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计晨河北梆子全剧大全(刘乃崇谈中路梆子)

计晨河北梆子全剧大全(刘乃崇谈中路梆子)看了一些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四人演的戏,才深切地感到她们真不愧是“四大名牌”。《蝴蝶杯》在北方各剧种中常见,它情节曲折,人物鲜明,受到群众的喜爱。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时,山西的本子结尾仍是大团圆,遭到了反对。陕西的本子虽受表扬,但是只有前半本。听说蒲州梆子的名演员阎逢舂也曾只演了前半出,群众不干了,说他偷工减料,要揍他。我们便和张真一起给蒲州梆子改了个大团圆的本子,保留了一夫两妻的情节,临汾蒲剧院老院长赵乙决定排演,可是因为他离休了,搁下来,至今还没人敢演。 丁果仙原来与她姐姐丁巧云合演,后来与牛桂英合演。牛桂英从师李亭柱,又得到张宝魁、李子健的教益,和丁果仙合作旗鼓相当,不少须生、旦角的“对儿戏”演得好。她们合演的《走山》,就是一出名剧。这戏蒲州梆子王存才演时踩跷,中路与京剧相近,但演来比京剧火爆。丁、牛二位善唱又善做,在激情充沛时,唱得强烈做得紧凑,把主仆二人顶风冒雪饥寒交迫

刘乃崇谈中路梆子“丁牛郭冀”

山西,提起中路梆子的丁、牛、郭、冀“四大名牌”,可说是无人不知。这四位成名有早晚,年龄有大小,可是都是名驰遐迩的女演员,都是德艺双馨的大艺术家。

她们四位是: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

计晨河北梆子全剧大全(刘乃崇谈中路梆子)(1)

丁果仙,艺名果子红,先学旦角,后改须生成名。她是中路的第一代女须生,艺术上成熟早,成名也早 20几岁就已名震全国了。我是30年代在北平开始看她的戏的。解放后又看过她不少戏。1972年她63岁时逝世。牛挂英,先学须生,后改正旦、小旦成名,她13岁开始登台,是四人中年纪最轻的,今年已是71岁了。1948年2月15日,在北平,当时的戏剧节庆祝同乐会上,特请了正在北平演出的牛桂英演了一出《走雪山》,这是我最初看她的戏。那时我是北平市戏剧工作者联谊会的理事,在会上忙活,曾招呼过她,也算与她结识了吧!郭凤英,艺名十一生,演文武小生,她和我同庚,今年虚岁75了。冀美莲,演小旦,也和我同岁,从艺四十余年,可惜在1979年逝世了。

计晨河北梆子全剧大全(刘乃崇谈中路梆子)(2)

1952年,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她们四位共演了四个节目:《蝴蝶杯》,四人合演(丁的田云山,牛的卢凤英、郭的田玉川,冀的胡凤莲),还有乔国瑞的卢林,梁小云的田夫人。《打金枝》,四人合演(丁的唐王,牛的皇后,郭的郭暖、冀的公主),还有王银柱的郭子仪;会后留京公演时,张美琴、刘仙玲、梁小云等替换演出。《赠剑》,冀的百花公主。《捉放曹》,丁的陈宫,乔国瑞的曹操。会上,《打金枝》《蝴蝶杯》都获演出奖,四位及张美琴、梁小云、刘仙玲、王银柱均获演员奖,老艺人乔国瑞获奖状。这是我集中看这“四大名牌”戏的一次,其后我看她们四人的演出很多,与她们结识后,也都分别有接触。她们虽是“名牌”,却都没有架子,特别是谈起舞台艺术,更是兴高采烈。特别是那位老丁—一她的老朋友都这样称呼她,我们这样的新朋友也随着这样叫她,她不善于言辞,却能娓娓谈来,颇有条理。我在山西省戏曲编导讲习会上,与老丁的丈夫任秀峰一起学习,他曾经做过记者,文化程度较高,能编会导,对老丁的帮助不小。谈起来,任秀峰有时还介绍些老丁的身世,可她自己则谈的都是她在艺术上博采众长的经过。我和老丁第一次交谈,是在1954年山西省第一届戏曲会演时,我随着田(汉)老召开了一次研究剧协作的小会,会上老丁送给我了一张她的剧照,会后她就和我谈起她的成长过程。

