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或是以一些历史事件为题材逐渐加工流传而来,读起来朗朗上口。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1)

“童谣”就是为

儿童作的短诗和歌谣,

其强调格律和韵脚,

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

读起来朗朗上口。

许多童谣都是根据

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

逐渐加工流传而来,

或是以一些历史事件为题材

改编而成。

内容丰富多彩,

语言简练通俗。

在童谣里,

不但能了解自己,

还能学习古老的智慧。

森蓝阅读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2)

木兰

MULAN 木兰

媒体人

2 2自愿者公益平台发起人

2 2图书教室计划项目负责人

儿童阅读推广人

昆明森蓝文化传播法人森蓝阅读创始人

森蓝阅读课种子老师

童谣的重要性

童诗、童谣、儿歌如何区分

简单地说就是

童诗包含童谣,

童谣包含儿歌。

童谣的韵律

和儿童的呼吸节奏

是相一致的,

通常以口头形式相传,

从吟唱者的角度可分为

“母歌”和“儿戏”两类。

“母歌”就是妈妈或长辈

哼唱给孩子听的歌谣,

比如说给婴儿唱摇篮曲;

“儿戏”则是孩子

自己玩耍中念的童谣,

没有乐谱音乐的搭配,

简短且富有节奏。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3)

‍‍童谣的历史久远

在旧时代,

大户人家为孩子找保姆

是有很多考核项目的,

其中之一就是“会唱几首童谣”,

所以中国童谣的收集者

主要是保姆和孩子的母亲。

现在的家庭找保姆的话,

更多是看中保姆在家务活方面是否勤快,

带孩子安不安全。

会不会儿歌之类的事,

已不再是一个硬性条件。

如此看来,

从前的人们在家庭教育中,

除了生活上对孩子悉心照顾之外,

也很注重对孩子心灵的抚慰‍。

母语的启蒙和心灵的抚慰,

对孩子语言的培养都特别重要。

说童谣会唱童谣的妈妈,‍‍‍‍

给孩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童谣是母语教育的一部分,‍‍

也是童诗的一个启蒙阶段。

在此瀚墨君推荐家长们

教孩子读《三字经》

《三字经》已于2008年6月7日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4)

其文字简单、朗朗上口、寓意深刻,

非常适合亲子阅读,

在教孩子读的过程中,

让他先熟悉韵律和节奏,

不必急于让孩子理解其中的含义。

童谣传唱于儿童之口,

其中体现了非常多的

民族文化和母语文化,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童谣,

甚至没有文字的民族也有童谣。

童谣的创作成人儿童皆有,

其中成人创作的部分,

只要被儿童接受或模仿传唱的

也属于童谣的一种。

我国最早的童谣出自《诗经》,

其中的《园有桃》有一句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这里的“谣”

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童专辑。

‍‍童谣的历史非常久远,

其中的寓意并没有那么“小儿科”,

正因为其文字简单,

才更适合儿童深度阅读,

童谣是儿童阅读的启蒙开端。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5)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6)

童谣对母语文化传承的重要影响

在母语传承中,

童谣的位置也极其重要。

‍‍现在地球已是一个“地球村”,

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

如果全部都用同样的发音、

同一种标准进行表述,

就会略显单一。

当然实际不可能是这样的,

因为民族语言和母语有着多样性,

让文化的多元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有了古语童谣的传承,

正说明了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7)

文倩

就云南而言,

昆明话的童谣、

白族话的童谣、

彝族话的童谣,

‍‍都有着不一样的韵味。

所有童谣里都蕴含着

母语文化的传承、

家族文化的传承、

民族文化的传承、

国家文化的传承。

童谣的民族性

云南白族没有文字,

却有白语儿歌‍‍和童谣。

每个民族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都有着其独特的民族个性。

彝族童谣《阿依阿芝》

阿依洛洛个阿芝嘿呀,

阿芝波呢,

卡得阿莫尼邛木洛咪哦,

阿依洛洛个阿芝;

阿依洛洛个阿芝嘿呀,

阿芝波呢,

研古干而阿莫尼邛木洛咪,

阿依洛洛个阿芝。

阿依洛洛个阿芝嘿呀,

阿芝波呢,

卡得阿莫黑邛木洛咪,

阿依洛洛个阿芝;

阿依洛洛个阿芝嘿呀,

阿芝波呢,

研古若波阿莫黑邛木洛咪,

阿依洛洛个阿芝。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8)

汉语翻译:

阿依洛洛个阿芝说,

阿芝走后,

孤独的日子,

谁来陪母亲闲坐呢?

