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少到暮年(从花季到古稀)
从年少到暮年(从花季到古稀)王令茀几次约我,正好黄文婷探儿子回国,抓杨桂荣的空当在王令茀家聚会。令茀的传奇另写一篇,啧啧称道,可以颠覆许多人的传统观念,令茀与老李的三十年使我相信“前世有约”,“一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王令茀和黄文婷同在检验班,毕业后王令茀由医院调到市卫生局搞医疗质量控制,后转到肿瘤医院,提升作政工,黄文婷在汉沽医院作临床到退休。不满二十岁她们走上专业技术岗位,积累了丰富经验,不脱产的进修又助她们取得高级职称,规避了高考的拼杀和分配外地背井离乡的奔波,她们守家带地,日子过得平稳、舒坦。下左一:齐生;中左一:王令茀;左三:孔繁玲;上左二:杨桂荣当时卫校是很难考的中专,学护士助产的后来都成了各区产院的主任,学检验、药学和放射专业的也做了高级技师,在检验科、药剂科和放射科等医疗技术部门独当一面 出路一点都不逊于升高中考大学。那时的家长和学生颇有眼光,善于扬长避短 重实际,不攀比。
作者 | 黄邦洁
我们初中毕业时有一半的同学升入高中,另一半就业或上了中专、中技,她们中有的认为没上本校高中,耀华中学的校庆联欢与己无关,但想念的时候也有聚会。
那是些特别纯真、可爱的小伙伴,记录与她们从花季到古稀的友情是我很久以来的心愿。
初中部分同学和辅导员合影(1962)
下左一:齐生;中左一:王令茀;
左三:孔繁玲;上左二:杨桂荣
当时卫校是很难考的中专,学护士助产的后来都成了各区产院的主任,学检验、药学和放射专业的也做了高级技师,在检验科、药剂科和放射科等医疗技术部门独当一面 出路一点都不逊于升高中考大学。那时的家长和学生颇有眼光,善于扬长避短 重实际,不攀比。
王令茀和黄文婷同在检验班,毕业后王令茀由医院调到市卫生局搞医疗质量控制,后转到肿瘤医院,提升作政工,黄文婷在汉沽医院作临床到退休。不满二十岁她们走上专业技术岗位,积累了丰富经验,不脱产的进修又助她们取得高级职称,规避了高考的拼杀和分配外地背井离乡的奔波,她们守家带地,日子过得平稳、舒坦。
王令茀几次约我,正好黄文婷探儿子回国,抓杨桂荣的空当在王令茀家聚会。令茀的传奇另写一篇,啧啧称道,可以颠覆许多人的传统观念,令茀与老李的三十年使我相信“前世有约”,“一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壹黄文婷憋不住要晒晒她的“囧事”。大儿子一家移民加拿大,世纪初在汉沽也算较稀罕。儿子媳妇想把孩子送回国让奶奶带,她想去接也开开眼。
老伴儿是同学同事:“我看家,要去你自己去。”文婷笑他没见识,大老爷们儿不敢出门。老伴儿把她送到机场,换登机牌,托运行李,一直到安检口。
老伴儿往她的大衣兜里塞了一个包:“飞机上不顺口,垫吧垫吧。”“飞机票那么贵,吃的能次吗?”“让你带着你就带着。”老伴儿硬是掖了进去。
打开加航的第一次空中晚餐—牛肉面条,两大块带血筋的牛肉,不敢吃,一小盒寡然无味地宽面,还挺硬。她把那点土豆泥和蔬菜下肚,想起了兜里的包—五个油酥烧饼,平时一个足够,此时两个正好,要了杯热茶,算是还舒服,美美地入梦乡。
