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褚时健给年轻人的建议(褚时健对年轻人的忠告)

褚时健给年轻人的建议(褚时健对年轻人的忠告)“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他同样用了十年的时间,让他种植的橙子红遍全国,橙子被命名为“褚橙”。褚时健,1928年1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年少坎坷,年过半百的时候,才接手了后来知名的玉溪卷烟厂,并在十几年内,将这个濒临破产的地方小厂打造成亚洲第一的现代化烟草集团,为国家创收近千亿税收。90年代因为被控贪污,被判处无期徒刑,从人生的顶峰直接坠落,此事至今仍然引发高度争议。2002年,时年74岁,被保外就医的褚时健,包下了云南哀牢山上的2400亩荒地,开始晚年种植橙子的人生历程。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2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助理 企鹅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褚时健给年轻人的建议(褚时健对年轻人的忠告)(1)

褚时健,1928年1月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年少坎坷,年过半百的时候,才接手了后来知名的玉溪卷烟厂,并在十几年内,将这个濒临破产的地方小厂打造成亚洲第一的现代化烟草集团,为国家创收近千亿税收。

90年代因为被控贪污,被判处无期徒刑,从人生的顶峰直接坠落,此事至今仍然引发高度争议。

2002年,时年74岁,被保外就医的褚时健,包下了云南哀牢山上的2400亩荒地,开始晚年种植橙子的人生历程。

他同样用了十年的时间,让他种植的橙子红遍全国,橙子被命名为“褚橙”。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王勃《滕王阁序》里的两句话。用来形容褚时健的人生,非常贴切。

褚时健被看成中国企业界实干精神的丰碑,他曲折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哪怕在90后、00后群体中,也因为成了励志作文素材而被广泛知晓。

褚时健给年轻人的建议(褚时健对年轻人的忠告)(2)

今年元旦期间,我在翻阅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知名财经类公众号“正和岛”编著的管理类文献《本质》一书,偶然让我读到了其中收录的褚时健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老人家写的非常的直白和朴素,是以老人家口吻写给年轻人,谈自己人生经验的一篇文章。当即我就觉得非常有启发,并在第一时间和社群的一些小伙伴做了分享。

今日听闻他老人家过世的信息,把对这篇文章精华的体会整理成文字,以这种方式纪念这位老人。

1年轻人都太心急了

在褚时健看来,现在的年轻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都想一夜暴富,都想短时期内实现自己想要的成功。

2016-2018年,一股互联网创业风,从风起云涌到一地鸡毛,便是一个例证。

他说有一个年轻人从福建来看他,跟他抱怨道,自己大学毕业都七年了,但是,到现在一件事情都没有做成功。

褚时健听后,认为,一定是年轻人的目标定的太高了,如果希望今天做一点,明天就能得到实现,这是不可能的。

他对他说,你工作才六七年的时间,你看我种果树十年了,你怎么能急呢?

在褚时健看来,现在很多人都想一蹴而就,都想找到一条直径走。

他自己也年轻过,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和过去的年轻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就是很容易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而生活可不是这样一条直线的。

褚时健给年轻人的建议(褚时健对年轻人的忠告)(3)

2 不要总想着靠机遇、靠别人

对褚时健第一段卷烟厂的创业争议不多,但是对于他创业卖橙子,其实坊间非议并不少。很多人认为,他卖橙子,不过是卖一个“人设”,甚至是很多企业家卖他一个面子,消费者卖一个“励志传说”。

褚时健坦诚道,他刚开始做橙子的时候,他也认为,大家来买橙子,更多是因为是他在种橙子,大家有好奇心,就都来买这些橙子。

但是,他自己也知道,如果果子不好吃,或者只是吃口普通,那么其实人家买几次也就不会买了。而且,他买的也不便宜,如果不好吃品质也不高,凭什么花真金白银来捧你?

事实上,褚时健是很用心做橙子的,经常脑子想着果树睡不着,起床翻资料。天干不下雨,就担心橙子质量不好。老伴也七老八十了,还带着橙子到处跑展销会。

褚时健告诫自己的孙辈,还有工厂的员工,不要陶醉在别人的夸奖中,要要尽好本分,把橙子种好,每年多丰收一些,味道更好一点,别人才会继续来买橙子。

褚时健认为,那种靠抓住机遇、遇到贵人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年轻人不要老是想着靠别人,即便靠到了,也守不住。

他举个另一个例子,有年轻人来他的果园看了一次,觉得这个模式不错,于是,自己回去也建了七八万亩的新果园,但是基础没有打好,就吃了亏。他告诫道,年轻人还是要学会吃苦,这样赚的钱才能拿住,否则如果基础不稳,到时候还是会损失的。

褚时健给年轻人的建议(褚时健对年轻人的忠告)(4)

3

做人不要亏欠他人

褚时健说,他自己做人有一个原则,就是怕亏欠了别人。

他做人做事随时都要检查,这件事,我是不是让别人吃亏了?

他也经常提醒自己的儿子,要经常想到在身边跟着你的人,如果自己的生活条件比别人好了,就要多照顾别人一些。

他对待自己果园的农户,也是希望他们要比别的农户生活条件要好一些。

可以想见,他一路走来,之所以有这么多人追从,不离不弃,和他这样的为人处事是分不开的。

4 番 外

以下的内容不出自他的文章,但我认为有必要补充说明一下。

很多人以为褚时健这样的“贪污犯”,贪污了很多钱,所以退休后种“褚橙”大概是自己玩玩,或者财产再升级,以便于传给子孙。

其实,当时真实的情况是,刚刚出狱的他,已经身无分文,必须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点事情,这样自己和老伴的生活才有着落。

当年创业的钱,也是云南当地非常感念他的企业家给他出资,帮助他走出的第一步。

时间线拨的再早一点。

回到那个改变褚时健命运的“收礼”。很多人都揣测,当年的事是不是有什么“秘闻”,当然,这些可能只能留给历史去解答了。

而在接受凤凰卫视杨锦麟采访的时候,他透露了一点心路历程:

当年为卷烟厂创造了这么多利润,退休后,香港的企业家登门拜访他。

看到他这样的一个大企业家,把企业搞的这么有声有色,竟然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这么差,有些于心不忍,于是对他说,我拿几百万给你吧,改善一下生活。

很多人只想到了他后来的这个行为被定性为“贪污”,却没有想到,另一个事实是,在那个讲“平均分配”的年代,他做出了这么多超过同行的事情,对他而言,却一点多余的好处都没有,只能和很多平庸的同行享受一样的“待遇”。

此其一。

当年他入狱后,有高层领导打招呼,对待他这样老人的生活,还是要特别照顾,他搞卷烟厂是功不可没的,功是功,过是过。

这句话他记了很久。

也让他放下了心中的疙瘩。

此其二。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舆论生态逐渐对人愈加苛刻,而且总是把人往坏里想,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有点名气的人常常不被容忍犯一点错误,要么是个“好人”、“英雄”,要么就是个“大坏蛋”。

这种看人看事的方式,看似嫉恶如仇,可是不是太简单了一些?

自从读完那篇文章,每当那些看似“一边倒”的事情发生的时候,而我的脑海就会浮现,这位富有争议的老人生前对年轻人的那句告诫:

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简单。

谨记。共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