丁果仙(果子红)告诉我,她小时候学戏,遇上了一位好老师,名叫孙竹林,唱须生。请来教她们姐儿俩,姐姐丁巧云,唱旦;妹妹丁果仙,原学旦角,后改须生。孙竹林对她说:“你个女孩子,唱须生,可不要学我的唱腔,你要学盖天红的,他的音高,接近童音你学着合适。”她就去学盖天红。盖天红本名王步云,当时是很有名的演员,他的嗓音特好,唱腔刚劲,别具一格 授徒很多,一时他的唱腔影响很大。丁果仙学盖天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稍长之后她就自己琢磨开了,光是盖天红的刚劲,似乎还不够,于是她又吸收了十三红张锦荣的所谓“肉突突的柔和受听”的唱腔,来了个刚柔相济。在演《蝴蝶杯》时,五堂之上,田云山从容答对,怒斥卢林的唱念,就偏于盖天红的刚,字字铿锵有力;而在《打金枝》里,唐王对着自己任性的娇女儿,就有时刚、有时柔,又是哄,又是吓,又是训导;在《走雪山》里,老仆曹福的大段唱腔,悠扬婉转,更多地来自十三红的柔。当时,十二红杜福盛还在,他有些文化,爱读《三国》《水浒》,演戏善于揣摩剧中人物,因而所演的戏深刻,所演的角色感情充沛,久已脍炙人口。丁果仙也努力学他,像《芦花》的闵德仁,《战北原》的诸葛亮,《坐楼杀惜》的宋江等戏,都能得其神韵。

到三十年代,丁果仙已然被人们誉为“须生大王”,名满三晋了,她却并不满足,发奋图强。1936年她又拜在了说书红高文翰门下。高师傅说:“你已经是大王了,我可不能收你。”她执意拜师,并请高师傅把她的戏一出一出加工提高。盖天红、十三红、十二红、说书红在过去并称为“四大须生”,果子红把他们的艺术都集中到自己身上,才成为一代名家。

丁果仙原来与她姐姐丁巧云合演,后来与牛桂英合演。牛桂英从师李亭柱,又得到张宝魁、李子健的教益,和丁果仙合作旗鼓相当,不少须生、旦角的“对儿戏”演得好。她们合演的《走山》,就是一出名剧。这戏蒲州梆子王存才演时踩跷,中路与京剧相近,但演来比京剧火爆。丁、牛二位善唱又善做,在激情充沛时,唱得强烈做得紧凑,把主仆二人顶风冒雪饥寒交迫,末路穷途,相依为命的感情深刻地展现出来演得十分感人。

看了一些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四人演的戏,才深切地感到她们真不愧是“四大名牌”。《蝴蝶杯》在北方各剧种中常见,它情节曲折,人物鲜明,受到群众的喜爱。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时,山西的本子结尾仍是大团圆,遭到了反对。陕西的本子虽受表扬,但是只有前半本。听说蒲州梆子的名演员阎逢舂也曾只演了前半出,群众不干了,说他偷工减料,要揍他。我们便和张真一起给蒲州梆子改了个大团圆的本子,保留了一夫两妻的情节,临汾蒲剧院老院长赵乙决定排演,可是因为他离休了,搁下来,至今还没人敢演。

那年,山西的本子虽然没有被批准,可是演这戏的“四大名牌”却受到赞扬,我已看过四十多年,有些场面仍是难忘的“藏舟”,郭的田玉川,冀的胡凤莲。胡凤莲撑船上场。一个圆场,就看出冀美莲在步法上的功夫。她的走功是向她师爷爷三盏灯(王来来,又名郭坤)学来,经自己苦练而成,受到过以走出名的蒲州梆子名旦角王存才的赞扬。郭凤英是文武双全的小生,她的田玉川不仅演出了身上的正义性,读书人的书卷气,儒雅风流,而把人物的武气也流露出来,让人一看就认为就是这个人物,真是有本事。