第二顿是鸡肉米饭小半盒,凑合着吃了;洋点心太甜,不敢恭维,又想起那又香又酥的烧饼,不觉又“消灭”一个。坐飞机真没有想的美,盼着到家就好了,儿子家就是自己家,炊烟缭绕,饭香扑鼻。
抱着分别两年的儿子母亲喜极而泣,坐着宽敞的旅行轿,听着悠扬的乐曲母子飞驰在两侧覆盖着白雪的高速公路。蒙特利尔这座号称浪漫之都的加国第二大城市,她的美丽、富足和舒适曾带给母亲无限遐想,无限憧憬。
跑过比从汉沽到北京还远的距离太阳落了,夜幕下一片漆黑,只有车灯前的白雪和亮光,坐在后排饥渴难耐的母亲偷偷把最后两个“油酥”报销了。
总算到家了,儿媳妇端上热腾腾的叉烧包和皮蛋肉粥,那是孩子们特意从餐馆叫的外卖,母亲地道北方人吃不惯广东早茶。她说一路上吃得不少,刚在车上又把天津带的烧饼吃了。
儿子惊呼:“妈,到家门口了,怎么还吃天津带的?”“那不是剰的吗。”“我的老妈妈啊,给我啊!您就不知道您儿子多馋天津的油酥烧饼了。”
转天早晨参观过儿子的家就上岗了,跟着三岁的孙子在屋里转悠,做饭、喂饭、哄睡觉。她用手指划开结着冰花的玻璃看着蓝天,银白色的远山和见不到人影的街道。除了便道和车道可以看到柏油路,映入眼帘的白茫茫看久了就发晕,赶忙带上老伴儿给她买的雪镜。
儿子说,母亲雪镜的涂层、镀膜和偏光比他在当地买的高级。母亲心想何止眼镜,每次老伴出手买回的穿戴姐妹们没有不夸的,老伴儿会收拾活禽,也善烹饪,朋友聚会都是他的活,文婷就是打下手。吃惯了老伴儿那口,砸吧砸吧桌上的都没味。
盼着放行的日子快点来。原定的一年取消了,半年也否定了。三个月她熟悉从饭桌到窗户几步,再好的旅游—多伦多,温哥华她都没了兴趣,被儿子扶着,拽着,踏着冰雪乘车逛了著名的地下城。
落地北京机场二儿子与父亲说:“那是我妈吗?那么瘦?领着的像是我侄子?”文婷把孙子交到老伴儿手里,掏出纸巾。“我全明白,回家,好好补补。”老伴儿太清楚,文婷去加拿大前和宿舍大院里的同事的绘声绘色,那是她心中在异国他乡的美景。
每天早餐老伴儿送上锅巴菜、豆腐脑、煎饼果子、大锅篦,正餐更是调着样的丰盛可口,“坐月子”的日子过了半个月,文婷终于才敢在晨练露脸。姐妹们的结论是:“想减肥就离家出走。”
文婷高个子,一双总是眯缝的笑眼带着她的快乐。她不挑剔,不矫情,她的口头语是:“那多好啊!”她向往轻松,舒适,安逸,也容易满足。
听着文婷的故事,不胜唏嘘:“幸福,你是他手心里的宝,守着自己个的家吧,享受老伴儿知冷知热的幸福。”
贰杨桂荣的事迹早就在同学中家喻户晓了。论桂荣的学习成绩和家庭出身肯定能考上大学,但她幼年丧母,深知父亲的不容易,高中毕业放弃高考,直接就业。凭着她的能力出师,升级,当干部,顺顺当当,煞是令人羡慕。
桂荣上中学时在课外制图组与佑儒好上了,往后的日子一板一眼,就像“青春篇”“家庭篇”系列教科书。你说人家咋就那么聪明呢,找个同学谈对象两小无猜,出双入对参加活动都是熟人,到老了“坐在摇椅上慢慢聊”,说的人和事也对的上茬儿。
我妈说我小时做过“花童”我不记得,但我忘不了第一次做傧相,和少年玩伴一起从西开教堂前独山路的胡同把新娘子接到实验小学对面的佑儒家。记得是叫华荫里吧?如果把华荫东里,西里,南里,北里的小学、中学的同学列个名册,可以凑成一个班,热闹非凡。
