇去关家说和,而白颖宇为了报复二奶奶向白萌堂告状他私吞了公中钱财,向关少沂添油加醋说白雅萍是为了逗弄白景琦笑才被摔死的,本就痛失独子的关少沂,不仅未解恨,反而更为痛恨白家。

百草厅被查封后,白颖宇胳膊肘往外拐,不仅以暗股以假名“费明举”的方式入股由董大兴承办的百草厅,还和武贝勒一同开了南记百草厅,后武贝勒来了个卷包会,将所有钱财卷走,白颖宇上门讨要不成,反被迫承担武贝勒欠下的赌债。

为了报复武贝勒,白颖宇找到了被詹王爷送走的大格格和武贝勒的私生女黄春,并秘密将黄春安置在教堂,而后以手上有两个孩子的消息逼出了武贝勒,敲诈了詹王府。

白家与关家的仇,因白雅萍摔死了儿子为始,白家与詹王府的怨,因白颖轩号出了未婚先孕的大格格怀上了孩子为始,而白颖宇,只在乎个人利益得失,而将白家推到了风口浪尖,从而让白家和关家、詹王府之间的关系打了死结,最终以白雅萍死在了关家为二奶奶设置的路祭棚,武贝勒被亲儿子黄立打死,黄春死在二奶奶出殡礼上,才以“死”换结“解”。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4)

二是制造悲剧。

白雅萍一生的悲剧,源于她个人不重婆家,而常年住在娘家、掺和娘家之事为根本,但同时,也离不开她的三哥白颖宇。

白雅萍摔死儿子,是白颖宇一脚踹开房门,白雅萍受了惊吓才失的手,后来八国联军侵华,关家和詹王府家都逃难走了,但白雅萍却被关少沂丢弃在了关家大门口,而白颖宇为了报复两家,主动带着侵略军打砸两家,白雅萍难逃厄运,被侵略军轮流侵犯。

被夫家抛弃、儿子被摔死、女儿被带走、自己被侵犯,作为一个女人,白雅萍经历了人生的最悲惨,而这些,是她的拧不清为主,也是白颖宇的个人之欲为次,主次的原因,促就了白雅萍悲剧的一生,白颖宇,其实从来都欠白雅萍一个道歉。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5)

三是带坏。

白颖宇,一辈子吃喝嫖赌,活得最是洒脱,也最是无忧,而他,不仅自己如此,还影响着白家其他人。

白景琦小时候,因为恶作剧赶走私塾老师、还作弄揍打白景武,被二奶奶罚去外面讨饭,恰巧白颖宇路过,他以“好心”为名带白景琦去逛了窑子;白敬业因在安国办药不力还赌博输了12万两被白景琦打断了一条腿,但他依旧死性改逛窑子喝花酒而欠下了风流债,白颖宇给青楼出主意让她们主动上门、堵门讨要,又撺掇白敬业挪用给二奶奶办寿的钱办被服厂做军装,最后血本无归。

作为叔父辈,他未给白景琦做好榜样,带着年纪尚小的白景琦就去妓院,不可否认的是,这次特殊经历,直接影响了白景琦的情感观,滋生了他对女人的欲望与猎艳之心;作为祖辈,他未给白敬业以正确指向,明知白敬业败家子的秉性,依旧撺掇和坑害白敬业、祸害白家,身不正,还以影子影响其他人,他是藏在白府最深的一根搅屎棍。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6)

虽坏事做尽,但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却做了唯一的一件好事。

王喜光借日本人之势,报白景琦当年扒裤子之仇,他让白景琦做汉奸,上任伪药行商会会长,白颖宇为了解白家之难,成全白景琦誓不日本人低头的血性,他主动站了出来,并在就任典礼上,大骂日本人、表明不当汉奸和亡国奴的意志,就酒吞下烟膏,壮烈殉国。

或许是因为儿子白景武死在了抗日战场,或许是因为白颖宇坏事做尽最后幡然醒悟的良心,或许是一辈子未曾给白家担过一次责而最终以最年长的长辈完成此生最后的一次救赎,白颖宇的死很是壮烈。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7)

一个坏人,因个人私利做了很多坏事,却在临终时仅仅做了一件好事,而完成了此生似乎最华丽的转变,从坏人到好人,从为个人上升到为民族大义,白颖宇最后的挺身而出,为他“恶”的一生画上了最完美的句号。

