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自助加油(山西加油)
山西自助加油(山西加油)国企也有国企的历史作用无法否认,在一定时期内,他们就是山西国民经济的基石,社会稳定的支柱,你没有办法否认它的作用。 看报表不富裕,全省的经济规模还不如一个苏州,人均就更少了,可是为什么山西本地人感觉的不是很明显?真相就藏在山西的经济结构上。山西是典型的能源依赖经济,山西境内数的着的企业,山西焦煤,同煤,阳煤,潞安煤业,太钢,太重,太化等等都是大型国企,至于东湖?紫林?水塔?双合成?六味斋?美特好?规模相对较小,毕竟在山西民营经济占比太小了。山西的工业企业三十年来也经过了几轮改制,小煤窑全面禁止,国企资源枯竭煤矿也还关停了不少,一些工艺落后的小厂子也出清了不少,但大企业的机构臃肿人员超编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核心的解决。
山西,我的乡愁。
山西,中国的欠发达地区,省会太原虽然被划为了二线城市,可是经济只有3000多亿,说起来真的很尴尬。
可是为什么山西经济不发达,山西人自己的感觉还不错?作为山西土著,我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家乡山西的看法。
山西穷吗?
看报表不富裕,全省的经济规模还不如一个苏州,人均就更少了,可是为什么山西本地人感觉的不是很明显?真相就藏在山西的经济结构上。
山西是典型的能源依赖经济,山西境内数的着的企业,山西焦煤,同煤,阳煤,潞安煤业,太钢,太重,太化等等都是大型国企,至于东湖?紫林?水塔?双合成?六味斋?美特好?规模相对较小,毕竟在山西民营经济占比太小了。
山西的工业企业三十年来也经过了几轮改制,小煤窑全面禁止,国企资源枯竭煤矿也还关停了不少,一些工艺落后的小厂子也出清了不少,但大企业的机构臃肿人员超编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核心的解决。
国企也有国企的历史作用无法否认,在一定时期内,他们就是山西国民经济的基石,社会稳定的支柱,你没有办法否认它的作用。
可是现如今国企负担重效益越来越低,依旧还能艰难生存,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就业稳定需要,另外一个最核心的就是政策红利,就好比买了房子,不用装修,放在那里就可以增值,这是一个道理,国家为了解决山西国企的问题想了很多的办法,关闭小煤窑,促成煤电钢企业的长效协议,不再发放新的煤炭开采证等等,都算是政策红利。
所以说,山西这边相对沿海发达地区来说,经济虽然相对落后,但是大家伙有饭吃,不担心失业,颇有点上个世纪计划经济的影子,你说他经济不好?也是,你说他富有?也不见得,我觉得大部分人也就是那样,至少山西物价低消费低,大家拿不了沿海那么高的工资倒也感觉不出来差距。
所以说,这就是山西之前的现状,明明经济不发达,可是我们当地人却不是太着急,反正有饭吃挨不着饿,甚至于我们的公交车还是全国补贴最高的,颇有点小幸福的感觉,这就跟现如今的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差别不大,你说它穷,可是老百姓照样小酒喝着小肉吃着,没事还旅旅游吹吹牛。
可是这样的日子终究还是不会长久了。
为什么呢?
很简单,能源会枯竭的,况且随着核能风能太阳能的普及以及储电技术的发展,国家给与山西的政策红利保护也会消失,山西何去何从?至少我们这代人没办法跟我们爷爷辈父辈那代人一样安稳的混退休了。
可是要转型?山西有什么?
地理位置尴尬,不东不西,说是中部,可是交通位置怎么跟河南湖北湖南比?而且又不像安徽和江西挨着发达地区可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山西有什么?我们需要深入的思考。
煤炭这个东西,说实话,山西人心里都清楚,并不是真的优势,中国不缺煤炭,内蒙陕西新疆煤炭储量都很高?要多少有多少,所以煤炭不是山西的优势,除非它能够在煤炭化工产业链上有突破。
不过山西其实也是有点小家底,譬如醋产业十几个大型醋企业什么宁化府,水塔紫林东湖等等驰名中外味道正中,譬如旅游业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皇城相府等等知名景点也不少,毕竟中国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这可不是吹牛的,还有我们的太钢太重晋机机轴还有我们的南风化工这些企业都是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基础,相关产业研发如果肯加大投入,未必没有机会。
可是山西的改革真的容易吗?
