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小儿手足口病(又到手足口高发期)
如何分辨小儿手足口病(又到手足口高发期)适当口腔清洁。可以时常给宝宝喝一些温凉的白开水,少量多次,起到一个清洁漱口的效果。减轻口腔疼痛。相比身体其他部位的疱疹,宝宝口内有疱疹,会直接影响他的进食。在吃东西时,尽量选择温软的食物,入口食物的温度要偏凉一些,不要太热;避免吃口感偏酸、太多汁水(西红柿)的食物,以免这些食物加重对宝宝口腔的刺激。如果宝宝口腔疱疹特别严重,也可以用一些舒缓的口腔喷雾、漱口水帮他们减轻疼痛,但是注意不能用海盐水,海盐水反而会加重口腔疼痛。二、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患手足口病的宝宝在手、足、口、咽、臀、躯干等部位均可出现疱疹,还会伴随发烧、流涕等症状。因此,护理手足口病患者要注意三点:发烧护理、疱疹护理、口腔清洁。发烧护理。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烧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烧,护理起来并无二异。看宝宝的精神状态与发烧温度,一般来说,超过38.5度就需要给宝宝服用退烧药了。
6月18日,崔大夫和育学园诊所儿科医生马红秋大夫进行了一场以“手足口病的认识与家庭护理”为主题的直播。很多朋友可能因为一些原因无法进行整场直播的观看,没关系,小园子把整场直播的知识点及高频问题进行了统一梳理和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01知识点总结一、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且感染病毒属于相同种类,在症状表现上也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
一张图帮大家更好地了解二者的区别
二、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
患手足口病的宝宝在手、足、口、咽、臀、躯干等部位均可出现疱疹,还会伴随发烧、流涕等症状。因此,护理手足口病患者要注意三点:发烧护理、疱疹护理、口腔清洁。
发烧护理。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烧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烧,护理起来并无二异。看宝宝的精神状态与发烧温度,一般来说,超过38.5度就需要给宝宝服用退烧药了。
减轻口腔疼痛。相比身体其他部位的疱疹,宝宝口内有疱疹,会直接影响他的进食。在吃东西时,尽量选择温软的食物,入口食物的温度要偏凉一些,不要太热;避免吃口感偏酸、太多汁水(西红柿)的食物,以免这些食物加重对宝宝口腔的刺激。如果宝宝口腔疱疹特别严重,也可以用一些舒缓的口腔喷雾、漱口水帮他们减轻疼痛,但是注意不能用海盐水,海盐水反而会加重口腔疼痛。
适当口腔清洁。可以时常给宝宝喝一些温凉的白开水,少量多次,起到一个清洁漱口的效果。
三、手足口疫苗的接种及预防时效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多达20种,但大多数能引起的手足口病都是轻症的。我们常说的手足口病疫苗其实全称叫肠道病毒71型疫苗(EV-71型疫苗),而EV-71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接种该疫苗是为了预防EV-71型病毒感染引起的重型手足口病。
EV-71型疫苗是二类疫苗,需要自费接种。该疫苗是注射型疫苗,适用于6月龄至5岁的儿童,也就是说宝宝满6月龄即可接种。需要接种2剂,2剂之间间隔一个月。一般来说,接种完两剂手足口疫苗后,体内大概5-6年间都会有抗体。但要注意的是,该疫苗不能预防其他(EV71病毒以外的)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02高频问答Q1:得了手足口病有生命危险吗?
答:基本不会有生命危险。大多数手足口病都是轻型的,不会危及到生命。只有少数的高危型病毒,如EV-71型病毒,会造成的重型的手足口病,但这种概率也是极低的。建议家长按时给宝宝接种手足口疫苗,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重型手足口病。
Q2:打了手足口疫苗,是不是就肯定不会得手足口病了?
答:并不是这样的。一般我们说的手足口疫苗全称是肠道病毒71型疫苗。接种EV-71型手足口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但可导致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种,接种疫苗不代表就一定不会得手足口病,日常还是要注意个人卫生和疾病的预防。不过,由于部分宝宝接种疫苗后可能存在抗体泛化的现象。也就是说,宝宝被相近的病毒感染的几率会有所降低,或被感染后,症状也相对较轻。
Q3:不上幼儿园之前有必要打手足口疫苗吗?是不是等上幼儿园后再去打好一点?
答:轻症型的手足口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但重型的手足口病还是比较危险的。宝宝在满6月龄后就可以接种EV-71型手足口疫苗,建议家长尽早给宝宝安排接种。
有些家长认为上幼儿园后是孩子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因此想要等到宝宝上幼儿园后再接种。但实际上,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更多地是年龄较小的宝宝,1岁以下的小宝宝的发病风险是最高的,因此更建议尽早给宝宝接种该疫苗。EV-71型手足口疫苗属于二类疫苗,从预防疾病的角度来讲,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同样有效、同样重要,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时接种。
Q4:大人会得手足口病吗?
答:手足口病属于病毒感染性疾病,所以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可能会被感染。只是大人在成长过程中已经获得了一些抗体,抵抗力比孩子更强,得手足口病的几率相对会更低一些,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另外,如果大人得了手足口病,更要注意自我隔离,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以免传染给他人。
Q5:家庭中,如何“消灭”手足口病毒?
答:理论上来说,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剂)和高温可以有效地消灭手足口病毒。但居家环境下,并不推荐大家用84消毒液和紫外线灯去消毒。
一方面,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容易让家庭成员的呼吸道感到不适;另一方面,清理不彻底的消毒液残留成分也容易刺激宝宝的皮肤,而宝宝在探索过程中很喜欢把各种东西放进嘴里,很可能将消毒液残留成分误食入口,破坏正常的肠道菌群,引起更大的健康问题。
当然,也不建议把紫外线灯当作家中常备的消毒工具,紫外灯照射时会产生臭氧,使用不当也可能对全家人的皮肤、眼睛等黏膜健康造成危害。
另外,由于消毒剂不同的结构和成分,75度医用酒精对“消灭”手足口病毒并没有明显效用,家长不必用酒精做“无用功”。
因为手足口病毒具有“怕高温”的特性,在家庭中,如果家里有人患了手足口病,想要消灭家中可能存在的手足口病毒,可以用60°以上的热水,“烫一烫”患者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的衣物,或者放在容器里浸泡30分以上,就可以有效“杀死”手足口病毒了。
Q6:家里一个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如何预防另一个宝宝被传染?
答:尽可能将两个小朋友所用的东西都分开,包括两人的餐具、玩具、穿的衣服等。在小朋友日常使用这些物品的过程中,都有可能沾上病毒,如果被另一个“健康”小朋友碰到了、不小心吃下去了,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个家庭里很难做到将两个小朋友所用物品完全分开;而病毒传播本身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很可能在你分开物品之前,小朋友已经感染上了病毒并处在潜伏期;因此,只要掌握好手足口病的家庭护理方式,做好防护措施,家长心态可以放轻松些,不用过于紧张和担心另一个“健康”宝宝。宝宝的后天免疫也需要在生病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和完善,在打过手足口疫苗的情况下,即便不小心中招,也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只要积极治疗、正确护理,宝宝很快就会恢复健康。
以上,就是小园子关于6月18日【手足口病的认识与家庭护理】这场直播中,知识点及高频问题的详细解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