老大白颖园,从光明到黯然

白颖园,作为白家长子,医术高超,常常出入宫中为皇家看病,在太医院供职,原本有着最璀璨的前程,却因太后指使害死了嫔主子、詹王府的二格格而被嫁祸下了狱、判了斩监候,从此,白颖园的人生被彻底扭转,成了《大宅门》里最无辜的人。

白颖园,做过很多好事,尤其是这两件。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8)

一是救了一个平凡人。

白颖园行医回家途中,遇到了一倒地昏迷的老妇人,赶马车的陈三劝他不要多管闲事,但他坚持下马车为她诊断,还将她带了回去,不仅给她免药钱,还额外给了她5两银子并安排陈三亲自将送她了回去。

这一次微不足道的施以援手,成了白颖园日后捡回一命的关键。

白颖园被判了斩监候之后,狱中管事朱顺,也就是老妇人之子,为了报白颖园的救母之恩,利用詹王府上下打点将白颖园接出为老福晋看病的契机,再用已死的韩姓囚犯顶替白颖园,救下了白颖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白颖园,从不作恶,更不以善小而置之不理,路边病倒的一个平凡人也不会为他的善良蒙尘,不辱没他一手的医术,“医者仁心”,便是如此。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9)

二是救了一众平凡人。

白颖园被朱顺救下后,辗转到了西安藏匿,却依旧用一手医术谋福一方贫苦百姓。

后二奶奶找上他,对他有些凄凉的生活颇为感触,并劝他搬回去,他说他已经是一个死人,他也不能回去:

这些年我不知道治好了多少病人,我要一走四方的百姓找谁看病,是不是。

在二奶奶的70大寿礼上,白颖园从西安送来了五彩米祝寿,直到年迈,甚至直到死,白颖园都未曾离开西安,而是真正扎在了他的第二个故乡,为一众百姓看病,为自己的一生积德,虽没有了远大前程,却在低调中救赎了一生。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10)

白颖园,因太后指使、武贝勒陷害多加一味药材致詹王府二格格暴毙而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劫难,他成了最无辜的牺牲品,上未曾好好孝敬父母、中致妻子上吊而亡、下未曾教养子女,但就算命运待他不公,他却从未泯灭一个医者的坚守,从一个人到一方百姓,是他生命的升华,更是他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

白颖园,他既可以出入宫中为皇家和达官显贵看病,也可以蹲下高贵之躯为贫苦大众造福,不因人而异、不改变初衷,虽前程被毁,只能隐姓埋名藏身一隅,却从不怨天尤人,而是一辈子与人为善,于己为善。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11)

白颖园一生都在做好事从未作恶,历经人生最大的不公,却依旧以一颗善心回以社会,虽光明的前程被毁,却在暗淡中以另一种方式将生命点燃,“医者仁心”,就是白颖园一辈子最真实的写照。

白老太偏心老三,薄待老大的真相

正如白颖宇与白颖园截然相反的一生一般,白颖宇明明坏事做尽,最后却以最悲壮和壮烈的牺牲得以救赎,白颖园明明一辈子行善,最终却以最黯然和无辜的方式继续燃烧生命的价值,就如同白老太对白颖宇与白颖园截然不同的态度一般。

明明白颖园更应该被爱,为何白老太却如此偏心老三,甚至直到死,都没能吃到老大的点心?我想离不开三个原因。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12)

一是白老太的隐痛。

白老太几乎是白家辈分和位份最高的女人,但在白府,她并没有存在感。

白颖园因白萌堂与詹王府对着干被判了斩监候后,白萌堂的身体越发不行了,原本按正常的顺序,应该是还健硕的白老太太当家,但白萌堂却将白府的掌家钥匙给了二奶奶,并在交接钥匙时,白萌堂屏退了身边人,看着身旁纹丝未动的白老太,白萌堂喝到“听到没有啊,出去”。

作为白萌堂的正妻,她难道没有资格陪伴在白萌堂身侧,没有资格知晓白府大事?

