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月明朱棣徐妙云洞房摘凤冠:山河月明 女主徐妙云感情生活很一般
山河月明朱棣徐妙云洞房摘凤冠:山河月明 女主徐妙云感情生活很一般后妃名单这么一列,朱棣对谁是真爱,对谁又是出于政治拉拢就一清二楚了。再看出身低的妃子:王贵妃,苏州人。王贵妃善于揣测朱棣的心思,所以十分得朱棣欢心,《李朝实录》说朱棣靖难成功之初,十分喜爱王贵妃,“欲立为后”。关于王贵妃的出身到底是什么,不清楚,《彤史拾遗记》说她的父亲洪武时“宦在京”,应该就是个小京官,不然史书不会只写她是“良家女”。王贵妃从中下层官宦之家凭一己之力爬升到后妃中第二等贵妃,甚至在徐皇后去世后,执掌后宫,《太宗实录》说朱棣晚年,喜怒无常,连太子等皇族都得巴结王贵妃,借以了解皇帝的心思。一个出身一般的女子能得到如此地位,朱棣对她的感情可想而知。权贤妃,朝鲜进贡的朝鲜小贵族之女,一般史书很少对后妃面容进行描写,但《明史》独对权贤妃进行了描写,说她“姿质称粹,善吹玉箫”,甚至有明宫词流出,专门描写权贤妃的萧声“忽闻天外玉箫声”。《李朝实录》称权贤妃之家月禄26石,但朱棣曾给其家赏
少年朱棣
再说出身高的妃子:
张贵妃,是靖难大功臣、河间王张玉之女,朱棣娶她完全是为了拉拢靖难功臣。
陈丽妃,祖父是靖难功臣陈亨,其父为永乐北伐的功臣陈懋,朱棣就是看中丽妃父兄之功,才“册其女为丽妃”
再看出身低的妃子:
王贵妃,苏州人。王贵妃善于揣测朱棣的心思,所以十分得朱棣欢心,《李朝实录》说朱棣靖难成功之初,十分喜爱王贵妃,“欲立为后”。关于王贵妃的出身到底是什么,不清楚,《彤史拾遗记》说她的父亲洪武时“宦在京”,应该就是个小京官,不然史书不会只写她是“良家女”。王贵妃从中下层官宦之家凭一己之力爬升到后妃中第二等贵妃,甚至在徐皇后去世后,执掌后宫,《太宗实录》说朱棣晚年,喜怒无常,连太子等皇族都得巴结王贵妃,借以了解皇帝的心思。一个出身一般的女子能得到如此地位,朱棣对她的感情可想而知。
权贤妃,朝鲜进贡的朝鲜小贵族之女,一般史书很少对后妃面容进行描写,但《明史》独对权贤妃进行了描写,说她“姿质称粹,善吹玉箫”,甚至有明宫词流出,专门描写权贤妃的萧声“忽闻天外玉箫声”。《李朝实录》称权贤妃之家月禄26石,但朱棣曾给其家赏赐过各种布匹丝绸370匹,黄金2大锭,白银10大锭,5匹马,2件貂裘,大明宝钞3千锭。对26石没有实际权力的权家来说,这可是笔巨款。《李朝实录》中记载权贤妃于永乐八年(1410年)去世,当时传出贤妃是被宫人毒死,于是朱棣杀宫人两千以血恨。虽然太扯,不过也能看出朱棣对权贤妃的喜爱。
后妃名单这么一列,朱棣对谁是真爱,对谁又是出于政治拉拢就一清二楚了。
朝鲜女性
文史君说在朱棣的13个后妃中,徐皇后、张贵妃、王贵妃等5人为汉人,且徐皇后、张贵妃、陈丽妃都出身权贵大家。其余8人皆为朝鲜进贡女,虽然出身较低,但都得到了后宫正式封号,由此可见成祖对她们的感情。封建时代,没有多少婚姻自由可言,皇帝出于对大家族的笼络刻意迎娶大家族的女子,徐皇后即为其中代表,这样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打上的政治和利益的标签,幸福与否,恐怕只是后人的闲谈之资吧。
参考文献《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崔靖:《明朝后妃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
刘玉:《明代宠妃研究》,黑龙江大学研究生论文,2014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