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之间攀比孩子(为和亲戚攀比我逼女儿分手)
亲戚之间攀比孩子(为和亲戚攀比我逼女儿分手)可谁知,落地的孩子,还是个丫头片子。既然都是女儿,那么自己的女儿一定不能比大哥家的差。叫姜畔的女孩子那么优秀,那么她的女儿也要叫这个名字,同音不同字就好了。她原本期待着自己这胎会是儿子,如此一来,不用比就能轻而易举越过大哥一家去。姜老太太一共两个儿子,大儿子姜学元就生了一个女儿,虽然这个女儿样样出挑,但女儿终究是女儿。只要她赵萍生下儿子,姜老太太就会更看中他们一些。姜畔,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不论是样貌、学习、才华,都是一等一的出挑。大家庭中,没有人不喜欢她,不赞誉她。就连有着根深蒂固重男轻女思想的姜老太太,也对这个孙女另眼相待。赵萍给新出生的女儿取名姜盼时,引发了不小风波。丈夫姜学年觉得这个名字不好,这不是摆明了要跟大哥的孩子比吗?这让他日后还如何和大哥一家相处;姜老太太也觉得这个名字不妥,姜畔,姜盼,这日后叫两个孩子,可怎么好区分?可赵萍铁了心的要给孩子取名姜盼,如若不答应,她便抹眼泪
作者:芄璃
姜畔,姜盼,同音不同字。
攀比,是一件多么现实而又可怕的事,可怕到可以让人忘记本来的样子,忘记自己的初心。
打从姜盼记事起,她就知道,她之所以会和堂姐姜畔有着如此相似的名字,是因为,她的母亲赵萍希望她样样都能够和表姐一样,最好还能越过她去。
姜畔,大家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不论是样貌、学习、才华,都是一等一的出挑。大家庭中,没有人不喜欢她,不赞誉她。就连有着根深蒂固重男轻女思想的姜老太太,也对这个孙女另眼相待。
赵萍给新出生的女儿取名姜盼时,引发了不小风波。丈夫姜学年觉得这个名字不好,这不是摆明了要跟大哥的孩子比吗?这让他日后还如何和大哥一家相处;姜老太太也觉得这个名字不妥,姜畔,姜盼,这日后叫两个孩子,可怎么好区分?
可赵萍铁了心的要给孩子取名姜盼,如若不答应,她便抹眼泪,还在坐月子的她可不能伤心,因此,姜学年不得不答允她,给孩子去上了户口。
她原本期待着自己这胎会是儿子,如此一来,不用比就能轻而易举越过大哥一家去。姜老太太一共两个儿子,大儿子姜学元就生了一个女儿,虽然这个女儿样样出挑,但女儿终究是女儿。只要她赵萍生下儿子,姜老太太就会更看中他们一些。
可谁知,落地的孩子,还是个丫头片子。既然都是女儿,那么自己的女儿一定不能比大哥家的差。叫姜畔的女孩子那么优秀,那么她的女儿也要叫这个名字,同音不同字就好了。
姜盼到三岁时,单眼皮的基因还是没能得到改变。赵萍看着女儿那双略有些浮肿的眼睛几乎与自己一模一样,恨姜学年的双眼皮基因没能遗传给女儿。
姜畔大姜盼7岁,10岁这年刚刚在省文化艺术节上,拿下乐器组的冠军。小小年纪,拉起大提琴来,真的是优雅有范,似乎骨子里就透着股高贵。
赵萍嫉妒得要命,将还没懂事,每天就知道玩耍的姜盼送去了艺术培训机构,想要培养她上昂贵的钢琴课。艺术培训中心的老师挂着标准式微笑告诉赵萍,孩子学钢琴最佳的年龄是5-7岁,姜盼才3岁,这么小的孩子,连理解老师的意思都尚有问题。
赵萍心有不甘,转身将孩子送去美术班。美术班倒是收下了姜盼,安排到了最基础的儿童班,每日学一些简笔画。小小的姜盼连油画棒的颜色都分辨不清,每日只会跟着老师瞎画一通,最后的美术作业,都是老师为了完成任务,帮她画上去的。