阿依洛洛个阿芝说,

阿芝走后,

只有火塘里的锅庄石,

陪母亲独坐着。

阿依洛洛个阿芝说,

阿芝走后,

孤独的日子,

谁来陪母亲闲站呢?

阿依洛洛个阿芝说,

阿芝走后,

只有屋檐下的木柱子,

陪母亲独站着。

彝族的童谣,

人们大多都听不懂,

但其中的韵律是共通的,

就像音乐一样。

不同民族的童谣,

有着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点。

所以说,

童谣是历史的活化石,

也是民族文化和母语文化传承的活化石。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9)

直播进行时

童谣的区域性

不同区域的童谣,‍‍

在表达上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河南的《菊花开》、

广西的《春天到》、

湖南的《金钱花》等等。

大家有没有发现,

每个地区的童谣,

要用当地的母语来读,

才更有味道。

用母语教孩子童谣,

能把母语根植在孩子心里,

孩子能体会其中更多的乐趣。

童谣中还有很多的知识含量,

有些知识是根据地域情况产生的。

比如有一首童谣叫《地震谣》:

地在动,山也摇,

呼啦一声地震了。

门扇响,瓶子翻,

东跑西窜哪里钻?

危险楼杆要远离,

摇晃树下切末站,

哪里坚固往哪去,

抱头屈膝护着咱,

灾情重时别乱跑,

灾去祸熄保平安。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10)

这首童谣为孩子们创作,

让他们知道地震是怎么回事,

在地震中应该怎么保护自己,

通过简短的字句,

将相关知识传递给孩子。

云南宣威的火腿是全国有名的,

当地也有着关火腿的童谣:

家家墙头挂琵琶,

客人来了取下它,

香气四溢飘万家,

宣腿美名万里扬,

送给远方朋友尝。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11)

火腿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12)

琵琶

宣威火腿这首童谣里

有‍‍形状、有味道,

还有情谊,

体现出宣威人的待客之道,

他们非常真诚和热情,

要把当地最好的东西、

家里最珍贵的东西给客人,

真正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13)

童谣的年代性

70后的人们都有着童谣的滋润,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会说童谣。

80后的人们听的童谣更加丰富,

因为改革开放,

文化的交融性更加密切,

国产动画、国外动画比比皆是。

随着手机电脑的出现,

以下这些动画片是不是都看过呢?

黑猫警长 葫芦兄弟 小邋遢 一休哥贝克和舒塔 海尔兄弟 阿童木 狮子王 阿凡提的故事 蓝皮鼠和大脸猫 圣斗士星矢 四驱兄弟 灌篮高手 哪吒传奇 宠物小精灵 美少女战士 百变小樱 樱桃小丸子 叮当猫 阿笨猫 宝莲灯 米老鼠和唐老鸭 名侦探柯南 小鲤鱼历险记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14)

家乡童谣被动画片里

不同语种的儿歌所代替,

不能不说有些遗憾

现在小朋友都会听到一些

不是父母口头传承传承的童谣,

这些童谣更具备世界性。

语言的根基对于人的影响非常重要,

随着这个世界的发展,

我们更需要注重“根”的传承,

也就是母语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

和孩子一起读童谣,

教会‍‍孩子背诵童谣,

是亲子阅读中

对亲情最好的一种交流方式,

你的爱‍‍,

可以在这童谣中体现。‍‍

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家庭教育当中,

特别重要的作用是家庭和谐,

在一个家庭当中,

如果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爸爸妈妈都把自己会的童谣

教给孩子,

那么孩子吸收到的

就是这个家族文化的精华,

还能树立家风家训,

‍‍让家更有文化,更有书香,

孩子就能更好地成长。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15)

百听不厌经典童谣(不一般的童谣不一样的人生)(16)

童谣的教育,

因其方便快捷的特点,

能很好地传承母语‍‍文化,

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

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

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教孩子读童谣,

让童谣进驻孩子的心田,

让民族文化更好地传承,

让孩子有更加美好、快乐的童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