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古琴斫琴师(他用余生的时光斫一把琴)
二线古琴斫琴师(他用余生的时光斫一把琴)在田雨位于上海新泽源画家村的静朴坊里,到处摆放着精致的刻划、雕琢工具。手艺人安静地在房间里劳作,木屑轻盈地在空中飞舞,在刨花与研磨之间,时光安静缓慢地流淌。△田雨说,斫琴是一件很苦很寂寞的事。△7年来,田雨就在这方小小的工作室里,年复一年的斫琴。▄ ▄ ▄斫琴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它需要斫琴手艺人在长期实践中累积经验,用耳朵和内心的感受始于凿斧之下。据传最早的斫琴者是神农氏。由于斫琴在历史上曾断过一次代,导致制作古琴的老手艺人越来越少,传世的好琴更是极少。
“与其热闹着引人夺目,
不如趋向做一个人群中真实的人。
不张扬,不虚饰,
心有所定,只是专注做事。”
△7年来,田雨就在这方小小的工作室里,年复一年的斫琴。
▄ ▄ ▄
斫琴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它需要斫琴手艺人在长期实践中累积经验,用耳朵和内心的感受始于凿斧之下。据传最早的斫琴者是神农氏。由于斫琴在历史上曾断过一次代,导致制作古琴的老手艺人越来越少,传世的好琴更是极少。
△田雨说,斫琴是一件很苦很寂寞的事。
在田雨位于上海新泽源画家村的静朴坊里,到处摆放着精致的刻划、雕琢工具。手艺人安静地在房间里劳作,木屑轻盈地在空中飞舞,在刨花与研磨之间,时光安静缓慢地流淌。
累了,他便停下来,休息片刻,喝杯茶,放一首美妙琴音,亦或是听一段收音机里的琐事凡尘。
△在铺满木头和工具的房间里,唯一的现代设备大概就是这台收音机。
“我一直梦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屋子,可以不是很大,安安静静,不被打扰,里面有我想用的一切工具,得心应手,为所欲为。”
山东人田雨,在当了5年美术老师后,决心要在绘画上有所发展。2001年,他义无反顾地舍下现实安稳,来到上海。怀揣浪漫雄心,以为能在热爱的事情上施展满腔抱负。可事实是,到上海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田雨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在谋生而已,与画画毫无关系。
△如果你喜欢一件事,就不会觉得这年复一年的打磨是苦事。
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为了追求理想,孤勇地抛弃一种不够理想的生活,结果却过得比以往更加糟糕。
谋生得越久,离初心越远。到后来,田雨甚至觉得画画于他,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只要能够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很好,它不一定是画画,它可以是其它任何事,只要这件事能让他想要认认真真地做一辈子。
△每把琴从选材到完成,至少耗时一年甚至两年。
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迷茫中,田雨接触了古琴,先是喜欢听琴,后来又了解到斫琴。在一个手艺人家庭里长大的田雨,从小对手艺就有着无比敬畏之心。当真的动手做琴时,他突然觉得,这是一门比弹琴,甚至比画画更吸引他的手艺,“斫琴最吸引我的地方还在于能够传世,即使有一天我们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可我们留下的琴还在,这比谋生要美妙得多。”
那段时间,田雨简直对琴着了迷。路上听琴,白天斫琴,晚上弹琴,夜里梦琴。他确信,斫琴会是自己想用一生来侍奉的事。
△除了斫琴,每周六田雨会在工作室里开课教人弹琴。
半路出道斫琴的田雨,当时完全是零基础。没有任何工具,也不知道去哪里买工具,不知道怎么买到好的红木,也不知道如何锯开它,更不知道如何去打磨,包括漆艺这门需要专业学习的工序……
每道工艺和环节,都经过了千百次的实验,最后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多年过去了, 那些百转千折都被他一一迎刃而解,如今大概再没有任何问题能够难倒他,“但在起步之初,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都像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比如擦漆,就是把生漆擦在古琴上,在没做之前都以为很简单,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擦漆要跟气温、湿度、稀释剂都配合得恰好,才能把漆擦得又光又润,类似的小问题,很多很多。”
△擦漆要跟气温、湿度、稀释剂都配合得恰好。
除了技术上的零基础,物质上的零基础也很可怕。但田雨却在没有任何后续物质支撑的情况下,咬牙坚持到了今天。我问他,最困难的时候有想过走第二条路吗?
