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本战败投降78周年揭秘(不能忘记的815)

日本战败投降78周年揭秘(不能忘记的815)此时,尽管蒙巴顿将军急于解放被日本人占领的地区,将处于饥饿和疾病威胁中的战俘解救出来,但麦克阿瑟却严令在他本人正式接受日本人投降之前,禁止所有盟军部队实施此类行动。投降仪式于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军派驻各地的宪兵队由此额外得到了大约两周时间,他们趁机销毁犯罪记录、杀死罪行目击者以掩盖自己在战争期间犯下的罪行。8月15日天皇宣布投降之后整整两周时间里,日本宪兵队和战俘营指挥官都没有停止对战俘的杀戮,而英国和美国部队没有做出任何阻止的举动。天皇宣读投降诏书后不久,东京的帝国军队大本营就向各地宪兵队指挥官发出一份密电,指令他们立即解散部队,隐匿踪迹。这道命令得到了大部分宪兵的执行,但不是“立即”。但事实并非如此。战后,大多数宪兵队成员消失在被解除武器遣返回国的数百万日本士兵中,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与此同时,遭受宪兵队虐待的受害者们也离开战俘营,乘船返回欧洲和

1945年8月15日中午,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向全日本人宣读了投降诏书,日本宣告战败。

73年过去了,我们祭奠同胞,只为警醒——珍爱和平,吾辈自强!

这段惨痛的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

日本宪兵队是一个为人所不齿的邪恶机构,给盟军战俘和平民囚犯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给被侵略国家和人民带去了无边的恐怖,这一点毋庸置疑。宪兵队成员通常是以折磨无助者为乐的丧心病狂之辈,双手沾满鲜血,恶贯满盈,战争结束时理应受到盟国的严惩。

但事实并非如此。战后,大多数宪兵队成员消失在被解除武器遣返回国的数百万日本士兵中,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与此同时,遭受宪兵队虐待的受害者们也离开战俘营,乘船返回欧洲和美洲,多数人再也没有踏足过远东。战争结束时本有机会将多数宪兵队员绳之以法,但盟军却因忙于恢复在亚洲地区的势力而白白将其错过或忽略了。

1945年8月15日中午,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向全日本人宣读了投降诏书。早些时候,宪兵队头目冲户三司(Sanji Okido)将军就召集了在东京的手下并告之天皇即将亲自宣布日本投降的消息。冲户的最后一项任务,是阻止以竹下正彦(Masahiko Takeshita)将军和陆相阿南惟几(Koreichi Anami)为首的陆军军官刺杀建议天皇投降的官员。最终,这起政变未能成功裕仁天皇在广播中宣布了日本投降,战争结束。

▲ 1945年8月14日 日本天皇向议会宣布向盟国投降,15日通过广播宣读诏书。

天皇宣读投降诏书后不久,东京的帝国军队大本营就向各地宪兵队指挥官发出一份密电,指令他们立即解散部队,隐匿踪迹。这道命令得到了大部分宪兵的执行,但不是“立即”。

此时,尽管蒙巴顿将军急于解放被日本人占领的地区,将处于饥饿和疾病威胁中的战俘解救出来,但麦克阿瑟却严令在他本人正式接受日本人投降之前,禁止所有盟军部队实施此类行动。投降仪式于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内的美国海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军派驻各地的宪兵队由此额外得到了大约两周时间,他们趁机销毁犯罪记录、杀死罪行目击者以掩盖自己在战争期间犯下的罪行。8月15日天皇宣布投降之后整整两周时间里,日本宪兵队和战俘营指挥官都没有停止对战俘的杀戮,而英国和美国部队没有做出任何阻止的举动。

日本战败投降78周年揭秘(不能忘记的815)(1)

▲ 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的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

