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叛变帮助了日本人,郭松龄为什么反奉失败
郭松龄叛变帮助了日本人,郭松龄为什么反奉失败这三点都很贼,乍一看给人一种我此次出兵是为国家好,为人民好,我此举是"进京勤王","清君侧",至于是否真正的正义之举,看到后面就知道了。郭松霖的思想工作做完,接下来就是找个好的理由,也就是举一杆大旗。他也很聪明,在通电全国的檄文中,第一点就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第二点便是让张作霖下台,并惩办杨宇霆;第三点是拥张学良为首领。郭松龄但郭松龄也很懂,他也很懂如何操纵人心。他手下精锐都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而且有不少团以上的干部都毕业于中央陆军大学,是郭松龄的学弟。如何才能让学弟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齐心协力的反奉呢?他把矛头对准了杨宇霆。杨宇霆作为士官派的核心人物,自然和陆大派水火不容。郭松龄自己也被杨宇霆百般刁难,所以杨宇霆是大家的公敌,拿他说事所有人都会同仇敌忾。
前文说到郭松龄可能是因为分赃不均,也可能是因为不愿打内战,于是决定倒戈反奉。
郭松龄之所以敢于反奉,那手里拿的牌肯定不差。他手里有当时奉军的精锐,总共有7万人,11月21日,郭松龄通电全国讨伐张作霖,杨宇霆。23日,将7万人整编为五个军。
其实郭松龄一开始胆子是没有那么大的,他与一般旧式军阀不同,他不愿看到老百姓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他起先决定把部队集结到滦州用的是张学良的名义。
部队全部集结过来之后,郭松龄就召集大家就开始开会。开会其实就是洗脑,郭松龄给这100多名军官洗脑,其实过程并不复杂,无非就是说现在东北令他痛心疾首,战争持续不断,百姓民不聊生。
郭松龄
但郭松龄也很懂,他也很懂如何操纵人心。他手下精锐都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而且有不少团以上的干部都毕业于中央陆军大学,是郭松龄的学弟。如何才能让学弟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齐心协力的反奉呢?
他把矛头对准了杨宇霆。杨宇霆作为士官派的核心人物,自然和陆大派水火不容。郭松龄自己也被杨宇霆百般刁难,所以杨宇霆是大家的公敌,拿他说事所有人都会同仇敌忾。
郭松霖的思想工作做完,接下来就是找个好的理由,也就是举一杆大旗。他也很聪明,在通电全国的檄文中,第一点就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第二点便是让张作霖下台,并惩办杨宇霆;第三点是拥张学良为首领。
这三点都很贼,乍一看给人一种我此次出兵是为国家好,为人民好,我此举是"进京勤王","清君侧",至于是否真正的正义之举,看到后面就知道了。
郭松龄
张作霖在奉天听到消息之后,真是快吓死了。赶紧派张学良过去和郭松龄沟通,因为他不想打,也可能是真觉得没得打。要知道,这7万奉军精锐再加上是郭松龄领导,那可真不是吃素的。
张学良听说郭松龄造反,也很吃惊。在了解到全部事实之后,他觉得此事还有回旋余地,并非一定要战。于是张学良就想尽各种办法和郭松龄沟通。
郭松龄一开始不愿意和张学良沟通,因为他觉得挺对不起张学良的。张学良无条件地相信他,而他现在却要造反,实在是没有那个脸面。
架不住张学良一直软磨硬泡,于是郭松龄就提出一个张学良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条件:郭松龄亲自执掌东北。之前张学良和他谈是因为郭松龄想拥张学良为东北首领,现在郭松龄自己想坐这个位置,那就没得谈了。
张学良
没得谈就打呗,所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真不假,谈判桌上搞不定的事,那就用枪杆子说了算。
但郭松霖是真厉害。27日没谈拢,28日郭松龄攻占山海关,顺手改组自己的军队为"东北国民军",从这一天开始郭松龄不再借张学良的名义,自任总司令,开始讨伐奉天。
原本计划好好的,郭松龄是闭着眼睛都能把东北的地界转玩,可是关键时刻墙角被挖了。
盟友的背叛是郭松龄没想到的,他之所以敢于反奉,那是外面还有李景林和冯玉祥和他配合。现在突然李景林就和冯玉祥开打了,而且还把郭松龄部队的后勤补给切断了。
关键时刻,郭松龄没乱,他赶紧给冯玉祥发电,让他出兵增援。万万没想到,冯玉祥犹豫了,而且没有任何动作。这是郭松龄始料未及的,一下就把他的阵脚给彻底打乱了。
冯玉祥
既然后路没了,那就只能往前打了。就在此时,天公不作美,百年一遇的大雪突袭而至。张作霖认为是好消息,大雪可以阻挡郭松龄进攻的步伐,郭松龄也认为是好消息,这样就可以从结冰的海面上奔袭连山。于是一场大雪之后,12月7日,郭松龄攻占了锦州。
不是张作霖不想守,而是没人可守。他张作霖当时手里满打满算可调的兵只有5万人,而且都是普通军队,和郭松龄的精锐根本没法儿打。
其实锦州一丢,奉天的局势就很危险了。张作霖预感可能大势已去,就已经准备投降了。
这时候东北的第三方势力插手了。日本人一直很眼红东北这地方,但张作霖与日本人还算井水不犯河水,一些合作倒也还没有到丧权辱国的地步。现在东北乱了起来,日本人觉得有机可乘,于是就对郭,张双方都进行了接触。
郭松龄
日本人对郭松龄提出的条件很简单,我们帮你,你赢了之后承认之前张作霖和我们签订的条件,还外带一点利息就行。郭松林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从这一点来说,他是不折不扣的爱国者。
但张作霖答应了,一方面让张学良紧急调动部队,一方面和日本人达成了合作,若一有危险,日军便立刻行动!
张学良这里也没闲着,双方在巨流河一带对峙,这是郭松龄当年教张学良实战演习的地方,如今双方再次对上,已由师生变对手。不得不说造化弄人!张学良干的最主要的工作是策反,策反跟郭松龄造反的人。
其实这一招是最有效的,因为郭松龄的兵不一定是张作霖的兵,但肯定是张学良的兵。张学良这一招釜底抽薪彻底把郭松龄给整垮了。
12月23日,郭军的情况已不容乐观,一些将领主战,一些将领主和,郭松龄决定拼死一战。24日凌晨,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张学良攻心战术有效,郭军士气不高,而且开始投降。
郭松龄见大势已去,就带着妻子出走了。12月25日上午10时,郭松龄夫妇被枪杀。
如何评价郭松龄这个人呢?我想来想去,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并且愿意为自己的信仰付出生命的人,所以它是一个纯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