他很坚定地告诉我,没有,一丝一毫都没有过。每次遇到困难,想到的就是如何解决,“当你好不容易找到一件热爱的事,你就会知道,一切的阻扰都不在话下,所有的难关,都只是时间问题。”
△每把琴从选材到完成,至少耗时一年甚至两年。
斫琴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每道工序都很繁杂,在做的过程中不仅要用心,还要用情。一把古琴从选胚到最后成型,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整个过程分为选胚、制胚、出型、修面、掏槽腹、做底板、合琴、裹布、上面漆等十多个步骤,复杂的制作工序和漫长的成型时间,让每一位斫琴人都下足了功夫。
斫琴是一门精深的平衡之术,孔子把它称为中庸。
△古琴不是弦在唱歌,而是木头在唱歌。
古代雷氏琴家总结了四句话:选良材,用一生,五百年,有正音。
斫琴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选材。琴家说,古琴不是弦在唱歌,是木头在唱歌,所以材料必须要好。做琴需用老料,比如老旧的房梁和门柱,它们经历了数代的悲欢离合、兴衰荣辱,已经拥有灵性和魂魄,达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状态,它没有年轻时的硬力,更像是一位年老的长者,神态安详,自然而放松。
田雨说,如果是新的木头,也至少要经过五年以上的处理,比如浸水、去油脂、风干、自然存放,三五年后方可以做琴,而且做的过程中要非常慢,否则木头会开裂,做出来的琴也容易出问题。
△古琴一般选老料,比如老旧的房梁和门柱,越老越好。
槽腹是斫琴的关键,也是平衡的魅力所在。厚薄要平衡,虚实要平衡,高低音要平衡,大小弦也要平衡,他说,平衡是一种艺术,大到自然,小至人生,学会了平衡,你才懂得生活。
△田雨位于新泽源画家村的工作室一隅,累了,他便在这里喝喝茶,听听音乐。
工作时,他经常想起父亲。田雨的父亲也是一个手艺人,他用一双灵活的双手,养活了一家六口。田雨说,“我一直尊重手艺人,手艺成全了无数的家庭,养活了无数的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我想这就是传承,传承就是一定程度的怀念。斫琴也是一种怀念,一种对古老文化连绵不断的怀念。”
△斫琴是最精深的平衡之术。
安静,是一个手艺人身上最动人的东西。它会让你的坚持和耐心,变得更有力量。看田雨斫琴,你会不知不觉被他带入到一份又安静又寂寞的氛围里。
我问他,有收徒弟吗?他无奈苦笑,“我也希望收到徒弟,但太难了。虽然我们的学徒不能说达到像日本匠人那样,8年禁欲修炼期,但要跟我学斫琴,至少得有耐心在我这里待上三年,光这点就很少有人受得了。所以我常说,做个手艺人是一件很苦很寂寞的事。尤其是像我们天天要跟木头打交道,如果不是足够热爱,你会觉得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受罪。”
△每个真正的琴家,最希望看到的是自己制作的琴,能够传世。
“我不是斫琴爱好者,不是业余斫琴,从当初做的那刻起,我就决定要专心做好这件事,并且把它做到极致。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手艺就是这样,有着安静动人的力量。一旦爱上,你会觉得所有的时光,都是在修行,因为每一天都是自己甘心情愿的结果。
愿每个人都能在喧嚣的世界里,学会聆听心里的声音,找到自己热爱的一事,并愿意为它付出一生的时光。
△最近,田雨正在制作四大名琴。
人生需要磨得起,也要等得起。
任凭世界多喧嚣,
手艺人的内心都是安静的。
没有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辉煌,
必定要有等量的汗水支撑,
有时候撑不下去,那就歇会儿,
总有焕然一新的一天。
一事公众号:gushi201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