有些难,可是现在不改能行吗?
我觉得真的不行了,核能大面积普及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从经济环保的角度来看,火力发电比起核能没有什么优势。
那么大的企业如果改革,怎么改?几十上百万职工的安置怎么处理?全都是现实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丝马虎不得。
传统的企业改革,一般都是盯住减员降薪增效,毕竟提升工业效能技术革新就凭借山西现在的储备还达不到,就算是达到了也暂时不好落实,一个煤矿全机械化只需要很少的工人,就会造成短期大量失业,如果没有其他产业承接这么多的劳动力,下岗职工何去何从?
但也是该动真刀子的时候了。
阵痛总比缓慢腐烂要强,东北鹤岗以及甘肃玉门就是血淋淋的例子,一旦资源枯竭,我们连救都没有的救。
最近两年山西有些国企已经开始深化改革尝试,鼓励干部职工内退搞三产创业,严格控制干部职工比列,而且不再招收新员工,对内也开展节能增效大比拼竞赛,效果至少目前看来是相对靠谱的,省钱省力,当然阻力不小,难点不少。
清理企业冗员精兵简将这才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什么呢?企业引入私有资金资本化?
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别想了,毕竟煤炭是落后淘汰产能,再投入意义不大,况且,现在环保这么严格,采矿这个行业算是出清行业,没有多少资本感兴趣。
所以说,煤炭这个冤家,已经从山西的瑰宝变成了现实的包袱,成也萧何败萧何,山西人必须有一个清醒的意识,煤炭躺赢的时代该过去了,资源经济依赖症该下猛药治疗了。
山西能够发展什么?最省钱最靠谱压力最小的其实就是依靠互联网经济。
旅游,陈醋,为什么不能够公开竞标整合一下?为什么不像云南海南这些旅游大省虚心学习一下?引入外资全商业化运营难道不行吗?山西有工业,本身有一定基础,而且还背靠理工大学科技大学这样的科研型高校,为什么不能够在工业自动化装备中的一到两个产业链上下功夫?或者说煤炭化工的子分类上某个产业上下功夫?
为什么不能够年薪一百万五百万美元请几个大拿回来主导这些产业的科研功关?只要这几个产业链出现一个或者两个独角兽企业,未必不能够形成全产业链延伸对吧?这个事情为什么不尝试尝试呢?像贵州的大数据产业,新疆的物流产业,陕西的软件产业,安徽的新材料产业等等都是突破口成功的案例,人家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
山西各地政府也能够拥抱互联网从不同的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以及需要引入投资的产业,还可以搞深度旅游养殖林业加工,只要政策给的好,一定会引来投资的金凤凰筑巢。
笔者当初还跟朋友开玩笑,山西全省那么多扶贫点应该有一个官方的扶贫网站平台,或者是在抖音或者头条上有个官方号,专门介绍我们各地的扶贫工作,可以通过一线扶贫人员的视角每天用文字视频图片介绍当地的扶贫情况,如果当地有资源有人力旅游交通优势,可以试试推广一下,只有宣传才有机会拉来投资。
现在中国的能源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我觉得山西没有退路了,政策红利还能够持续几年?
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外部打破是食材。
现如今疫情肆虐,全世界经济形势都不好,我觉得反倒可以转化为我们山西的机会,加快国企改革,增加国企公司合营办三产,至少在这个节点上,这个势山西可以借,而且要只争朝夕,阻力不是说没有,但是很小,而且还可以花较少的钱去国际人才市场上捡漏,毕竟受疫情以及贸易战等非正常情况影响倒闭的企业很多,人才与技术的选择余地很大。
改革迫在眉睫!危机,危机,只有从心里认识到危险,才有可能转变为机会,花五到十年的时间扶持几个独角兽企业!再以点带面真正实现山西的经济结构转型,这才是长久之计。
我是山西土著,我生在这个地方,长在这个地方,我爱我的家乡,希望它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