我和佑儒、高洁的先生齐毓檀从四五岁起在幼儿园、小学一间教室里长大,说了如指掌一点不过分,堪比自家的兄弟姐妹。
桂荣生老大,我兴奋地问她:“叫我姨还是姑姑?”再往后佑儒生病,桂荣没日没夜的精心照顾。我们几次约会都囿于她接送孙女的时间冲突改期,或姗姗来迟,或提前退席,皆是因为履行祖母级别的责任。
我女儿上过佑儒的补习班,回来说他们外校的老师讲得滑轮的原理她糊涂了一年,听过“胖手叔叔”一堂课她可以教同学。这不,桂荣又在夸奖:“孩子们功课都是他辅导,我没管过。”
其实她不说,我们想得到,但更喜欢看到桂荣溢于面庞的自豪和满足。目睹他们一起走过的半个世纪——现实版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叁齐生住在西安道临园里,我们都以为她会上本校高中,岂承想她一门心思当老师。
下瓦房的师范学校也难考,当时缺教师,毕业后留津当个中学教师顺理成章,可她偏偏选择支援西南地区当小学教师,从铁路工程子弟小学老师一直作到成都市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语文学会秘书长。
退休后受聘为全国作文写作组织的主评教师,每年到各省市指导作文竞赛。她与转业军人组成的家庭儿女成才,和和美美。
2004年我与发小丽明、匡樱赴成都帮母亲搬家到南京 听说我们刚从九寨沟下山即约我们去城郊的农家乐一游。
母亲不悦:“是来帮我搬家的吗?”其实母亲是想多和我说说话,我退出娱乐在家打包、装箱。齐生更不悦:“我就不去老太太家了,怪碍眼的,你哪天出发?咱们火车站见。”
我打前站带的东西超多,托运窗口不予放行,寄存两天以后发货。我是去安家的,两手空空岂不白耽误时间。多亏了齐生,她先是与窗口沟通后又招呼来几位搬运小伙子,一口道地的巴蜀方言,一通熟练的现场指挥,全部家当随车启程。
我问她如何练就这般连踢带打的“武艺”,她说,四十年啦,回家,带学生比赛、开会,出入成都的门道蹚平了。
落地南京,接站的我的二侄子和他的朋友大惊失色:”姑姑怎么能带这么多行李?”听到齐生带游农家乐和车站救驾的故事孩子们交口称赞:齐姑姑已是热情实在,侠义豪爽的四川人。
肆孔繁玲住在沙市道昆明路口,我们属放学上桥走岳阳道那一路队,同窗六年,“交深情款款,意恰乐融融”。但她也是属于不出席校庆活动的那一拨儿,每逢我奉校友会班理事之命邀请她参加同学聚会,她总托词婉拒。
齐生来津探亲很难得机会,我花了一番心思,费了一番口舌:“这次选在我的新家,你走几步就到,恳请赏光吧。”繁玲嗫嚅一句:“恭敬不如从命吧”,总算如约而至。
进了家门就问我:“你们楼上楼下还是那几位吗?”开始有点懵?回过神来:“还好,还好。”
我向大家道来原委:“她说我这有电梯是高档社区,我说前面楼栋的大房子住着有权有钱的,我这栋楼九层一室两室,中九流下九流。有明星作家,但着急怀不上孩子,门口总贴些讨吉利的字和画;有“落赔”的老板常有人来讨账;有成功女企业家但“倒贴”,惹得人家老婆天天“蹲堵”;还有的住一室一厅养一只半人高的大狗,上下电梯开门让人提心吊胆。不如她的老式单元住着安生。还是来这感受一下吧!不然请不动她啊!”