白萌堂就算时日无多,也从不曾给白老太留一点尊严与体面,对于白萌堂来说,白老太只生儿育女的工具,白府的大小事都不需要她参与,更不需要与她商量,这种显而易见的轻视,是白萌堂对白老太一贯的态度,白老太,甚至是白府上下都对此习以为常,这是何等的悲哀,白老太,其实心知肚明,却又无从诉说。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13)

而白萌堂的三个儿子,老大医术最高性格坚硬,老二医术高却性格懦弱,老三医术不高花天酒地,医药世家,医术为首,白老三在白家是混世魔王,也是不被重视的对象,正如白萌堂将白家钥匙交给二奶奶时说的“你要是想把这个家毁了,那就交给老三”。

可以说,老大白颖园是最像白萌堂的人,医术、为人,皆像,如果不是白颖园被判了斩监候,白颖园就是掌门人。

白老三和白老太在白家同样都不被重视,在无形中缩短了白老太和白颖宇之间的距离,白老太以一种极为明显的偏心释放心中的隐痛、极为明显的不待见表明她无能为力的反抗。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14)

二是白老太的糊涂。

白老太在白家不受重视的原因,也在于她自己的拧不清和糊涂。

二奶奶管白家之后,受尽白老三的抵制和刁难,白萌堂在世她可以置之不理,但白萌堂不在后,面对白老三打破白萌堂临终不分家的遗言,她对二奶奶只言老三最是孝顺,更是对白老三的胳膊肘往外拐,从无半点劝阻;八国联军侵华,白府上下去西安避难,白老太抱着点心盒子在床上吃不肯走,是白景琦强行抱走了白老太,而白老太还不忘提醒要带上她的点心盒子。

作为白府的嫡母,她,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却不分场合和时机的去做,她一辈子,切实如白老三说的“活了个稀里糊涂”。

正因为糊涂,才分不清好坏、分不清主次,做了一辈子糊涂人。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15)

三是白颖园与白颖宇的迥异性格。

白老太请吴先生为白景琦算八字时,白老大和白老三虽说都带了白老太最爱的兰馨斋的点心,但两人在白老太吃点心这件事上,存在三点不同。

种类。白老大只买了一种,而白老三是买了好几种,各种口味的。方式。白老大是拿着点心一个劲往白老太边上凑,而白老三是先自己吃了后感叹点心味道不正,白老太好奇地就尝起来了,说加的不是桂花是蜂蜜、是鸡油做的。说话。白老大带点心进来后,白老太让他听一听吴先生算八字,他却让老太先吃点心被白老太直言拒绝,在白老太认真听八字时他依旧拿着蛋糕凑再无其它话,白老三进来后,白老太也是让他先听算八字,白老三却抓住机会直接吃可了起来,再白老太尝出各种点心的做法后,白老三不吝夸道“自然是老太太见识的多”。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16)

白老三极谙白老太的心思,他明白白老太擅长什么,并以此为切入点,不仅让白老太吃上他的点心,还吃得极为顺心,而白老大,空有一份孝心,却悖逆白老太为先,而后更是迫切地只为吃而惹怒白老太。

白老大,是最实诚的孝,而白老三却是既做到了内在的孝,更做好的外在的顺,孝顺,有孝,也需有顺。

正如为了掩盖白老三贪墨公中不让父母担心,白颖园不仅隐瞒还拿着自家的钱财贴补亏空而让自家孩子过年都没钱做一件新衣裳;正如为了孝顺白老太,他私下定做送了一个大敞口的夜壶,让白老太摔了个细碎;正如为了圆最后的孝顺,在白老太临死之际,他提着点心看最后一眼,却买的是白老太根本咬不动的硬邦邦的点心。

白老大,直到白老太死,依旧不懂何为真正的孝顺,他的“孝”,是最实诚而不带一点杂质的孝,是带着一点“愚”的孝,是只为孝而孝的孝,却从不曾注重那个孝字之后的“顺”。

大宅门大爷没死最后都知道了吗(重温大宅门才懂)(17)

白玉婷临死前,对着一旁的白景琦说她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和万筱菊的照片结婚过了一辈子,白景琦安慰她道:

人生一世,做一件自己愿做的事,还做成了,就没白活。

白玉婷一辈子给了照片、二奶奶盘回了百草厅、白雅萍要跟着二奶奶一起去终跟着去了、大格格出走找回了被人贩子买走的儿子黄立、白景琦娶了窑姐杨九红,白颖园经历死劫依旧悬壶济世,白颖宇坏事做尽最后壮烈殉国……

他们,都没有白活。

而爱吃点心的白老太,于她糊涂的一生。

或许,也没有白活。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