在上海,驻扎在大桥大楼的日本宪兵队一丝不苟地执行了大本营的命令。此时,宪兵队刑讯中心高墙外的城市已经一片喧嚣。早在8月11日,日本即将投降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城,但第二天的报纸却刊登了日本陆相阿南惟几的声明,称日本将死战到底,即使“嚼草吃沙睡卧野地”也不退缩。确认日本投降的正式消息是8月16日传到上海的,上海居民为此一片欢腾,而日本占领军却一片恐慌。

成千上万名中国平民用狂欢和燃放鞭炮的形式庆祝战争的结束,而1.5万名驻扎在城内的日本士兵此时仍未解除武装。当与汪精卫政府有联系的腐败官员纷纷逃出办公室,或躲藏或离开这座城市时,日本士兵仍坚持进行徒步巡逻,算是在最后时刻让上海保持了些许秩序。此时的江湾机场一片混乱。无数卡车呼啸着冲上停机坪,卸下装满掠夺品和现金的大大小小的箱子,一架架日本飞机满载着偷窃来的财物、急于逃离的官员以及抛弃了手下的当地日本驻军指挥官夺路起飞,急匆匆逃回日本。

日本战败投降78周年揭秘(不能忘记的815)(2)

▲ 当时报纸报道

战争结束的消息传来后,大桥大楼院里的篝火连续烧了好几天,昼夜不停。宪兵们进进出出,把档案室里的文件搬到火堆旁,历年的调查、审讯和处决记录被仔细挑选出来,在军官们的授意下统统销毁,绝不会给盟军战争犯罪调查人员留下任何把柄。紧接着,军官们又命令宪兵队员拆下军装上的宪兵标志,带上大楼内所有武器,乘坐卡车扬长而去,就此消失在茫茫史海之中。

盟军占领日本时,日军尚有300万军队驻扎在海外,此时再想将分散在各处的宪兵捉拿归案为时已晚。与发生在上海的场景一样,各地的日本宪兵纷纷装扮成普通士兵,消失不见了,盟军调查人员只能听受害者讲述日本宪兵在亚洲范围内犯下的折磨、谋杀等罪行,但要让犯罪者归案却非常困难,除非有某个宪兵能开口讲话指证他的前同事,否则大多数宪兵队员不可能被定罪。

1945年8月30日,麦克阿瑟将军乘机抵达厚木(Atsugi)机场,接掌占领日本的盟军部队。9月2日,盟国在东京湾正式举行受降仪式;11月1日,拥有3.6万人的日本宪兵队正式宣布解散。1946年元旦,麦克阿瑟正式授权成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即纽伦堡纳粹战犯审判的远东简化版。1946年1月,日本政府开始对战时政客进行整肃,同时展开对战犯的搜捕工作。麦克阿瑟手下的法律部门将战犯分成三类。A级战犯指政策制定者,即阴谋发动侵略战争的那批人,总计28人,审判地点在东京。其中包括号称“宪兵队之父”的战时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经审判后被处以绞刑。

日本战败投降78周年揭秘(不能忘记的815)(3)

▲ 日本甲级战犯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

B级和C级战犯是那些下令实施暴行、容忍暴行或亲自参与其中的人。这些人都在犯罪所在国接受审判,总计5700人受到指控并被送上审判庭,其中3000人的罪行得到确认。被确认有罪的战犯中,有920人被处以绞刑或枪决,其中大多数是宪兵队成员。根据一位历史学家的折算,这个数字相当于杀死250名盟军战俘才有一名宪兵队员被处决。未被处决的战犯都被关入监狱。仅从数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被送上审判庭的日本军人只是极少数,被关进监狱的更少。然而大量证据表明,针对当地平民和盟军战俘的暴行在日军中十分普遍,而且得到了高级军官的许可。即使受审人员再多上10倍,也只是从犯有战争罪行的日本军人中揪出了一小撮。

