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的民间游戏(曹县的民间游戏)
西北地区的民间游戏(曹县的民间游戏)踢方格:俗称驱瓦片 划出一个长方形 均分成八小格 玩者首先在外端划一端线 用瓦片或布件儿放在端线上 提起一条腿用另只脚硌蹬走着踢 瓦片和脚不能压线 踢到最后一格后 要用双脚夹起瓦片扔到对角线方格内算贏。此游戏多为女孩喜爱。抓子儿:用小砖块或小石子或破碗底砸出拇指大小小块 打磨后即可使用 有抓七子儿、十ー子儿等。以抓七子儿为例 抓者要从丢开始把一子儿丢在地上 然后把母子儿抛向上 手先抓地下的子后再接住下落子 然后抛起二子 同时翻起手背接住后再用手心抓住 算一过程;第二次丢二子 第三次丢三子 再加上母子ー共七子都被抓过 最后一起把六子放下再抓起 算一整个过程完成 俗称“丢、背可、抓”。此游戏多为女孩子所喜爱。藏没:一般双方各有数人参与 两个领头的在原地评判、一班人先捂上眼睛 让另一班先出发一会儿后再去找 被找到的往往被拉住胳膊押回原处。轮流进行 以哪一班捉到人多者为胜。此游戏一般都在晚上进行
曹县是华夏古都,商汤故里。在这片土地上 劳动人民朴实勤劳 充满智慧 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 令人回想留恋 带来许多儿时的回忆。
杀羊羔
杀羊羔:游戏前,先选一名个头较高的儿童当老羊头,再选一名儿童当杀羊羔的。老羊头要站在队伍前面保护身后的羊羔。游戏开始后,杀羊羔的蹲在老羊头面前,边模拟用手挖地边说:“刨,刨,刨坑咧!”老羊头问:“刨啥咧?”杀羊羔的答:“刨石头咧。”问:“刨石头弄啥咧?”答:“磨刀儿咧。”问:“磨刀儿弄啥咧?”答:“杀你的羊羔咧。”问:“俺的羊羔咋你啦?”答:“吃俺一斗秕子二斗糠!”老羊头便大声说道:“大斗吃,小斗还,摸摸南地大柳椽!”这时杀羊羔的儿童便急忙跑去摸树。老羊头则领着身后的羊羔原地转圈儿,边转边说道:“吃个油馍钓个鱼儿!吃个油馍钓个鱼儿……”此时,已经摸完树的杀羊羔者跑回来杀羊羔,老羊头迎接,众羊羔则躲在老羊头的身后左躲右闪着。在躲闪与袭击过程中,凡是被甩掉或绊倒的羊羔,便失去了老羊头的保护。杀羊羔的连忙赶过去抹脖子(代表羊羔被杀)。被杀的羊羔退出游戏。
操交:也叫擦交 多为两个人玩 用一绳子结成环套在双手上 不断操出“方块、牛槽”等造型。一人轮替一下 若一人操坏则会把绳结死。现在许多事情不易处理和分解多用“不可开交”来形容。此游戏多为女孩子喜爱。
藏没:一般双方各有数人参与 两个领头的在原地评判、一班人先捂上眼睛 让另一班先出发一会儿后再去找 被找到的往往被拉住胳膊押回原处。轮流进行 以哪一班捉到人多者为胜。此游戏一般都在晚上进行 跑出的人多藏在空院子、墙角、大树后或柴草堆里。
老鼠钻:大伙手扯手站成一个圈 选出一只老鼠、一只猫 老鼠站在圈内 猫在圈外、老鼠要不停地在人缝里钻来钻去(必须到外围绕过一人) 被猫抓住者鼠输 没有抓到鼠者猫输 轮流进行。
踢毽子:用红公鸡或芦花公鸡的尾巴若干片毛 取铜钱2-3枚 将鸡毛下端插进铜钱方孔内 然后用小布片包住系紧 就制作出色彩光鲜的毽子。踢者大都用脚内侧向上踢起 技术高超者还会用脚外侧及双脚交替踢出许多花样 踢者往往边踢边喊数。此游戏多为女孩子所喜爱。
抓子儿:用小砖块或小石子或破碗底砸出拇指大小小块 打磨后即可使用 有抓七子儿、十ー子儿等。以抓七子儿为例 抓者要从丢开始把一子儿丢在地上 然后把母子儿抛向上 手先抓地下的子后再接住下落子 然后抛起二子 同时翻起手背接住后再用手心抓住 算一过程;第二次丢二子 第三次丢三子 再加上母子ー共七子都被抓过 最后一起把六子放下再抓起 算一整个过程完成 俗称“丢、背可、抓”。此游戏多为女孩子所喜爱。