大家都笑了,笑她年近古稀依然如花季少女一般天真和单纯。
我们都知道她的心结。那时大家很习惯坐在四个校舍门口的花砖地上,围成一个个小圈,读报,念书,谈心得,当时最时兴的学习方式—汇报思想,好像不说点深刻的不能表示对组织的忠诚。
对着满墙的标语“狠斗私字一闪念” 每个人都毫不隐晦。繁玲可能真没有什么藏在心底的宏图伟业,可转到她这,不能让别人总陪着。她说,她曾经做梦当过公主,学校将这条定为资产阶级思想记录在案。
提起那些糟心事姐妹们总会说些暖心的话:那不是童话吗,谁会当真?比你“野心”大的,“性质严重”的有的是。当时课间操后回教室就能在楼梯两侧黑板上看到形形色色的“丑陋”,公开剖膛破肚“表忠心”,反正每个人思想都有“病”,见怪不怪。
此刻赶快送上“安慰剂”打岔:“你当物理科代表,课前课后到办公室拿送教具,反映同学意见。”“你的成绩拔尖也不显摆,还为同学排忧解难。”“为了让不及格同学躲过开学补考,硬着头皮要求老师查卷子找分数。”“你就这样央求‘您看公式列出来了,到这步还对呢,给一分吧!’她的实验报告写得挺好的,实验不是还占30%吗?”别看这两分可以让同学过一个安生的暑假或春节。
班委和课代表都把全班“齐步走”当作是自己的责任,她们看不得同学由于一时的疏忽而掉队。
繁玲做梦也不会想到五十年前的成人之美竟在白发覆青丝之年受到夸赞,顷刻间她的脸上泛起羞涩的笑靥。
吐出了那点不痛快,她的快乐比谁也不差。“看结果,比眼下,晒晒你的幸福吧!”繁玲学师范当教师留天津,上班时有寒暑假,退休金外加教龄补贴相当处级。上遍了老年大学的音乐,美术,编织,刺绣和健身的各个班,同是教师的先生管着家务。闺女买房,结婚生孩子统统有孩子他爸忙乎。
“还是托那个梦的福!”繁玲矫装怒容:“我都不提了,你们还拿出来气我?”听着有点像林家黛玉数落众姐妹,眼下见的亦是当年那位青葱少女 温婉如玉。
右起:桂荣;文婷;齐生;令茀;
邦洁;繁玲(2005-5)
真想给我们这拨女同学点赞,教她们的老师没费劲,和她们同窗有情谊,娶了她们是依靠,俗话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女生们以自己的善良,勤奋和执着的本色撑起学校,单位和家庭的半边天。
无论有过什么样的曲折,我们都庆幸,即便没有高学历还有过使自己倾注心血,陶醉其中的工作;即便没有挣大钱,但在辛苦操劳中锻炼出好身体;虽然没有享受豪宅别墅但把这个家经营的舒适温馨。
一直到做了媳妇,熬成了婆婆,升级到奶奶,把对生活质朴的追求,无私的大爱和日复一日的劳作当作人生的享受,我想这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灿烂的闪光点。
伍十六岁的花季与相伴三年的同窗告别,夏末,我拿着录取通知书到本校“上层楼”,好奇地翻看传达室前桌子上摆着的六个班的花名册,初中的同班谁又考回来了?小时候的玩伴分别三年有没有考入耀华高中,很期待花季年华再聚首,她或她们分在哪个班?
宋玉霞,是不是住大理道美女?我们曾在严慈庆家院里郭莹老师门下学芭蕾。她身材高挑 家境殷实,专业的舞鞋很讲究,是常站在前排作示范的几位之一。我自认自己不是那块料,体育馆落成就跑那边玩去了,玉霞一见倾城之美难忘却。
玉霞在欧洲旅途中(2008-7)
不日我们在校园中不期而遇 一别数载,谈起少年的福地有共鸣。她后来喜欢上羽毛球 体育馆、民园、新华路都是她常光顾的训练、比赛场地,也曾与天津少年集训队同场竞技。
运动项目样样精通的李宪章老师长得又高又帅,他与玉霞在羽球网两端的那一刻,观众不止看胜负更看靓丽、洒脱;柔美和勇猛。加时再加时,为师生男女对决鼓掌、狂欢,直到华灯初上。
怕人多踩坏了健身房、体育馆的菲律宾木地板,玉霞与李老师的比赛在前操场举行,坐、蹲、站,里外三层,那样的壮观也是校园一景。如果那时有模特表演,玉霞肯定是最上镜的冠军,她的舒展和大气,她的优雅和健美非眼见难以描述,那一场够你回味一生。
九旬高龄李老师精神矍铄(2020-12)
可以想象当年的高大帅
因为不在一班我们在校园中鲜有交集,毕业后各奔东西,星星点点的消息传来,知道她先作了教师后来移民。
古稀之年我们在微信中联系上了,她投我以照片,我报之以文章,奶奶、姥姥的交流倾述着心底的苦辣酸甜。
我们这一辈有大致相同的人生轨迹,前半生都在寻觅现实与理想的交汇点。在视频的小小窗口对过往彼此心照不宣,功成名就也好,默默奉献也罢,时光荏苒,留在心底的是同窗的情意和对未来的祝愿。
