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哥哥照顾一个25岁的妹妹(她有三个老小孩)
四个哥哥照顾一个25岁的妹妹(她有三个老小孩)但是她满足老人们的“小性子”,因为她不仅在陪伴照料着他们,这些老人也在陪伴着自己。 顾根娣笑着说,这些老人们就像孩子一样,总爱比较自己对谁更好,求宠爱。中间的是顾跟娣她是社区日托中心的唯一的一位管理员,需要同时照顾着中心里三位花甲老人的起居安排。年后,日托中心重新开业小半月,几位老人来住了,又开始因为顾根娣“争风吃醋”:小顾先晾了这位奶奶的被子,她一定是对她更好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章然 通讯员 褚舒婷
杭州萧山城厢街道潇湘社区和邻居老年日托中心建在半山腰上,去中心的路上,要走过一条长长的上坡路才能到。
53岁的顾根娣走这条路已经三年了。
有时候,她还要扶着91岁的饶奶奶和89岁的沈奶奶一起走到中心。
中间的是顾跟娣
她是社区日托中心的唯一的一位管理员,需要同时照顾着中心里三位花甲老人的起居安排。
年后,日托中心重新开业小半月,几位老人来住了,又开始因为顾根娣“争风吃醋”:小顾先晾了这位奶奶的被子,她一定是对她更好了。
顾根娣笑着说,这些老人们就像孩子一样,总爱比较自己对谁更好,求宠爱。
但是她满足老人们的“小性子”,因为她不仅在陪伴照料着他们,这些老人也在陪伴着自己。
社区日托中心挑中了一位好媳妇
城厢街道潇湘社区分为山南小区和山北小区,依山而建,名字也彰显地域特色。
社区1447户人口里,45%都是老年人,80岁以上有376人,70岁以上有934人,社区的养老压力一直挺大。
日托中心就是一种社区养老敬老方式,老年人们在日托中心呆上一整天,参加社区活动,享受专人照顾和邻里交流,时光总是过得更快和惬意些。
日托中在2014年成立,2017年重归社区管理。来这里的老人多是丧偶,一个人在家总免不了寂寞和孤单,来日托中心,反而有了一些寄托和被关怀的感受。
“老人们都寂寞,所以选择一个有耐心有爱心的人当管理员是很重要的。”社区工作人员说,那一年,顾阿姨退休,她被选中了。
顾根娣的人品,在社区中早就传开了。
“2005年,孩子才11岁的时候,自己38岁,老公生病走了。”一个孩子,两个老人,顾根娣全都把责任扛了下来,一直未再嫁人。社区工作人员也要竖起大拇指点赞,说真的很难得儿媳妇做得这么好。
公公和婆婆一直是顾根娣在照顾,公公中风快一年,顾根娣在病床前伺候更衣擦身,常常要熬通宵。公公去世后,婆婆一个人害怕,顾根娣搬到婆婆家,和婆婆住在一个房间里,“就是为了让婆婆安心,真的很难得了。”
“我想她这么会照顾公婆,肯定是对老人很有爱心的人。”社区于是选中了顾根娣当管理员。
2017年,社区日托中心一共6名老人,顾根娣一个人在管。
“顾根娣为人我很清楚的,不爱计较,又有爱心,我经常看到顾根娣业余时间给他们配药,要不就是送些粥给老人们。”社区工作人员说。
老人痴呆的老人爱在凳子上睡觉,她就坐着陪在一边
顾根娣脸红扑扑的,总带着一种羞涩在面颊上,浓眉大眼透露着和善温婉。
刚进入中心时,顾根娣遇到过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
“人有点迷糊,每次上完厕所,都会把身上、脸上弄的一堆污渍。”顾根娣领着老人去洗手,去洗脸。
次数多了后,顾根娣就会站在卫生间门口,等着老人如厕完。“为了第一时间给她清理。”老人家脑子迷迷糊糊的,会在卫生间里面骂骂咧咧,“她病了,她骂我,我也不往心里去,把老人弄干净最重要。”
大部分时间,顾根娣觉得这位老人像个小孩。
“她中午不爱躺着睡觉,一定要坐在凳子上。”顾根娣就陪她坐在凳子上,一坐坐两个钟头。顾根娣不能离开,不然老人找不到她会心急。
老人吃早饭也不爱洗手,顾根娣就哄她,““要不要活到100岁,要的话就要洗手。”老人听了这个长寿的秘诀,很愿意就去洗手了。
一直到现在,顾根娣和这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保持着很好的关系。“他们家的钥匙我都有的,疫情期间我都去他们家给老人做早饭的,喂鸡蛋。”
老人们为她“争风吃醋”
如今日托中心还有三位老人,施爷爷83岁,饶奶奶92岁,沈奶奶89岁,每一个人的习惯和小动作顾根娣都如数家珍。
沈奶奶性子很急,比如要什么马上要到,要配药马上要配。饶奶奶就是小孩子脾气,要满足她。施爷爷性格很温柔,平常就爱看看报纸,但是不爱做操。
顾根娣在日托中心,从早上8点钟开始搞卫生,等老人们吃完早饭,就要带着他们一起做操。
“脸部操、手指操,我向太极队的老师们学习的,学完了再教给老人们。”两位奶奶是很自觉的,照模照样比划起来,顾根娣拽施爷爷胳膊,他只是笑却不挪动位置。
上午的休闲时间,带着老人们看越剧、聊天,施爷爷只是看报纸打瞌睡。午睡时间,施根娣陪着饶奶奶在中心荡一圈。
星期一,三,五,小饼干小点心时间,施根娣还会给各位老人冲奶粉,这个时候,就是老人们的“争风吃醋”时间。
“奶冲泡好了,先给的谁,另外两个就要不开心啦,没有先给他们。”顾跟娣觉得他们吃醋的样子很可爱,先洗哪个房号的被子,煮粥的时候先给的哪位老人,也都要“吃醋”。
“我在家的时候都会想他们。”顾根娣说,很多人觉得照顾老人这活又杂又脏,也没多少报酬,可是她觉得被老人们需要是一件快乐、有满足感的事情:“现在孩子们都大了,也不常回家,老人们最需要的就是陪伴,无论是我陪着他们还是他们陪着我,我都觉得挺有归属感的,现在只希望时间慢一点,我能陪他们多一点。”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