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甄嬛的成功是踩在无数人背上的(甄嬛刚出场的两个思维认知就预示着她人生要经历的两个坎)

甄嬛的成功是踩在无数人背上的(甄嬛刚出场的两个思维认知就预示着她人生要经历的两个坎)假如她不刻意理性地去修改,那可真的很有可能会把一手好牌给打得稀巴烂。也就是她权衡利弊后,自己用意识刻意地修改了潜意识层面的思维认知,才让人生翻了盘,在我们看来就是改命了。要想改命,那就需要像荣格说的要用意识之光,去照亮无意识的黑暗,假如不去做的话,它真的会引导你的人生,而我们普罗大众却把此称作为命运。解读完甄嬛的一生后,我回过头去看她最初的出场,我发现,她第一集出场时展露的两个思维和认知,已经预示到了她人生中曾经出现过的两个坎。后来,她理性地改命了,用的方式还是荣格说的:用意识之光,照亮了无意识的黑暗。

原创内容 抄袭必究

文:谢汶青

大哲学家卡尔·荣格所说:除非你用意识之光,照亮无意识的黑暗,否则它将引导你的人生,而你却称之为——命运。

其实,很多人的命运是可以预测的,预测地点主要来自于他的无意识,也就是潜入在他思维层面最内层的潜意识。

要想改命,那就需要像荣格说的要用意识之光,去照亮无意识的黑暗,假如不去做的话,它真的会引导你的人生,而我们普罗大众却把此称作为命运。

解读完甄嬛的一生后,我回过头去看她最初的出场,我发现,她第一集出场时展露的两个思维和认知,已经预示到了她人生中曾经出现过的两个坎。

后来,她理性地改命了,用的方式还是荣格说的:用意识之光,照亮了无意识的黑暗。

也就是她权衡利弊后,自己用意识刻意地修改了潜意识层面的思维认知,才让人生翻了盘,在我们看来就是改命了。

假如她不刻意理性地去修改,那可真的很有可能会把一手好牌给打得稀巴烂。

今天我来扒拉一下到底是哪两个思维认知,然后又是怎么对应到了她人生中的两个坎,当然,她刻意地修改思维认知,那更是你我需要学习的点了。

甄嬛的成功是踩在无数人背上的(甄嬛刚出场的两个思维认知就预示着她人生要经历的两个坎)(1)

第一个思维认知:认为爱男人重于一切

甄嬛没有入宫殿选之前,带着浣碧和流朱去佛前许愿:若要嫁人,一定要嫁于这世间上最好的男儿,和他结成连理,白首到老。

天才基本法里有一句台词:世界上大部分事,都没有太大的意义,真理和爱除外。

这世间最好的因果就是浩荡去爱和坦然被爱,爱是这个世间最美好和最值得去奔赴的一场盛宴。

但是,爱和爱男人则是两码事。

你可以像我儿子对我说的:妈妈,我爱天上漂亮的云朵,我爱长得好看的树叶,我爱喝牛奶和吃肉肉......

在这个人世间,所有一切赏心悦目,在你认为美的东西你都可以去爱。爱是我们觉得人间值得,依然丰富且璀璨活着的动力。

我相信活着的人心中都有那么一块存放爱的空间。

而爱男人则和爱是很不一样的,它仅仅是爱的很小一部分,是一个女人在某一个时期的一种选择,它不应该成为一生的追求,更不应该占据生命的全部。

也就是男人只能成为爱的无数承载物的一小项。

但是,在甄嬛传这个电视剧中,所有后宫女人人生最大的悲剧则是把爱一个男人,然后祈求得到这个男人更多的爱作为一生的追求,

并把这一追求当成了生命的全部。甄嬛最初也是这样。

理智上她比起后宫其他嫔妃要清醒一些,但是,她也是参与过雌竞的。

甄嬛听闻华妃无子嗣却已是妃位,便问了一句:听闻华妃娘娘倾国倾城?

芳若姑姑回答说华妃:容貌冠绝天下,也最得皇上宠爱。

甄嬛急速怼了一句:李白说过,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这句话就可以看出甄嬛内心深处的思维认知,是把女人人生的追求放在得到男人爱这件事上的。

她看不上华妃的以色侍人,而她想要的则是以才获取男人的长久被爱。不管是色,还是才,这些不过都只是手段,反正是要得到男人的爱,才是一个做女人的本事。

所以,甄嬛入宫后,她对得到皇上的爱其实是花了心思的,也是用了一定的手段的,在得到皇上盛宠以后,她完全迷失了。

当第一次小产后,她无限度的挥霍皇上对她的爱,在皇上哄了几次不再搭理她后,她意识到了男人的爱也不是永恒的。

当在长街上挨了翠果几个巴掌以后,终于认清了男人的爱并不能给她遮风挡雨。比起暖炉中的炭火能给予她取暖,男人的爱还不如。

而且这个时候她也重新洗牌了自己的思维认知,那就是男人的爱是可以当成一种利用工具,去解决她人生中遇到的难题。

比起巴心巴肺的祈求男人的被爱,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当看明白后,甄嬛在倚梅园里,才借助红梅白雪和一斗篷的蝴蝶,主动勾引皇上,重新获取宠爱。