每一次的交流都有一个主题,每一次交流的结束都有同样的感慨——无论我们是否能够看到,只期待第二代,第三代实现他们自己的理想,为了他们,我们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磨难没有摧毁她的意志,岁月留住了她的容颜。她爱家人,辛勤地付出;她爱朋友,重病中惦记着给姐妹们理发,她希望身边的每一位朋友都因她而年轻、漂亮。
“今宵别梦寒”,不愿见到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玉霞挣脱了癌症的痛苦将爱与美带向天堂。
但丁的《神曲》七百年来被传颂和演绎,至今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难有诗歌可比拟,源于她对的天堂描写已成为世人的向往和期待。
追求真善美是贯通艺术、人文、社会的人类共识,玉霞将容貌的美丽与善良的人格集于一身并展现到极致,我相信玉霞安魂于天堂。
在网上我与玉霞的亲友们一起见证了玉殒霞落时刻的尊严,追忆她的过往有不舍的哽咽也有对逝者完美人生的赞许和倾听逸闻趣事的嫣然。
“知交半零落”,白发翁媪疾病衰老是自然。一纸寄哀思,心灵得净化。斑斓的生活依旧光彩,人们在聚散离合中体味生命的真谛,笃信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在当下。
从花季到古稀一路走来,从步履匆匆到缓慢蹒跚,感受真情,传递温暖,默契永存于你我心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把两年前我为追思会写的祭文贴在下面,在玉霞去世的忌日祝她在天堂安好。
大爱无疆——怀念玉霞
宋玉霞是耀华65同窗中的公众人物,她以博大的爱和优雅的美广受赞誉,堪称校花中翘楚。从花季少女到慈祥奶奶,从遭受冲击熬到安逸的生活,痴情不改的是充满善良和激情的大爱。
十年前的美西校友会上她与久违的同班王爱玲相逢,热情朗诵李益名篇“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高中毕业50周年纪念会前她写给我:“我视同学为亲人,聚会必须参加。”她代表海外校友发言并与诸多同学合影留念。
校庆70周年聚会后她与朱萱夫妇,秀英夫妇又跑了好多地方,几乎每张照片都是她心灵的写照—“每天都沉浸在兄弟姐妹情谊中,满满的幸福和享受。”她的诚恳和热情感染了许多同学,以至于获得明星校友的美誉。她发自内心的爱,历久弥新。
三年前美东校友纽约聚会上,同学们谈起当年的大李老师与玉霞的羽球对决,那是一段津津乐道的师生竞技的佳话,他们展现的健与美和观战者的喝彩助威定格在同学脑海中,那是我们校园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得知美东聚会,玉霞发来电邮“我准备给你寄去一些花,先发照片,都是我种的。”从美西到美东寄花?“我哪有你的本事,我怕养不好,花谢了心里难受。”
此后我不断收到玉霞的照片:她与摄影师先生游世界,风光照,人物照,她的宠物狗和她帅气的儿子,活泼可爱的孙子、孙女。三年前她找到了享年二十岁的知青弟弟留在大草原的遗物,去年她与来探亲的姐弟在加州欢聚......照片中玉霞的知性,恬静和微笑带给我的信息是她经历曲折后的安逸和满足。
玉霞有信仰,她笃信“施比受更有福”,她的一生都在追逐和创造美。谁人不曾老,美人众友怜。一块晶莹的碧玉 ,一抹缤纷的彩霞,赞美与怀念寄送到天堂,伴在玉霞身边。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2019-1-30
2020修回
完
作者黄邦洁是五大道的老住户,“情系五大道”公众号的忠实读者、该群成员权宏的姐姐,退休后家务之余记录生活,意在承上启下,为弘扬乡土文化尽力。
采稿 校对 编辑 | 紫石
关于我们
“情系五大道”公众号、头条号汇集了五大道人讲述的老故事及五大道人的文学、摄影作品等,旨在重温五大道老时光、探寻五大道人的生命轨迹、弘扬五大道的人文精神。欢迎新老五大道人踊跃投稿,文字、口述均可(有意者请在私信留言,我们会尽快回复)。本号刊登的文章(不代表本号立场)均为原创,不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