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全托费用:从中产到破产从天堂到
蒙特梭利全托费用:从中产到破产从天堂到可以说,从生源爆满到教室空荡荡的没有一个学生,在孩子转头的一瞬间就没了。后来起诉到法院,法院也判该赔钱,最后这个案子一共赔了28万才算完。起因是临近放学的时候,孩子贴着门站,结果一转身左眼就撞到了门把手上,导致整个左眼球晶体直接摘除。去医院就医后,朋友第一时间就支付了所有的医疗费,出院之后还给了孩子8万5的后续治疗费。但家长仍然认为给的费用远远不够,需要至少再付20万才够弥补损失。
前言:2019年开始,新增1个托位国家就有1万补贴,带来大量城市中产白领涌入托育行业,但由于具体的规范政策还未出台,家庭式托育是安全事故的重灾区。
朋友在小区里开家庭式托育班,一个小区开了3-4个,平常就在小区里带孩子玩免费的滑滑梯,也能引来一大波家长围观,生意好的不得了。
她老公是个普通的搬砖码农,每个月一家也有9000的房贷要还,这次做托育大概投资了20万左右。(经核实,只是前期装修花了20万,各种费用前后加起来35-40万之间,家庭托育园投入较低)。
本来说这两年国家支持,眼看着投资就要有回报了,没想到所有的投资和心血都毁在了安全事故上。
起因是临近放学的时候,孩子贴着门站,结果一转身左眼就撞到了门把手上,导致整个左眼球晶体直接摘除。

去医院就医后,朋友第一时间就支付了所有的医疗费,出院之后还给了孩子8万5的后续治疗费。
但家长仍然认为给的费用远远不够,需要至少再付20万才够弥补损失。
后来起诉到法院,法院也判该赔钱,最后这个案子一共赔了28万才算完。

可以说,从生源爆满到教室空荡荡的没有一个学生,在孩子转头的一瞬间就没了。
安全防范究竟有多重要?
上海有一家民营的大型托育园,为了防止孩子的手被门夹到,甚至在门缝处贴了透明封条。

根据公开的教育保险理赔月报,教育场地最高发意外时间段是运动时间段,高达67%。

广州市白云区就有一个幼儿园,在组织户外活动回班的时候,因为老师小跑了一下,整个队伍也跟着跑了起來,结果就导致了一个孩子摔成了九级伤残。

图片来自网络
园方曾经申辩,自己已经铺设了防滑地砖,老师配备数量也是足够的,这种意外事故完全是无法预防的。
但由于学龄前宝宝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幼儿园需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才能免于赔偿。
一个人说自己没有做错很简单,但一个公司要证明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很难。
最终,孩子治疗结束后,经过第三方机构鉴定为九级伤残,该幼儿园总计赔偿了约20.7万元。
在受伤的类型中,发生比例最高的是骨折受伤和扭伤脱臼,头部磕伤和牙齿受伤也有一定比例。

但你知道一个孩子骨折要花多少钱吗?
答案是5000-30000之间
这还只是医疗费,还不包括伤残赔偿金。
上文中白云区幼儿园中摔倒的小朋友,就被鉴定为九级伤残。
如果当地平均年收入是5万元,九级伤残的赔偿金就是:5万*20年*20%=20万
20万,虽然不多,但是一个教育机构平均本来就运营2年才能回本,如果是刚刚创业的老板,这个事故足够让他想关门了。
创业的时候,风险与机遇并存,即使是给班里的孩子买了保险也不能保证意外不发生,好处是在风险发生后,我们的生意还能安稳进行。
在过去20年,K12、素质培训风风火火办了20几年,给学员买的保险,主要以意外险和公众责任险为主,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这两类保险也在逐渐出现保费越来越低,保额越来高的趋势。
经过几年的探索,保险公司发现,相比较于场地险和意外险,组织者责任险被发现是最适合教育机构投保的险种,也有人叫教育机构责任险。
组织者责任险的最大优点是:价格低。但作为责任险,伤残赔付比例等级高,只要教育机构有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就会在保单约定范围内进行赔付。
有的教育机构责任险产品甚至可以承保托育园、早教园、家庭式托育等,有营业执照就可以投保。以太平洋的一款教育机构责任险为例,保费1500,保额200万左右,可以承保200个孩子。
比如我朋友宝宝眼球撞到门把手的案件,简单算一下,28万的赔偿金,教育机构责任险大概可以赔22万左右。 下面是我帮朋友计算的公式,具体计算过程如下(不确定是否承保的都按0元处理):

小黄帽机构责任险的赔付计算
————————————————手动挡分割线————————————————
最后帮大家总结一下,如果教育机构想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保学员的产品,有几个重要的参考方向:
1、伤残赔付比例是否过低。比如50万保额的产品,10级伤残是10%,就可以赔付5万,1%赔付就是5000。
2、教育机构不建议买场地责任险,选择组织者责任险,要确保只要是自己组织的课程、培训、游玩、活动,有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就能赔,比如孩子在托育园喝水被烫了,篮球馆学员训练受伤都要能赔才行。
3、承保年龄,很多保险产品对受益对象的年龄有严格要求,确保自己买的保险产品可以承保自己所有的学员。
4、前来体验、试听的家长和孩子,最好也要保一下,因为法院判决不是根据是否缴费认定是否是教育机构责任的,而是以事实上的教育关系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