“献杯”一场,又叫“投县”,胡凤莲去见没有见过面的公婆,公公是知县,不能问那些小儿女生活上的琐事,夫人却一点一点地套出儿媳的真情,到处是戏。冀美莲在献杯时的羞涩,欲言又止,把个小姑娘的复杂心情演出来了。丁果仙善于演知县,《捉放曹》、《八件衣》、《法门寺》她都演的是知县,却演出每个人物的不同。《蝴蝶杯》中这个知县,又是一个样子,“献杯”演得好。“前五堂”一股正气,据理力争,更是抓人;“打子”面对闯祸外逃、私订终身,又招赘帅府的儿子,又气又恨又疼又爱,那情绪可不简单,她能表现得十分具体。郭凤英、牛桂英的“洞房”,演得最是细腻,把两个人的思想变化演得合情人理而又针锋相对。她们这个单折戏是保留剧目.多年来一直演出。我也看过郭凤英和冀美莲演的这戏,还有冀美莲的女儿冀萍所演,都演得好。

有丁果仙、郭凤英的”打子”和郭凤英、牛桂英、冀美莲母女的“洞房”,谁想把卢凤英这一条线删除掉,都是难题。

郭凤英腿功最好,小时候苦练,练了6年.把腿练得要到哪儿就到哪儿。她还有个特点,就是会戏多,年轻时搭班,一个演员至少要会三本(大本戏)六回(回回戏)十二出(出出戏,也就是小折戏)”。而她还曾参加演连台本戏,只有个幕表,上台要自己编词。演出到哪里.有好戏就去听,坐在庙台上听,花钱也听,可听过不少好戏。这些都是她的积累。她是文的、武的都能演,而且演得多,最多一天演过 16 出戏,就这么摔打出来的。我看过她一出《小别母》,那是《鲛绡帕 》 中的一折,小生扎靠,却演出一个小孩子的娇嗔傲岸的性格,有不少难度很大但又足以表现性格的动作,美极了。看这出戏,才懂得盖叫天所说:“光顾着姿态的舒展、匀称,不能达到美。还必须真。”这美与真要相结合的道理,现在有些青年演员还不懂:冀美莲与郭凤英都和我同岁,可惜冀美莲已逝世 16 年了。在我刚认识她的时候,就听说民谚有:“逛逛海子(曲润海同志告诉我即太原市内的文瀛湖.解放后为人民公园,今为儿童公园)边,抽口顺风烟(当时全国统一价格),看看冀美莲,听听丁果仙,快活似神仙。”可见群众对她的热爱、她的戏是演得真好.传统老戏她会演一百出以上,人说她浑身是戏、我看过她的《赠剑》、《蝴蝶杯》、《梵王宫 》、《凤仪亭》 、《打金枝》 等戏,信哉斯言。

《凤仪亭》是郭凤英、冀美莲合演的。郭凤英说她最爱演吕布,她的《辕门射戟 》 是一绝。她的《小宴》,翎子功是向一位内蒙的陈宝山学的,学了就练,也成为她的一绝。《凤仪亭》由冀美莲演貂蝉 王正魁演董卓。王正魁是马武黑(尚宝亮)的徒弟 而马武黑所演的董卓别具风格 王正魁学会了。他们三个人演《凤仪亭》配合得极好 每个人都能演出人物性格来。

郭凤英除去演文生武将外 还擅演穷生戏 她的《拾金不昧》、《激友》、《坐窑》等戏演得好。她的弟子 也是她的儿媳郭彩萍 原来总嫌穷生戏形象太丑 不愿学 郭凤英就说服她 教了她出《激友》 拿到北京来 大受好评。

正是:

山西中路响惊雷

四大名牌共夺魁。

往日风流难再见

薪传应谢好栽培。

原载《戏剧电影报》1995年第27-30期

是《爱戏如命》中的一节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