这个思维认知的改变,甄嬛付出的代价是暂时失去宠爱,在长街被羞辱,被后宫众嫔妃嘲笑,但是付出代价,收获也不小。

她终于清醒的认知到,比起追求男女之爱,能让一个女人获取尊严的活着,在名利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是最重要的。

甄嬛的成功是踩在无数人背上的(甄嬛刚出场的两个思维认知就预示着她人生要经历的两个坎)(2)

第二个思维认知:凡事只论个理字

第一集中秀女们进入到殿选环节,大家都聚集在外面等候,事情的起因是安陵容不小心把茶杯里的茶水洒到了夏冬春的身上,夏冬春的第一反应是:你是哪家的秀女啊?

当安陵容自报家门以后,夏冬春先是一顿嘲笑,然后就是不依不饶。

甄嬛实在看不过去了,然后走过去打抱不平,这段话就暴露出了甄嬛初入名利场存在的一个思维认知。

甄嬛:一件衣裳罢了,夏姐姐宽宏大量,不值得生气。

夏冬春便问:你是谁?

夏冬春看人首先看的是背后的势力,看的是身份高低,这其实是很符合名利场规则的。只不过太多名利场狡猾的狐狸都是不动声色的操作,而不是像她这种赤果果的。

这种赤果果只看身份高低也为她一进入后宫名利场就站位皇后,而被华妃给“一丈红”奠定了思维认知上的基础。

也就是说她的这种思维认知,即便就是前三集不死,以后也会在宫斗中因为太赤果果注重身份高低而去死。

甄嬛自报家门:家父是大理寺少卿甄远道。

夏冬春一听嘀咕道:大理寺少卿,也不是什么高官。

虽然算不上是什么高官,但是,好歹也不是你个夏冬春能惹得起的,最不济也不是像安陵容那种任由你随意敢欺负的。

甄嬛后来又说了一句:凡事不论官位高低,只论个理字。

这句话就是甄嬛初入名利场的思维认知,这也是她最后栽了大跟头,出宫甘露寺的根源性原因。

我在(年羹尧从鼎盛到被赐自尽,内因是不懂人情世故,不是功高盖主)一文中,说道:在名利场上没有对错,没有讲理这一说。

也就是说,在名利场上,是没有“论理”这一个说法的,甄嬛想不论官位高低,不论权利大小,只论个“理”字,这是非常可笑并危险的一个思维认知。

我为何要写这个呢?

初入职场,有“论理”思维认知的人大有人在,我当年就是因为这个思维认知,走了太多的弯路,入了太多的坑。

当然了,在我看过的实录故事中,和我一样的人也是很多的。

甄嬛所处的名利场和我们的职场多少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她的后宫名利场简直就是个权利集中地。

皇上处理人的方式,简直就没有个“理”字可讲,因为有皇位这个至高权力的赋予,所以,他如鱼得水,活的肆意的很。

当然了,在所有的人眼中,他嘴里的内容就是“理”,所以他不会翻车。

而对于甄嬛这种还没有超级大权力加持的一般人来说,这句话就很不现实了,当然也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甄嬛最初和华妃的各种争斗,也是源于她的这种“不论官位大小,凡事只讲一个理字”的理想型思维认知。

但是,后来,她发现,只要年羹尧一直手握兵权,华妃无论做了什么,在皇上这里都是小事,都是不会受到应有惩罚的。

所以,她才改变了策略,借助各方的力量,先除掉了年羹尧,而后才斗垮了华妃。可是, 在她斗垮华妃以后,

权利最上层的皇上,皇后和太后,可是,不会和她讲理的,从而对她甄家,还有她进行了摧残式的打压和瓦解。

甄嬛从什么时候,在名利场上才开始只认权力,不论理的呢?

那就是从甘露寺回宫后,她才开始彻底地剔除掉了“论理”这个思维认知,重新以一种霸权的方式,也就是不讲理,只讲实力大小,只讲权利大小的方式开始战斗的。

一个女人的成长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那种在最初成长时就足够理智的女人,可是,我更相信大部分女人都是在经历了艰难的坎坷后,

在剥掉了一层又一层容易被这个世界上的陷阱所诱惑的外壳后,才走向了成熟的。

假如你正在恋爱脑,正在认为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以“论理”为评判规则的话,也不要太自责,因为很多人,包括甄嬛也是经历了磨难以后才剥掉了这个理想型思维认知的。

我是情感领域创作者,喜欢研究婚恋,两性关系,痛恨道德说教,喜欢挖掘事情的根源解刨分析问题,如果喜欢欢迎关注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