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易制毒物品管理理念,打造新时代易制毒管理

易制毒物品管理理念,打造新时代易制毒管理近三年来,我市易制毒化学品年均交易量为60多万吨,试剂年均交易量为500多万升,年均审批各类证明数达10多万份。“无序”到“自律”的转变这些举措对相关企业解决安全问题、规避漏洞、降低事故风险提供了保障,走出一条全省易制毒管理的“温州样本”。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对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以协会建设为抓手

来源: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 易制毒化学品是制造业不可或缺的生产原料,温州的电镀、阀门、化工新材料等诸多行业要用到。温州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企业有两千多家,而且交易量大,从业人员更替频繁,主体责任不够明确,一旦出现管理盲区,就容易发生火灾、污染环境等情况,或者导致易制毒化学品流入社会。

该如何实现有效监管,以保障企业安全存放和生产,防范易制毒化学品流失?

我市公安禁毒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率全省之先在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增设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大队、率全省之先在鹿城区成立首个县(市、区)级易制毒化学品协会,为相关企业定制“套餐”……易制毒化学品持续保持十多年“零流失”。同时,温州公安禁毒支队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平台,将全市数千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纳入信用管理,为全市相关企业统一制作基础台账和业务台账。

这些举措对相关企业解决安全问题、规避漏洞、降低事故风险提供了保障,走出一条全省易制毒管理的“温州样本”。

易制毒物品管理理念,打造新时代易制毒管理(1)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对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

以协会建设为抓手

“无序”到“自律”的转变

近三年来,我市易制毒化学品年均交易量为60多万吨,试剂年均交易量为500多万升,年均审批各类证明数达10多万份。

针对我市易制毒化学品企业逐渐增多、交易量不断扩大的实际,在市县两级公安禁毒部门设立易制毒化学品专管员的基础上,温州市公安局审时度势,2007年4月率全省之先在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增设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大队,同时主动引入社会化管理理念,指导成立行业协会,逐步探索走出一条易制毒化学品社会化管理之路,有效解决企业管理人员、禁毒民警不足的客观问题。

2008年率先成立全省首个县(区)级(鹿城区)易制毒化学品协会起,目前我市10个县(市、区)均成立了易制毒化学品协会,占全省35家总数近三分之一。公安禁毒部门积极引导协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开展了系列培训、指导、宣传等方面工作,帮助协会找准定位、发挥作用,实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观念和自律意识。

自协会成立以来,我市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日渐规范,涉易制毒化学品行政案件逐年减少,有效确保了易制毒化学品十多年“零流失”。

2016年7月份,全省易制毒管理现场会专门选择在温州召开,会上对我市的易制毒管理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在全省进行了推广交流。

2018年10月份,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邓明来温调研指导禁毒工作,对我市易制毒化学品协会建设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

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

“人管”到“智控”的转变

我市将数字化改革创新贯穿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始终,增强工作持续发展的动力,以此顺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工作要求。针对工作中出现化学品动态流通过程不易监管以及管理人员失职等难题,我们紧扣时代脉搏,运用高科技技术,逐步实现“人管”到“智控”的转变。

如龙湾引入智能摄像机和云平台服务技术,研发了化学品“在线管控”平台,一端连着公安值班室,一端连着化学品仓库,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管控平台第一时间向企业管理员、社区民警移动终端和警务室指挥平台电脑终端发出预警信息,并通过摄像机内置语音系统或电话,远程警告违规闯入者,做到24小时实时监控,有效节省了管理人力,提升了管理实效。

易制毒物品管理理念,打造新时代易制毒管理(2)

龙湾易制毒化学品在线管控公安端指挥中心

永嘉在易制毒化学品盛装容器等流通使用环节安装信号接收装置并与运输人员手机定位相结合,实行动态化监管,对异常轨迹、出入库数量差异进行自动预警,有效防止易制毒化学品的流失。

以守信企业为标杆

“监管”到“信用”的转变

我市积极响应2019年国家提出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发挥信用评价在监管机制中的作用,建设全市易制毒化学品协会信用管理评价体系,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企业信用意识,实现事后监管至事前守信的转变。

目前已将全市2140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纳入信用管理,按照企业参与禁毒公益(70分)、参与培训(30分)、参与检查(10分)、积极参与活动(30分)、积极提供涉毒线索(10分)等方面细化禁毒公益活动分值(150分),形成智能式评分机制,根据智能信用评分评出A级企业1187家、B级企业544家、C级企业233家、D级企业115家,并对63家信用分值较低的E级企业进行督促整改。

同时,温州市禁毒部门专门为全市企业统一制作基础台账和业务台账,如永嘉县公安局还积极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协会新建集会议、培训、智能监管、远程连线于一体的多功能办公场地,为服务企业提供良好环境,为27家新入网企业提供全程上门指导服务,目前已有16家完成入网手续并开始使用易制毒化学品,为50余家企业提供台账制作上门指导服务,为15家企业提供远程在线指导服务。

易制毒物品管理理念,打造新时代易制毒管理(3)

禁毒民警到企业车间检查易制毒实际使用情况

■新闻

基于我市易制毒化学品社会化管理机制成熟的实际,去年以来,浙江省禁毒办又先后将两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工作在温州试点运行。

①禁毒信用体系社会化建设试点

2020年6月份,浙江省禁毒办在永嘉开展禁毒信用体系社会化建设试点工作,永嘉县禁毒部门会同当地易制毒化学品协会,尝试推出了“5S”管家服务体系,即:首次申请无需跑,审批审核当日办,售后服务全程化,示范引领两张网,实时考核智能化,切实提升了管理实效。如企业提出申请购买易制毒化学品要求后,由协会专职人员以“线上”远程操作、“线下”上门服务的方式,根据禁毒部门的要求指导企业进行仓库建设、制度落实及系统注册等系列工作;对易制毒化学品企业,由协会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全程跟踪指导,通过集中培训、上门服务、电话指导、远程操作等方式,积极为企业提供送法上门、政策上门、信息录入、技术支撑等系列服务,全面实现“警协企共建”的良好格局。

②麻精药品二维码管控系统建设试点

2021年3月份,为进一步加强麻精药品销售管理,严防流入非法渠道,我市在龙湾区药品零售企业及医疗机构全面推行麻精药品二维码管控系统工作,将麻精药品的经营纳入互联网监管平台,利用微信的便利性和互联网 的技术,建立精麻药品流通远程监管系统,实现对麻精药品流通领域经营行为实时监管、统计分析、查询、报警等功能,该试点工作被省公安厅禁毒部门认可,并作为全省试点项目上报至公安部。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