踢方格:俗称驱瓦片 划出一个长方形 均分成八小格 玩者首先在外端划一端线 用瓦片或布件儿放在端线上 提起一条腿用另只脚硌蹬走着踢 瓦片和脚不能压线 踢到最后一格后 要用双脚夹起瓦片扔到对角线方格内算贏。此游戏多为女孩喜爱。
打弹弓、打弓箭:用Y型木棍或铁丝制成弹弓形状 然后用轮胎内胎或气门芯再加上一小块皮子即成一副弹弓。孩子们往往夹上小砖块或小石子或胶泥蛋子去打麻雀和鸡狗 有时互射一气 由于弹弓威力较大 时有伤人事件发生。
弓箭多用一指宽。三尺长竹条(榆树枝等)弯半 两端用细绳拉紧 成一半圆弓形 再备些高粱杆或小木根上即可。
甩洼屋:也叫摔洼屋 两个或几个伙伴 用胶泥揉和后得成窝窝状 用力向下猛摔在平地上 随即发出一声炮响 上面会憋出出一两个洞 另一个伙得用泥巴拍成小片始补上 以此赢得方泥巴。
几个孩子聚到一起,说好摔洼窝玩,每人从坑里挖来一大块胶泥,在石板上摔打。等胶泥摔软了,摔得有韧性粘性了,然后取下馒头大的一块,揉成泥团,像蒸窝窝头那样,左手托着,右手拇指与食指配合捏成一个窝窝状。为防露气,往里面吐上唾沫泥滑溜一些。
伙伴们都是两人一组比着摔,经常来赢泥巴的。两人各自把洼窝捏好后,用剪子包袱锤定好谁先谁后,依次来摔。摔洼窝的把洼窝扣在手中,嘴里说着:“摔,摔洼窝,摔破了洼窝谁来补?”对方毫不含糊地应一声:“我来补!”摔洼窝的把洼窝高高举起,高声喊着:“东庄上,西庄上,都来听我的响梆梆;东庙上,西庙上,都来听我的大炮仗!”话音刚落,洼窝着地,发出砰的一声响,顶上爆出个大窟窿。对方也毫不吝啬,从自己泥块上取一块泥,拍扁后把窟窿给他补上,然后再摔自己的。捏洼窝也有窍门,顶上泥得越薄,爆的窟窿越大,赢得泥巴越多。那时候的快乐也就是赢的成就感吧。
跳绳:两个人抡起一根绳子 中间站一些人跳。或者一个人拿根绳子一人跳 或同时两人跳 有单腿跳 齐跳或跑跳。技术高的跳起一次 绳子能从脚下过两圈或三圈 即常说的“跳二改跳三”。跳绳工具简单 场地易找 活泼有趣 深受女孩儿喜爱。
掰手腕:两伙伴把肘部放在课桌上手握手 和成一个挙头 然后按约定一起开始 用力扳压对方手臂 被扳倒者算输 但事先双方要好身体靠不靠桌子 若依附他物易占优势。
撂骨碌:两伙伴对面站立 双臂交叉搂住对方背部 脚跟站稳 呈半弯腰状 约好开始后用力去撂倒对方 也有按力量强弱约定搂下腰或后腰的。
逮马嘟蟟 摸爬叉:用马尾、牛尾或尼龙丝挽成一个适当大小的活套 固定在细香粗细的竹棒上 然后插在高粱秆或长竹竿的细端 站在地上或上到相邻的树上去套树枝上的马嘟蟟。动作开始要慢要隐蔽 等套到马嘟蟟头上时 动作要敏捷准确 方可成功。
摸爬叉大多是在晚饭后 大人小孩拿着手电或提灯借夜幕余光在树根旁摸来摸去 多有收获 加些油盐炸而食 美味无比。
拧鼻牛、吹口哨:春天柳枝发新芽时 截上一段 用手柔软 把内木分离后慢慢抽出 然后用指甲或小刀把所留圆筒形榆、柳皮端削去青皮露白 放在嘴上 即可吹响 若刻出几个小孔便会有音阶变化可算土制子 相互之比谁吹的响。这叫柳笛。
用一食指或两手的小指放在嘴里或用手捏住下 用力发出气息 会发出响亮的声音 技术高超者不用手和其它工具 即可吹出口哨 往往会召唤羊群掉头回家。
年少时爱吹柳笛
奏响童年一曲曲
柳色青青风依依
春光温暖满心底
睡梦里又吹柳笛
吹出乡思一缕缕
窗外明月清如水
远方可有家的消息
吹柳笛 吹柳笛
一串串美妙神曲
吹柳笛 吹柳笛
一声声青涩回忆
吹柳笛 吹柳笛
一串串美妙神曲
吹柳笛 吹柳笛
一声声青涩回忆
当然还有打尒、放风筝、荡秋千、玩蛐蛐、小猫钓鱼……不一一述说了。
列宁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感恩时代和党的领导,干好本职工作,建设美丽的家园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