进入小学后,姜盼就表现出了对学习的零天赋。赵萍怎么也想不到,同样是姜家的女儿,两人的差距竟然这么大。她只能通过“棍棒”教育去逼迫姜盼学习,小小的姜盼因为挂车尾的学习成绩,没少挨赵萍的打。
或许是赵萍的教育奏效,小升初的成绩,姜盼有了质的飞跃,全年级44名,虽说比起那个时候考第一的姜畔,差距不是一般大,可对于一直平平的姜盼,已经是自己最好的发挥了。
而此时的姜畔,参加高考,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她。姜学元甚至于在高考那天早早订好了饭店包间,只等成绩一出来,就请一家人吃饭庆祝。
不论是老师眼里还是家长眼里,姜畔考清北,是毋庸置疑的。
看着大哥一家如此得意,赵萍心里不是滋味。才因为女儿小升初考得不错而高兴了几天的她,又因为姜畔的高考闷闷不乐起来。
老天,为什么就是这么不公平呢?
姜畔出成绩那天,一家人都提心吊胆地蹲在电脑前等结果。准考证背了个滚瓜烂熟,只等着时间到。可谁都没有料想到,姜畔的成绩,只越过一本线30分。
姜学元和妻子大跌眼镜,连着查了好多次,都是同样的结果。姜学元开始沉默,妻子已经躲在一旁抹眼泪。对于姜畔而言,这样的成绩,只有一条结果:复读。
一向还算乖巧的姜畔这一次却没有遵从父母的意见,她要正常报考,去念一所普通的一本。与其再去高三熬一年,她宁愿去大学努力,到时候考研。
可姜学元丢不起这个脸,大家都等着看姜畔的录取通知书,都等着跟他道恭喜。就像是闪耀的明星跌落,姜畔身上的光环随着一场高考瞬间粉碎。
赵萍得知姜畔高考失利,高兴了整整一个晚上,看到女儿姜盼时,也觉得顺眼了不少。姜畔失利,可她的女儿姜盼却还有机会。她要抓紧时间给女儿买些书,报些班。
姜畔还是如愿去大学报道了,新闻专业。原本计划考研,辛苦准备两年,却在考试前放弃,只因为参加秋招时,签了份不错的工作。
几乎一出生就一直在努力学习的她到了这个时候,却生出一种对学习的厌恶感来。她想工作,想赚钱,想早早实现经济独立,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发现女儿变得有些不可控起来,姜学元夫妇除了惊讶,更多的是痛心。两人就这一个疙瘩宝贝,一直按照他们设定的路线奔跑跳跃,有一天却偏离了路线。
姜畔参加工作两年,留在了一线城市,许久没有回家。
而此时的姜盼,正在努力备战高考。终于,在赵萍的逼迫下,考出了超过一本线71分的好成绩。
这一下,赵萍真的算扬眉吐气了一会。姜盼接过奶奶包给她丰厚的红包时,赵萍笑弯了眼。
女儿们长大后,婚姻大事变成了最令人头痛的一件事。
28岁的姜畔要结婚了,结婚对象是家小型私企的少东家。之前一直隐瞒着,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才公开来。
赵萍去看过,男方送来的聘礼丰厚体面。那个微微有些啤酒肚的男人谦逊有礼,据说是个高学历海归,对待姜畔温柔体贴。
许久没见的姜畔比起以前稍稍有些富态,但也不妨碍她的美丽。社会打拼多年,岁月沉淀,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迷人的气质。
赵萍不得不承认,两人看起来十分般配。她第一次真切的认识到姜盼与姜畔的差距,不只是外在条件的距离,还有内在条件的悬殊。
点击下方“继续阅读”看后续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