从经济角度来说,让资金困难的英国人对众多的日本战犯进行追捕和审判几乎是不可能的,更别提搜集他们的犯罪证据了。实际上,尽管延长审判期限会让更多日本战犯落网并受到制裁,但语言以及翻译困难已经让审判过程变得耗时费力,英国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Clement Attlee)和他的工党新政府因而表达了不会拖延审判程序的意愿。他们认为只要对犯罪事实确凿的日本战犯做出判决,象征性地结束审判流程并尽快展开日本重建工作就可以了。在这方面,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与英国的观点相同。杜鲁门、麦克阿瑟和艾德礼一致希望日本能在远东地区的冷战中站在自己阵营里,充当对抗共产主义扩张的桥头堡。当全世界的注意力由热战逐渐转向冷战时,搜捕日本战犯的工作被迅速遗忘了。在西方看来,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核大战已经成为世界和平的两大主要威胁。

1958年,自大而傲慢的日政府完全不考虑罪行轻重,释放了所有关押在日本的战犯,世界为之震惊。此举传递出来的信息很简单——日本对自己犯下的战争罪行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战犯之所以被处决或关押,完全是“成王败寇”的结果。这种思想和观念在当今的日本仍很流行,致使这个国家的战争记录被扭曲,认为日本有权发动战争的傲慢想法让战后数代日本人对本国的战争罪行持否认态度,他们因此拒绝对仍存活在世的受害者做出相应补偿。

日本战败投降78周年揭秘(不能忘记的815)(4)

▲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国内外战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大多数是在日本侵华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

实际上,日本人在努力把自己也刻画成战争的受害者。如果有幸能在广岛观摩每年一度的民族情绪大释放,人们就会发现参与该纪念仪式以及坚持日本无辜论谎言的日本人实际上都已经忘记了为什么原子弹会首先扔到他们头上。但可惜的是,没有一个现代西方政治家向日本人指出这一点,而且没有一个西方国家的政府肯代表本国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提出合理的赔偿要求,这两点理应在道德上受到批判。在这些问题上唯一对日本采取强硬立场的是中国。西方政治家担心,惹恼日本人会让他们关闭设在美国和英国的工厂,从而会让他们因失业率高涨而失去选民的支持,这恰是民选政府无法容忍的。

1945年时,西方国家高高居于日本之上,而接下来,乐享和平的日本人在经济上远远超越了昔日的敌人。西方国家的不可靠在裕仁宣布投降的那些日子里已经显露无遗。那时,麦克阿瑟延迟盟国占领军进驻日本控制区的决定事实上给了日本宪兵队宝贵的逃亡时间,结果导致后来接受审判的日本军人远远少于实际人数,审判不得不早早结束,日本人也借机摆脱了遭受国际谴责的局面。随即,这场战争以及日本人在战争中的所作所为迅速被日本自己和西方列强忘记。

对漫长的人类文明而言,宪兵队只是这场规模宏大的战争的一小部分,但这支部队却与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一样臭名昭著。他们是一群杀人狂魔,一群冥顽不化的野蛮人,试图用一切手段让千千万万不甘心屈服的人士低头,让日本成为高高在上的霸主。

日本战败投降78周年揭秘(不能忘记的815)(5)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祝四孜老人去世,终年98岁。1937年冬,老人居住的南京珠江镇西门外朱庄村遭日军洗劫,她家8间瓦房全被烧毁,她和家人藏在屋后菜园地洞内躲过一劫。

现在,日本人已经忘记了宪兵队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但我们应该忘记吗?至今仍在世的受害者成千上万,其中有美国飞行员,也有荷兰慰安妇,还有英国记者和中国满洲农民。对他们来说,昔日那些凶恶的日本宪兵队审讯者仍然会在噩梦中出现,也许永远都不能摆脱。日本从未对他们受到的迫害做出道歉,也许永远都不会。受害者希望折磨自己的人受到应有的制裁,但我们现在知道,无论美国、英国还是其他盟国阵营的国家,都不可能帮他们完成这个愿望,永远不可能。至于这些老人向日本政府要求的赔偿,最终的结果也很容易猜到——他们永远不会收到任何赔偿。

勿忘历史!

——文章摘自《日本宪兵队秘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